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萧红、迟子建这两位东北女性作家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空语境中,但她们同样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萨满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地显现出独具风貌的地缘文化特色,可堪"对话":在创作视野上,她们共同关注万物有灵的黑土地,但萧红是"审丑"式的祛魅批判,迟子建则是审美式的附魅讴歌;在审美风格上,她们都展现出一种复归原始自然的野性悲壮的生命强力,但萧红世界洋溢着一种酒神式个体毁灭的痛楚快感,迟子建世界则充溢着一种纵情地编织迷人梦境的日神式光明;在文本叙事上,她们都运用双声话语进行表达,但萧红以女性眼光与智性眼光相结合去透视,而迟子建则将母性眼光和生态眼光融合一起去展望;在创作思维上,她们都无法摆脱缘自原始惧感思维的死亡情结,但萧红秉持着一种"向死而生"的佛家式苦难意识,迟子建则汲取了"生死齐一"的道家式超然哲学。  相似文献   

2.
<解冻>是迟子建2009年发表在<作家>上的又一部优秀短篇小说.迟子建的佳作源源不断,被称为"东北才女"是名至实归的.因作品风格、描述的地域风情的相似,批评家有时会将她与萧红联系在一起,可见她在当代文坛上已经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3.
乡土意识是作家创作时以桑梓地域环境风物来描写和塑造人物的一种潜显共融的意识。萧红的乡土意识贯穿着她的大部分作品,也是她的美学追求和审美取向。萧红以《生死场》成名,并以三十年代东北著名女作家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4.
吕鹏毅 《文教资料》2012,(20):10-11
在抗日题材、乡土题材和两性题材上,萧红这位伟大的作家为东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养料,以纵深的"历史意识"超越了"当代意识",提升了整个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品质,为东北文学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周岩 《语文知识》2008,(1):25-27
萧红和迟子建,作为时隔50多年相继从东北黑土地走出的女作家,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白山黑水,对其地域文化作出了理性的观照和思考。她们的乡土作品直面自然,直面苍天,有着执著的生命意识和对现代人生的思考,启示人们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价值,它们也正因为包含了两位女作家对人类生命、生存等重大问题的探寻而具有永久的魅力。本文从对自然的呈现和对生与死的思考两个方面,探讨两位女作家对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萧红和迟子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女作家,虽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空语境,但同样深深扎根于东北黑土地的文化场,“和而不同”地显示出独具特色的女性意识。萧红专注于描述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境遇,揭露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支配与压迫,张扬启蒙的大旗,将觉醒的女性主义投射到作品中,力图唤醒沉睡的女性。迟子建则以温和的女性视角看待两性关系与生死谜题,主张两性平等和谐、生死温情诗意,形成一种超然的和谐之美。两人不同的女性意识下却同样谋求女性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解放,同中存异地展现了东北女作家丰富多样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小说与黑土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土民俗与文学的联姻应源于上个世纪"呼兰河"女儿萧红之手。迟子建是萧红创作的承继和发展者,她带着"北极村童话"走上文坛,倾情地抒写着边陲的"原始风景"。文章主要探讨了迟子建的小说和黑土民俗的姻缘关系,并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分析迟子建小说的民俗形态。  相似文献   

8.
六月初,在距萧红的故乡仅有几十公里的哈尔滨,在黑龙江作协召开的纪念萧红百年诞辰的“萧红的文学世界”座谈会上,先是举行了一个简洁、短暂的捐赠仪式。美国著名汉学家、萧红研究者葛浩文先生,将自己萧红研究的手稿和一些珍贵的采访录音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和作家迟子建。目睹这样的场面,我们都很感动,  相似文献   

9.
萧红作为一名作品寥寥的作家,她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久据一席之地,与她饱含深情的乡土文字有着密切关系。《呼兰河传》属于萧红晚期的作品,无论是在人物、剧情,还是语言方面都已经臻于完备,堪称炉火纯青之作。这部作品里对东北当时当地的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揭露和反思。本文从多个角度解读了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从而更为具体地探析了萧红小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挥之不去而又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是萧红创作的显性特征之一。萧红的乡土情结源于她对乡土的爱恨交织的童年记忆,也是时代思潮影响、自身窘境挤压的结果。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形成了萧红创作乡土情结的独特魅力,而对鲁迅先生启蒙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实践,又使萧红的乡土情结完成了对同时代作家的理性超越。探究萧红乡土情结产生的深刻社会、历史、文化根源,是全面了解萧红及其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萧红和迟子建都有浓厚的乡土意识,但是她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并不一样,在萧红笔下,大自然在更多的时候被暗示为东北乡民奔放、强悍、坚忍的生存方式,他们沉寂单调的生活一如荒凉的自然。萧红是要透过自然的荒凉来写人性的荒芜,同时,她借助对风物习俗的描绘展现了这里的人们的宿命与挣扎,并对风俗中的迷信予以化批判的观照。迟子建怀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圣洁情怀抒写大自然。她笔下的自然,与小说中人物的纯朴至善的美好情怀相得益彰。她在描写风俗时,不是审视、批判,而是有意略去其中的迷信性质,欣赏其作为人的生命意识的表现,她对风俗更多的是持有审美的态度。她刻意描写东北边陲的自然景致和宁静悠远的民俗风情,是为了借此召唤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的一系列童年散文,带有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显现乡间劳动的温暖和忧伤,充满童真童趣,勾画了纯朴、敏感、灵动十足的童年形象。她的童年散文是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委婉抨击。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独特存在。读迟子建的小说,总有一种胶着纠结的氛围萦绕:善与恶相互交融,苦难与温情彼此互融,相互融合中构成迟子建的独特艺术世界。然而她的这份独特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滋养密不可分,其中亲近大自然的童年生活,围炉夜话中的神话传说皆为滋养迟子建小说的地域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成长于我国满—通古斯语族的核心区域大兴安岭,其小说在精神特质和艺术表达上都鲜明地体现出满—通古斯文化的印记.通过对迟子建文学创作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满—通古斯语族书写的艺术风格,有利于解读迟子建小说中满—通古斯文化背后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5.
《福翩翩》秉承了迟子建作品的一贯风格,清新、自然、朴素,小说所描述的都是平常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小说中的人物也都是读者身边的朋友、熟人,小说言语方式也极具口语化和含蓄等特点。小说的布局、人物、语言等多种因素,无不蕴藏着宁静纯朴的人文情怀,体现了迟子建纯净温暖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
谭霜 《涪陵师专学报》2013,(3):85-88,136
"黑土地"作为东北平原最珍贵的土壤,同时也是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里主要意象。通过解读部分中短篇小说,以此来剖析"黑土地"这一意象里乡村人与都市人对这一意象的依恋与崇尚。乡村人这一部分重点剖析"黑土地"对于乡村人所蕴含的物质、精神与生命三个层次上的丰富意义;都市人这一部分重点阐释他们在身体与灵魂里放逐自己,皈依土地。在乡村与都市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系统里,"黑土地"这一意象贯穿其中,串联着乡村人与都市人对"黑土地"的眷恋。  相似文献   

17.
"傻子小说"选取了边缘人物——"傻子"作为叙述视角,为小说思想艺术的表达留下明智的空白,构成更大的解读张力。迟子建以童年生活中的傻子为原型,运用其纯净、温情、浪漫的笔调,给我们呈现出了世界上最淳朴、最可爱的"傻子"形象。本文阐述了"傻子叙事"的价值,迟子建作品中"傻子"叙述运用的游刃有余,更在于解读儿童与傻子之间那种神秘的共通性,构建一个浪漫的"傻瓜乐园"。  相似文献   

18.
萧红在《旷野的呼喊》中关注到了抗战时期流行的宏达叙述话语遮蔽下的东北乡间农民生存现状。在这片生死场上,两代农民在纠葛的历史道义与个人欲求之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萧红作品呈现了边缘地域中,底层年青一代农民的抗战行为,也深刻地表现了他们因践行民族责任走向死亡时带给父辈心灵的伤痛。在这种叙述模式中,能够体会到走向生命末期的萧红与父亲乃至世界和解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自登上文坛之初,迟子建就坚持将目光和笔墨投注在故乡,执著地发现黑土地上生命的"美"与"痛",以怡人的温度、氤氲的温情建构起独具一格的个人风格,并在长达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将自己的文学信仰与理想贯彻始终。虽然迟子建并未确认自己"启蒙精英"的身份,但通过对其作品的细读我们可以发现,她的温暖和温情是有力量的,其意义便在于对人和人性再次启蒙,帮助人们完成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寻觅与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