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持续建设,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轨道交通工程时基本都会涉及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的突出特点是,除在设计阶段需保证深基坑工程自身的技术合理与安全外,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也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由于我国深基坑工程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工程经验人员技术水平的有限,我国近年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涌水涌沙事故,对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都造成有害影响。因此,从根本上加强深基坑围护结构涌水涌沙处理的研究,是整体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基建行业发展迅速,各大城市地铁建设如荼如火,给人民出行带来了便捷,但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施工工况、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难题等诸多问题,也给地铁建设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如基坑渗漏水、墙体倾斜、路面坍塌、管线破坏等等,本文介绍某地铁站基坑涌砂涌水抢险与后期处置经验。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5)
岩溶可诱发基坑涌水、涌泥等灾害,给在富水岩溶区及断层破碎带区域地铁基坑施工带来诸多难题。本文以广州市某地铁车站基坑岩溶涌水治理工程为背景,系统分析了该车站所处地层的岩溶发育特点和涌水条件,针对涌水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抢险措施,控制涌水量,确保了基坑后续顺利开挖,为类似岩溶可诱发条件下的地铁车站基坑涌水防治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喻成云 《科技风》2013,(4):141-142
岩溶隧道施工经常遇到突水突泥,岩溶隧道涌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隧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涌水量预测的难度极大,提前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涌突水量,进一步评价隧道涌水对工程与环境的影响,给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于是本文从工程上应用较多的理论计算公式入手。结合马桑哨隧道实际工况分段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以求降低误差提高涌水量预测准确度。隧道施工涌突水防治做出建议和参考,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涌水事故频发,造成周边建筑物沉降甚至是倒塌,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严重。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目前深基坑涌水事故特点,以应急救援为主线,对深基坑涌水应急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基于多目标的涌水事故应急约束模型,从而有效的解决应急过程中的种种约束难题。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区承压水深基坑工程常常遇到基坑突涌问题,针对有较多工程桩的多层地下室深基坑,进行了有桩基坑突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基坑突涌破坏模式为土体表面涌水涌砂破坏,属于流土破坏类型,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承压水压力的增加,桩顶与土体竖向位移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呈抛物线分布。由于桩基的作用,黏土层破坏时的水力梯度明显提高,对比无桩软土深基坑在承压水压力作用下的土体变形规律,坑内工程桩的抗拔效应对坑底土体隆起变形起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铁建设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水始终是暗挖隧道矿山法施工的第一大害,其中软弱地质、喀斯特地质、破碎带尤甚。主要表现为:大量失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诱发地陷、高层建筑失稳、路面沉降等灾害发生。由于地质情况、地下管网状态、地面构筑物质量和基础等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现在仍然没有成熟的处理办法,通过对青岛地铁三号线五四广场至江西路区间隧道突发涌水处理和拱顶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理,得出涌水治理突出"封闭周边、集中堵截、先弱后强,刚柔结合"的原则,需要采取注特殊浆液的方法整治地铁暗挖区间隧道的渗漏水。并由此想到加强"防水为主,排水为辅"专业设计,地铁施工是否可以一并增做城市泄洪隧道,完善排水系统,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8.
曲华 《今日科苑》2009,(14):153-153
本文作者结合地铁隧道施工工程实际情况,论述了利用自行加工的小导管,采用超细水泥注浆加固粉土地层施工技术,解决了施工中涌水、流泥、流砂等技术难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5)
我国煤矿为了充分利用多种物探手段对未开掘区域的瓦斯和水共存的现象进行超前预测,解决矿井有此类现象的威胁,起到提前卸压瓦斯及疏放水的作用。对于导水瓦斯的构造状况进行了解,释放瓦斯压力后的掘进巷道涌水涌瓦斯的概率及危害程度达到一个可控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部分地铁明挖车站底板下伏中风化石灰岩中岩溶裂隙发育,基坑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泥、涌水及地面塌陷,若处理不当,后期运营中有可能导致车站结构变形、轨道板开裂等后果,危及运营及人员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对徐州地铁2号线文博园站基底岩溶处理技术进行论述,针对岩溶地区所存在的不良地质及地质风险制定相应处理措施,确保地铁车站在施工期的安全及运营期的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管井工程的井管材料一般以钢管、铸铁管为主,通过对当前管井的调查,发现这些管井在使用中存在井壁管、过滤器腐蚀严重,造成管井井管腐蚀变形、破裂、水井涌沙等多种问题,致使管井的寿命只有5至10年。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番禺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及珠江三角洲的腹地,位于穗港澳之间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独特。原四沙闸位于珠江狮子洋水道四沙涌涌口,经检测四沙水闸主要运用指标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应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重建。重建过程中的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本文针对四沙水闸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罗烈飞  孙金柱 《科技风》2013,(23):120-120
南昌市地铁1号线是南昌轨道交通网中一条L形的骨干线,横跨赣江,所在区域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易对工程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简要探讨了隧道涌水及基坑突水、断裂活动、地面塌陷、人防工程、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等问题对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矿井涌水、淋水对深部矿井日益严重的热害影响以及由于其无规律性、不可预测性导致涌水、淋水难以治理的难题,文章提出了矿井热涌水的概念并专属定义为温度超过30℃的矿井淋水和涌水。通过对涌水和淋水的综合分析,确定了8个矿井热涌水评价指标,并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了指标权值;最后采用“相对重要性序列矩阵法”将热涌水评价指标简化为热涌水量、热涌水温度、风流温升三个指标,最终建立了一个科学、实用、快速、准确的矿井热涌水防治界定指标体系,为矿井热涌水的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盾构接收是盾构法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特别是当接收井周边存在不良地质或富水地层时,容易出现涌水、涌砂等险情,引起地面局部坍塌,严重的会影响地面交通及居民正常生活。文章通过对哈尔滨地铁三号线大太区间左线盾构套筒接收施工过程介绍,从技术角度阐述了钢套筒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过程控制要点。通过研究,对于盾构施工风险的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隧道涌水严重影响着围岩的稳定,威胁隧道安全.因此,防惠于未然,在隧道施工前必须掌握和了解隧道沿线地段的地下水分布、水位、水量、补给、排泄等情况,对特殊地质地段的地下涌水作好预测,并作好技术处理应对措施.隧道涌水预测计算要贯穿于从勘测设计到施工这一整个过程,在施工阶段对设计阶段的计算成果,不断地进行反演修正,以完善隧道涌水预测的准确率,提高掌子面施工前方的涌水预报效果,更好的服务于施工.  相似文献   

17.
三车道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大,结构受力复杂,施工难度大。当隧道施工中遇到大型岩溶涌水时更是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处治不当时还会对公路运营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兰海高速贵州境遵义至贵阳段扩容工程大坪子隧道YK94+418处大型岩溶涌水处治为例,介绍了该类岩溶涌水的处治过程及方法,可为类似隧道岩溶涌水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涌水突泥是隧洞工程常见的不良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提前预判断层富水带的分布可降低施工风险。将TSP与地质雷达用于某凝灰岩隧洞大方量涌泥水时的超前探测,介绍了提高TSP数据采集与处理质量的关键措施,物探成果准确预测了隧洞前方含水破碎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论如下:爆破过程采用水体密封可显著降低声波及面波干扰;岩体破碎区域对应TSP纵波波速、密度及弹性模量值偏低,若岩体富水,横波波速与剪切模量也相应降低;地质雷达在含水破碎带中的电磁异常表现为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振幅差异,同相轴错断,且主频相对偏低,但一般50 MHz。  相似文献   

19.
朱家岩隧道涌水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隧道涌水对隧道工程的影响,结合朱家岩隧道右线涌水段处理实例,对其处理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陈述,为相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郭二庄矿业公司-300南大巷在动水高压和岩层破碎条件下封堵底板涌水的过程,对底板注浆加固和封堵涌水的技术、工艺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