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永远比拿愉快作者写《古井》这篇文章,意在赞美古井为人们无私地提供生命的泉水,同时也赞扬了人们受到古井品格的陶冶所形成的无私奉献的好品质。当我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很多同学纷纷举手回答自己读懂了什么,但大多数停留在就文论文上,而只有一位女孩站起来说: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语文课上学习新课《古井》。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按照惯例该让孩子们自由质疑问难或谈收获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我授课的民主,畅所欲言地谈着自己的感受。罗皓谈到:“我最喜欢‘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从这句话里可看出乡亲们离不开这口古井。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而且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就像妈妈不仅关心我的身体,还教育我怎样做人一样。”又有几个同学谈了跟罗皓相似的感受。突然,吴迪高举起了手,问我:“老师,作者是把井水比作‘乳汁’吗?”“对呀。”我说…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古井》是一篇文字优美,含义深刻的记叙文。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通过写古井、忆古井、赞古井,歌颂了古井和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高尚品格。古井给人以启迪,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使人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做人。课文语言朴实,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难点,应注意加以引导。教学目的1、理解古井给人们的启迪,体会故乡人民对  相似文献   

4.
在国庆节前夕、回顾近30年的教学生涯心中感慨难抑。今天,我虽然在教育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被评为特级教师,然而我永远都要告诫自己,为师的同时还要多多地做学生。我觉得,要做一名称职的教师,首先得做一名学而不厌的好“学生”,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更要向能使自己获得无穷益处和无穷乐趣的学生学习。记得有一次,开学不久,一个学生拿一篇《从落体运动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小论文给我看,我惊异地发现,这个刚刚从初中升上来的小同学还真懂不少物理知识呢!事后,我看了他开的书单,竟然读过《世界通史》《中国通史》等20余部文科书籍,读过《自  相似文献   

5.
十一册语文第四组的习作是写一篇读后感,在我指导之后,学生很快地就把草稿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我们班习作课中的“精彩欣赏十分钟”——自己认为是成功之作的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让全班同学品评欣赏,从中受到启发。其中,张默同学的《为狐狸讨回公道》掀起了品评的高潮。她针对《狐假虎威》这篇文章,否定了人们对狐狸“狡猾”的评判,充分肯定了狐狸的机智和勇敢,并且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做了充分的论证。一次,她去姑姑家,路上遇到一个坏人想要占她的便宜。她机智地朝田间劳动的农民伯伯大声喊道:“姑夫,妈妈让我来叫你到我家去!”坏人听了,…  相似文献   

6.
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后,我有很多感慨. 复兴中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事迹,不需要装模作样的"表演",只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持之以恒地付出,只需要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就能做到.比如书中所写的,瘦弱的女孩邱小二,每天接送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同学赵梦雅上学.邱小二天天背着梦雅上学、回家,时间一晃就是五年.这种持之以恒的行动和精神,真令人感动.我要向她学习,也为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借铅笔给同学,给学习落后的同学辅导作业,给家庭困难的同学捐款……  相似文献   

7.
今天早上第二节课,我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组织学生学习《古井》一文。此时,明嵋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教室,为同学们的学习平添了不少生机。课堂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我也引导得轻松自然。课堂充满了和谐愉快。学生也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古井为乡亲们无偿提供用水的伟大品格。然而,快要下课,当我板书总结性的一句话“古井使乡亲们懂得怎样做人”,写到“做”时,我拿着粉笔的右手边多了一点亮光,并在微微晃动。  相似文献   

8.
1.结合语文知识教学,渗透“理”的启迪。如《古井》中有比喻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片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的儿女。”在弄懂这个比喻句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比喻句的知识,理解为什么把古井比喻为母亲,把井水比喻成乳汁?让学生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人应该像古井那样“无私地向人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2.结合朗读训练,实施“情”的感染。如:教《再见了,亲人》,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训练,再现当时意境。此时,仿佛出现了朝鲜阿妈妮紧握志愿军战士双手,大嫂拄着双拐小…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非常善良,而且特别有爱心的女孩,看见同学拔一把小草,我就会为这些可爱的小草伤心好一阵子,有一次眼泪还真的淌了出来。最近,我迷上了《小读者》这本杂志,里面所有的内容都会给予人一种奋发的力量。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总是能记起来。说是有一小学生放弃自己玩的时间去做风筝卖,再把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自从看了这篇文章,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也应该做些什么,对了,就是我也要找一个和我年龄相仿又学习上进的贫困学生,来帮助她。想到我也可以帮助一位经济困难的同学好好地上学,我的心中就像架起了那座雨后初晴时的绚烂无比的七彩桥…  相似文献   

10.
由洪晓 《师道》2011,(11):29-29
临近暑假,又到了编校报的时间,要从大量学生、教师的习作中寻找优秀文章。在筛选中,我注意到初一(三)班孙霖同学的《成长的感觉》一文,读后为她的遭遇而震惊,为她的善解人意而感动,为她的未来而担忧。我禁不住从内心问自己: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课文《古井》中有一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张红说:“从这句话我知道乡亲们离不开这口古井,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而且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就像妈妈不仅关心我的生活,还教育我怎样做人”我面带微笑,肯定了她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5,(5)
安琪:抱怨是人们常常会有的行为,我们总是对身边的许多事和许多人表示不满,往往只看到人家不好的一面,而忽略了人家好的一面。最近有许多同学写信来向安琪诉说自己的苦恼,说老师不够关心自己,说同学不愿帮助自己,说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说朋友太过冷落自己……刚进高中不久,我就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她是个学习非常勤奋的人,在她的带动下,我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提高得也很快。在生活上,她也一直像大姐姐一样关心我,帮我解决了不少难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矛盾慢慢出现了。我发现自己开始嫉妒她的好成绩,一旦她考试成绩比我好,我就好几天都…  相似文献   

13.
同窗偶像     
廖海贝是我们班的才女,大家都很佩服她,我也不例外,但以前我可不这么认为。前些日子,老师特地表扬了她,说她学习踏实、用功。对此我愤愤不平,想:我做得也不差呀!为什么老师只表扬她,不表扬我呢?但在这几个星期里,她的行动使我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自己修改自己的《观察周记》。她先读了几位同学的好文章,随后又讲了把观察周记写得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古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要初步培养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课文细致地描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饮水思源,赞美了古井给人们带来欢乐,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5.
勇敢做自己     
<正>有一次和16岁的女儿聊天,她告诉我,她跟同学说长大以后要像妈妈一样。我问:"什么样?"她说:"独立、坚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很开心自己以身作则给女儿做了好榜样,可是我扪心自问:"这是天生的个性,还是后天学习来的?"答案是:"两者皆有。"是的,我好像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虽然有时候我想要的未必是对我最好的,所有的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总不把怎样做人放在眼里,总觉得做人与我有什么关系?通过 学习《古井》这课,我知道了怎么做人。 我读了第一遍后,大概知道了,家乡有一口像母亲的古井,常年累月为 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在古井风格陶冶下,乡亲们常年不断地给两位孤 寡老人挑水,赞扬了他们像古井那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别人一无所求 的好品德。  相似文献   

17.
方翠英,岳阳市一中教师.2007年,本刊以《方翠英和她的"寻梦园"网站》为题,对她作了教师节典型报道,并配发评论《教师要做现代教育技术的领航人》.当年方翠英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8年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两项殊荣给了我压力,更给了我动力.几年过去了,我在努力做好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校园综合管理软件的研发上,我一心想的只是要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为教育的信息化做点贡献."方翠英向记者掏出了心里话.  相似文献   

18.
她叫小莉,同学暗地里叫她“丑小鸭”。她是班里最孤独的一个,其他同学下了课都出去玩,而她却孤零零地倚在窗口;课堂上她很少举手发言,只是木讷而又机械地听课、做笔记,而且我还发现她特别讨厌课文中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从她那孤独而又自卑的眼神里我读懂了这个女孩子的苦恼和忧虑:她是因为自己并不出众的相貌而自惭形秽,将自己锁在一个没有欢乐的世界里呀!怎样解冻“丑小鸭”冰冷的心呢!有一天,上活动课。由于外面下着雨不能出去,我们就在教室里做“密令传递”的游戏:我把“密令”说给第一个学生,第一个同学又悄悄地把“密令”…  相似文献   

19.
处理好同学关系是每个学生的愿望,也是学习人际交往的重要一课,怎样处理好同学关系呢?一是要与人为善。!对每位同学都要真诚,希望他们好,真诚地帮助他们,爱护他们。把比自己大的同学当成哥姐,把比自己小的同学当成弟妹。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们,并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证实自己的善意。二是不图回报。很多人都有一个原则:我对你好,你必须对我好,否则我就要报复你。因此,常常会产生很多误会,严重伤害同学间的感情。要求与人为善而不求回报,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日久见人心,你为同学做了好事,同学不但不领情,还可能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但你仍然与…  相似文献   

20.
程岚同学在初一学习,从小因病致残,只能拄着双拐活动。她很苦闷,给《中国初中生报》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别人都能轻松自如地在运动场上奔跑,而我却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我的前途在哪里?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呢?”请你给她写封信,帮助她解脱苦闷的心情,勇敢战胜困难,做生活的主人。(初二语文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