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同位置辐射板的供冷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辐射板布置位置对供冷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对流与辐射耦合的CFD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不同辐射板位置和室内热源状况下辐射板供冷能力及室内热环境的分布状况;该模拟结果与真实平台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模拟结果表明:当室内热源温度较低时,对流换热量为主导因素,因此应将辐射板放置于侧墙或天花板处;当室内热源温度较高时,辐射板与热源的辐射换热量增大,辐射换热量为主导因素,因此应将辐射板布置在靠近高温热源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采暖能耗,解决室内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将金属纤维红外燃烧技术与辐射采暖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金属纤维红外辐射采暖器,该系统主要包括燃烧控制器、风机、燃气电磁阀、燃气调节阀、空气-燃气混合器、点火针、金属纤维等部件。通过对该辐射传热模型的理论分析给出了采暖器安装高度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实验手段研究该采暖器的各项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该采暖器工作120min后,房内温度15~22℃,平均18~19℃(目标17℃),已达到采暖要求;实验房间内0~20 min温度上升速度较快,20 min后温度上升较缓慢,采暖器工作120min后,物体温度约高于空气温度2.8℃。当空燃比介于1.1~1.5时,CO与NOx的排放量均低于50×10-6,已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空燃比增加,CO与NOx的排放量降低,且CO排放量降低更为显著。通过对系统的辐射传热模型理论分析,给出安装高度与功率、辐射表面尺寸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及施工步骤等,包括管材选用、热负荷计算方法和水力计算方法、管路布置、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采暖技术,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和成本降低,及其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热容量大、简便耐用等优越性,近几年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大规模应用.阐明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发展、工作原理、设计、施工问题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采暖房间为背景,建立了一侧竖壁有一个加热器,下壁面有一个凸出热源的二维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的加热器温度和热源强度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加热器温度和内热源强度对空腔内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板辐射采暖在住宅中的应用,探讨了地板辐射采暖的机理、结构构造、优越性及设计时对管材要求,并且对不同采暖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福利用热时代的结束,分户计量势在必行,而合理计量每户的用热负荷还没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采用热表分户计量的建筑物为例,对热计量收费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毛细管-金属板吊顶的采暖特性和节能潜力,构建了毛细管-金属板辐射吊顶采暖系统,实验分析了系统的实际采暖性能和热舒适性,从地源热泵的COP和末端设备的效率探讨了系统的节能潜力.结果表明,该采暖系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热舒适性.当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辐射传热占总传热量的62.7%,并且总传热量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的采暖需求.与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相比,毛细管-金属板辐射吊顶采暖系统具有预热时间短、供水温度低和采暖能力强的优势.当供水温度为28~33℃时,地源热泵的COP显著提高.当基准温度为5℃时,毛细管金属板辐射吊顶的效率是辐射地板的1.6倍.该新型辐射采暖系统显示出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辐射供冷/暖复合空调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原理和特点.该系统被应用于镇江西津渡展览馆中,并利用TRNSYS软件对其热舒适度和能耗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源热泵-辐射供冷暖复合空调系统在冬季采暖运行时,地板辐射和顶板辐射方式均具有良好的热舒适度,且无须采用机械通风;在夏季空调运行时,地板辐射和顶板辐射必须配合合理的机械通风,才能具有良好的热舒适度;在同样的热舒适度条件下,顶板辐射供冷/暖的全年能耗比地板辐射低.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微波现场热再生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沥青路面微波热再生过程的温度分布规律,根据非稳态导热理论建立了加热区域内的二维传热模型,将加热区域外沥青料简化成4个半无限大固体分别建立了一维传热模型.通过加热水负载实验求解了加热沥青料的辐射电场强度.理论推导出了传热边界条件数学模型,并提出了采用实验数据拟合反求边界条件的方法.通过加热实验测出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并拟合出温度场分布,利用Matlab中的偏微分工具箱对传热模型仿真求解,求得的温度场分布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研究结果证实了该传热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直接计算沥青路面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维情况下,光激励液体辐射光声波的特性.通过解声压波动方程,得到光激励流体辐射产生的光声波的时间函数,研究了空间热函数与时间6函数乘积所描绘的热沉积产生的超声波情况.结果表明:热的空间沉积形式直接描绘光声波的时间图像,对于脉冲宽度比声波通过声源的时间长的激光来说,光声波形也是与激光脉冲时间图形相称的,同时,也导出了具有任意空间函数辐射源的多级辐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对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预测电站锅炉在未知的燃烧或运行工况下烟气中汞组分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基于已掌握的三个电站锅炉现场测试的汞排放数据库,建立了一个三层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用以对烟囱处汞排放的组分进行预测.全部预测过程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和误差评估4部分.总共选取了59个煤样、灰样以及电站运行工况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利用部分实际汞排放测试数据来指导训练过程,其余的实测数据用来校验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获得的预测精度对单质汞元素的均方根误差为0.8μg/Nm3,对全汞的均方根误差为0.9μg/Nm3.这样的误差在当考虑到现场采用半连续释放测量(SCEM)方法,由湿法测试模块所产生的峰值误差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长波辐射的计算理论及其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筑物表面的热负荷计算中,地面反射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是两个影响热负荷平衡的重要因素.在给出地面反射霜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在建筑围护结构热负荷中的计算公式基础上,分析了两者在热负荷计算中的重要性,并对长波辐射在建筑节能中的一些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中对整机综合制热性能系数(COP)试验的平均环境温度和全天太阳能辐照量给出了一定变化范围,为研究这一变化对整机综合COP的影响,将整机的性能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加热段在户外进行,空气源热泵加热段在环境温度可控的环境试验室进行。试验表明在标准规定的变化范围内,平均环境温度的变化及全天辐照量的变化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整机综合COP有较大影响.其中因平均环境温度的变化及全天辐照量的变化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影响而引起整机综合COP的变化较小.而因平均环境温度的变化对空气源热泵性能的影响而引起整机综合COP的变化最大可达40%左右。据此对该标准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福州地区典型气象年数据,表明该地区全年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较大,太阳能和空气能资源较为优越。综合考虑入射太阳光余弦效应、太阳辐照量和热水负荷的变化,3种不同方法分别计算得到集热器最佳倾角,并比较分析倾角精确度及对应辅助加热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太阳能利用率,为实际太阳能热泵系统应用提供可靠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分户并联智能控制供暖系统设计,系统可分房间控制供暖面积和状态,对室内温度可自行设定,节约热力资源,具有远程控制供暖和报警功能.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功能较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易于推广应用.热量分户单独核算,取暖费的收费趋于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model which is widely used abroad,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ield coupling model of conservatory soil without crop vegetation in full illumination wa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relatively closed environment in conservatory, weak solar radiation and little surface evaporation of soil, the daily variation of water content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may be neglected, the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ield coupling model was simplified to a one-dimensional thermal diffusion model. The simplified model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ield coupling model adopted the same computational method of soil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discrete format of heat diffusion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were applied to the continuous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in conservatory soil without crop vegetation in full illumin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the precision of the simplified model was verified. The typical rule of soil heat flux variation in a 24 h cycle was also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生活、工作的场所是一由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混合、叠加的物理空间,我们的周边电磁环境越发复杂。过量电磁辐射对人体有负影响;超标的电磁辐射属无味、无形的环境污染,它难以被察觉,所以电磁辐射易被人们忽视、淡忘。我们天天、无感觉接受的电磁辐射量已越来越大,不注意防范身旁的电磁辐射,长此以往有碍健康。关注身边的电磁辐射,多了解点电磁辐射知识,进而尽可能地远离、减弱电磁辐射,是健康生活和家庭幸福的要求与保证。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eating performance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of a syst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and solar collector or a solar-assisted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SAGSHPS) by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bsolute error is less than 0.6 ℃ and the relative error is less than 5% under the pulse load whe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2-D solid cylindrical source model is used for the SAGSHPS.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of the SAGSHPS is 2.95-4.70.The average fluid temperature in the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can increase by 3 ℃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olar collector,which will improve the COP of the heat pump by approximately 10%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energy contributions to the total heating load of soil,electricity and solar are 56.30%,36.87% and 6.83%,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