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培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在渐进对传统校外教育基地理念、内容、时空的超越与重构的同时,也与中小学校形成合作共育的发展趋向。基于开放-社会系统视角对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代表性案例进行考察,发现其重视实践课程的本土化开发、忽略专业化实施;组织结构多纵向科层化发展、少横向专业化建设;重视教师个体需要满足、较少学生主体考量;文化建设多思想观点呈现、少外显行动表达。为此,校外实践教育营地高质量育人活动的开展,需要创新地方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的体制机制,助推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多样发展;共建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耦合的专业机构,夯实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善治根基;开展自主探索与跨界合作并进的课题研究,探寻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育人规律;构建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统一的制度体系,形成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管理密码。  相似文献   

2.
作为营地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的精神文化既有助于校外实践教育营地与大中小学校的对接与融合,也可提升营地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专业性、能动性,其具体表现为遵循实践活动育人规律的办营理念、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目标、彰显实践教育本质的发展愿景。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精神文化的科学构建,不是查阅词典后的经典语句组合,也不是对实践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摘取,而是经过“由点到线”的调研分析、“由地到天”的观点创生、“由内及外”的可视转化3个阶段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野外活动营地作为校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得很快。就上海来说,各类野外活动营地已有多家。在配合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它们正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剖析这些野外活动营地,尽管它们有各自的办学目标、办学思想,但教育功能大体是一致的。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是1987年5月创建的一所校外教育基地,其规范的管理,“三全”(面向全社会,面向全体青少年,全员都是德育工作者)、“二优”(优质辅导,优质服务)的办营思想,自主、自理、实践、创新的办营宗旨,既适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贺信     
《上海教育》2012,(Z1):8-14
<正>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贺信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值此东方绿舟建成开营10周年之际,谨表示热烈祝贺!10年来,营地围绕国防教育、生命教育、民族传统教育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上海校外教育整体水平,强化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处处长吕同舟同志在2011年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联盟年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21世纪初全国校外活动营地的建设作了精练的总结:10年来,教育部颁布了5份文件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了青少年校外机构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共动用了170亿元实现了在全国的每一个县建一所未成年人综合素质教育基地的目标;投入了3000万元使近3000名管理人员和10000名艺术、体育、科技教师得到了专门培训。那么,今后五年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应该如何良性建设和发展呢?作者以自身亲历的美国海特雷尔(High Trails)户外科技学校和俄罗斯"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为例,通过比较来挖掘可供我们借鉴的理念、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作为上海最大的校外活动营地,它凭借丰富的人文景观建设、先进的科普教育项目、新奇的休闲运动设施、一流的军事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素质拓展课程中,感悟教育真谛。那东方绿舟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校外教育呢?本期,来自东方绿舟的六位教师将给大家一个充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李峰  李建国 《上海教育》2007,(5A):57-58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作为上海最大的校外活动营地,它凭借丰富的人景观建设、先进的科普教育项目、新奇的休闲运动设施、一流的军事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素质拓展课程中,感悟教育真谛。那东方绿舟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校外教育呢?本期,来自东方绿舟的六位教师将给大家一个充分的介绍。[编按]  相似文献   

8.
校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校内教育不可比拟的教育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近期,我们对一些户外营地的师资队伍作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营地教育机构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相对较弱,骨干教师人数过少,缺乏科研领跑人。二是营地教师的  相似文献   

9.
营地空气     
每年8月,患有艾滋病的儿童都会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山的夏季营地,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一到营地,每个孩子都会领到一个透明塑料罐,营地工作人员鼓励孩子们把自认为有意义的纪念品放进去,等夏令营结束后品味美好的回忆。罗伯托,一个11岁的男孩,兴奋地向我炫耀他的纪念品——在徒步旅行时找  相似文献   

10.
潘阿平 《上海教育》2012,(Z1):49-49
<正>近年来,上海市把国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走出了规范化、基地化开展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之路。2006年,上海市教委被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评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市学生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先后被授予"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青少年校外实践营地""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国家安全教育营地""上海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据《国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结合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依托国家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的主题场馆课程,通过具体课例分析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和有机结合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达到校外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和整合。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已成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课程设置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育人方式的变革,让学校教育回归本性与初心。它具有主体在场性、具身体验性、综合育人性和开放生成性等主要特征;活动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类、人文历史类、科技创新类、生活生产类、营地体验类等主要类型;实施模式主要有主题教育活动模式、融合学科研究性学习模式、营地实践教育模式、社团整合模式等,运用这些模式有利于推进研学旅行课程常态化开设,实现其预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营地教育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属于一种社会教育方式,是针对青少年以及儿童开展的营地体验课程和活动。营地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夏令营、冬令营相区别,夏令营和冬令营更多的是一种旅行的方式,没有固定的营地,而营地教育有固定的营地,强调营地的建设以及运营等。营地教育真实的、体验式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本文在提出营地教育概念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营地教育的发展现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德育》2012,(8):3-3
美国营地协会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由宿营专家组成的免税团体,致力于分享宿营知识和经验,保证营地活动的质量。每年有逾1000万美国儿童和青少年,100万成年人参加营地活动。夏令营只是暑假的一种营地活动,主要目的是让人们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各种技能,增加成长经验。相关调查显示,96%的美国孩子认为夏令营对他们有益,参加夏令营是一...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佛山市一直致力于构建青少宫、乡镇、社区、营地等校外阵地与少先队的深度链接,探索校外阵地服务少先队员机制。一、“宫+少先队”——示范先行,逐步释放少先队社会化活力青少年宫是少先队组织迈向社会的支点,是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的重要阵地。目前,佛山市已推动142个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少工委;  相似文献   

16.
李骏修 《上海教育》2012,(Z1):24-27
<正>十年中,东方绿舟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的活动管理体系、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校外教育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2002年,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展露新姿、敞开大门,以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底蕴迎接中外青少年到这里学习交流、参观考察、实践体验。这是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在新世纪送给孩子们的丰厚礼物,凝聚了上海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期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基  相似文献   

17.
野外营地活动是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在配合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浏河营地充分利用广阔的活动区域、迷人的自然景观及农业、科技、历史、文化等社会教育资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实践证明,通过充分发挥野外营地的教育功能,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纪蔚 《上海教育》2012,(Z1):66-67
<正>在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眼中,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挑战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童趣、情趣、野趣"。通过在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自主实践活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及生活能力,开展有师专附小特色的自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营地的教育资源,结合我校校本特色,结合民族精神与珍爱生命教育开展相应活动。让学生学会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学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水平和结构进行刻画,并聚焦于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关系,分析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子女结构和户籍的家庭对子女校内和校外各类教育活动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中小学每生每年的家庭教育支出超过1万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6%,其中校外支出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有38%和21%的中小学生在过去一学年参加过校外补习和兴趣班。对家庭校内和校外教育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表明,社会经济背景更好的家庭对子女的校内和校外投入都更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社会经济背景较低的家庭更加倾向于增加子女校内的支出,尤其是校内基础性的支出;而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家庭更加倾向于增加校外教育支出,以及校内的发展性、增值性支出。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对子女的校内和校外教育投入不足。此外,本文发现独生子女家庭中女孩家庭对孩子的校内拓展性和校外兴趣类的教育投入要高于男孩家庭。  相似文献   

20.
20l3年的暑假,我参加了一个英语夏令营。我们的营地Stafford House是一所国际英语学校,坐落在有“英格兰花园”之称的英国坎特伯雷小镇。我们上午在Stafford House上课,下午参观游览后又回到营地参加各种活动,晚上住hostfamily(接待家),也有人住营地的学生宿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