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川江航运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川江的码头化、劳动方式以及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方式诸方面,对川江千百年来受航运业影响所形成的化现象作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类似的探讨将有益于三峡化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川江号子”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川江航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江号子"是地地道道的俗文化,其原因在于它直接地起源于下层人民的劳动.与其它号子相比,"川江号子"具有自己显著的地域特征.本文就"川江号子"的产生、内容、号工等方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清代民国川江航运的研究成果丰富。本文在此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个梳理,总结已有的成绩,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四川、重庆境内的"川江号子"传承地大量的调研、走访,从川江号子的历史渊源及地域分布、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相关制品、作品、传承与现状及生存空间、保护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对"川江号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从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长达1045公里的水道,称为川江。尽管长江上游的川江水道滩险浪恶,但历来是巴蜀地区对外交往贸易的交通要道。几千年来,川江给巴蜀人民带来无数鱼米之利和通达之便。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以后,中国便步步沦为西  相似文献   

6.
陈鑫明 《寻根》2013,(6):106-113
古巴蜀与中原的通道是川江,川江上的纤道成为舟船通往吴楚、荆湖的桥梁。在长长的川江纤道上,最险不过纳溪县与江安县交界处的金鞭滩,1000余米长的依岩半而凿修的擦耳岩古纤道。  相似文献   

7.
论金沙江文化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化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所谓金沙江化,是指金沙江的流域化。作为一种流域化,金沙江化具有自身的各种特色。从史前化到青铜化阶段,金沙江化均具整合与不整合的流域形态,其基础在于不同的地域类型。金沙江明的起源时代,相当于它的青铜时代,青铜化十分发达,但仍在国家制度之外徘徊。汉代政治化的扩展,把金沙江各族纳入明社会,成为中国明一个重要的亚明区。  相似文献   

8.
本作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丽江段20年的考古工作实践,在总结和归纳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流域的考古出土物作出了梳理和研究。以一批翔实可靠的物,论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丽江人”及其后脉络清晰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的丽江地区古代化面貌,指出丽江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南北走廊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中国边疆民族古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汉字文化圈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字化圈”包括使用汉字或曾经使用汉字,并承袭汉字化的民族与国家。汉字化圈的存在,是一个垂之久远的历史事实。本对化圈、汉字化圈进行了界说,对汉字的境内传播与境外传播予以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化部日前召开的“全国对外化工作会议”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化厅(局)的代表们,就化部副部长孟晓驷的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中部分代表关于对外化交流方面的见解要于下。  相似文献   

11.
辽河文明的提出与对传统史学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文明的提出与对传统史学的冲击郭大顺从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中,以红山文化为主要代表的辽河文明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红山文化是距今5000年前主要分布于辽宁西部大凌河流域到内蒙古东南部西辽河流域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文化。它以具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12.
本着重讨论金沙江化作为区域化概念的理论构建重点,并对金沙江化中的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化交流等重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龙”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化是长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息在金沙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而且都认同是“龙的传人”,有着悠久的龙崇拜(包括蛇、鱼、马等灵物崇拜)的传统习俗。金沙江流域自古盛产黄金,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西部金龙”。同属于古蜀明不同阶段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村遗址先后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黄金器物。过去,其来源被认为是一个谜。深入开展金沙江化研究,也许能为解开“黄金来源之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何晓园 《东方文化》2001,(5):83-86,82
一段时间来,“先进化”问题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中,把“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确认为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要求之一,这无疑是深刻的。但是,人们在对“先进化”的内涵、意义及其与民族传统化、西方化的关系上,理  相似文献   

15.
如川 《世界文化》2006,(8):26-26
日本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当然,中国化和思想的影响、刺激也对其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中国化在日本固有的感性势力范围内,很快就日本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书法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是原始社会末期发源于渭水流域的两大部族。他们世代通婚,繁衍壮大,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然而,长期以来,炎黄子孙对黄帝的尊崇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酒化的百花园中,绚丽多彩的五粮液酒化格外引人瞩目。五粮液不仅已经成为中国白酒“第一品牌”,而且修筑了令世人惊叹的雄伟壮观、如诗如画的十里酒城。五粮液不仅酒美酒香,而且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五粮液建筑化”。五粮液建筑化丰富了中华酒化与中华建筑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20日和2月12日,本刊分别与四川省历史学会和四川德阳市博物馆联合召开了“三星堆遗址化座谈会”,邀请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界部分专家学,就三星堆化的宣传报道、科学认识以及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等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讨论。各位专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尤其吁请学术界、新闻界高度重视三星堆研究的科学性,严肃地、认真负责地对待正在探索中的有关三星堆化的各种问题。本刊将陆续发表各位专家的发言,希望有助于增进对三星堆遗址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9.
融萍 《世界文化》2005,(5):12-13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络的不断使用,逐渐出现了信息无国界传播的现象,这不仅大大加速了各种化互相吸引、融合,使各种化得到广泛发展,更调动起发展、创新的潜能。网络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化的共享,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化生活,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如今,利用网络欣赏全世界的优秀化艺术节目、使全球化资源共享,正在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历史5000多年积淀了辉煌灿烂化的古老国度。然而,中国乃至中国化,对于当代许多外国受众而言,仍然是一个抽象、神秘而遥远的概念,他们对中华化知之甚少。究其根源,除社会、历史、经济与科技等多种因素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厚重传统底蕴的中华化。尚未形成为世人所接受的原创化精品(产品)品牌和与之相适应的产业运作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