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正>翻阅最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地方卷还是全国卷,或多或少地渗透了对词类及句子成分知识的考查。下面我就从历年高考题中挑选出隐性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有关试题,进行分析佐证。高考题中语病的考点是绝大多数地方卷及全国卷(包括新课标卷)每年都必考的内容,而这个考点从全国考试情况分析也是难点,得分率普遍不高。而这个题的知识要求就是侧重于词类及句子成分语法。语病考查主要以词类及句子成分语法知识为基础依托,做语病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抽取主干法,要求学生划分句子成分并抽取主谓宾主要成分。而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由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大词类充当,如果词类  相似文献   

2.
邓熹  巫伟萍 《考试周刊》2009,(32):115-116
本文针对高一语法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为什么在高一语法教学中必须要重新讲解句子成分分析的问题.并且联系高一课本中要学的语法,强调了重新讲解句子成分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学中,教材比较注重语法,教师也比较注重句子成分的划分.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遇到长句时懂得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来压缩句子,变繁为易、变长为短,但是上这种课一般气氛会比较闷。而新教材比较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语法.甚至忽视句子成分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语义成分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Katz,Katz以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为框架,进一步研究语言中意义成分。其成分分析在研究词与词、词与短语、短语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语义成分分析也有它的局限性,本文将研究Katz语义成分分析的特点、贡献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马氏文通>已经具有了结构主义思想.<马氏文通>并没有孤立地凭意义标准划分词类,而是将意义标准和语法功能与语用功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须相其句中之位,乃可类焉"已经初步具备了词类划分中的分布思想;<马氏文通>把句子成分分为七种词六个次,不仅建立了相当于主谓语的句子成分,而且把主语(起词或主次)与谓语(语词)当作是相对待的句子成分,在词和次的分析中体现了层次分析的思想.与现在层次分析只一步之遥.可惜的是马建忠同时用两套术语,"体系殊欠分明,论述自难清晰".特别是后来又用语词指动词,造成体系上的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对宾语补足语问题概念模糊,以致分析语句时,不能准确划分句子成分,不能正确理解表达的意思。在各种句子成分的考查中,宾补也是高考英语试题中考得较多而又较复杂的语法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特将中学英语中的宾语补足语作一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对这一语法现象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日语阅读中,对于复杂难懂的语句,需运用适当的句子成分划分方法,理清句子结构,正确理解所表述的内容。本文就日语句子成分划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归纳说明了句子各成分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一、语法功能推断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如:  相似文献   

9.
从1898年<马氏文通>诞生到20世纪4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学的问架里进行的,传统语法学导源于古代希腊的传统语法体系.根据这套体系,汉语在句法分析方面,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认定句法分析就是分析句子的结构,而作为一个句子必须具备六大成分--主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语(次要成分),定语、状语(附带成分);而在确定句子成分时又采用中心词分析法,要求先找出句子的两个中心词,分别为句子的主语、谓语,让其它词语分别依附于它们,从而依次找到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相似文献   

10.
语法教学和研究中,单句与复句的划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从定义入手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分句及分句数目的确认是辨认与分析复句教学的关键,掌握句子成分划分法进行教学是重要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核结构所联系的动元成分的省略或隐含构成了句子的省略成分,针对此种现象,在此采用配价与语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左传》中的省略句类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是”字使用频率很高,由它构成的句式也是多种多样,“S是P”句式就是判断句的一种主要的常用的句式。本文就“是”的争议,“S是P”判断句的类型以及逻辑方面“S是P”的多义性作一简单的论述,以期更好地解释“S是P”判断句这一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3.
英语写作中句式的多样化,可避免文章的单调乏味,增强表达效果。有助于实际表达形式多样化的常用方法有:改变句子开头;巧用连接词;长短句交插;利用倒装结构,丰富句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藏缅语与汉语的比较,反观汉语被动句的如下特点:汉语与亲属语言藏缅语在被动表述上没有共同来源;汉语被动表述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类型学特点;“被”字是构成汉语被动句的关键要素,也是汉语被动句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致使性述补式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构成的句式。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之间有一个句法界限V重,V重具有管界作用。类型繁多的致使性述补式都是在"___V重(得)___"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的合并、移位、添加和隐含派生的。"___V重(得)___"框架表示"话题—述题"结构,各种致使性述补式可看作是"话题—述题"结构。致使性述补式的歧义是由于派生过程不同和语用强制移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通过对“Itis adj. that小句”句型的功能分析,考察它是如何体现三大纯理功能或意义,论证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具有面对现实的具体性或实践性,即可为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使用方法,从而为传统语法教学对此类教学的误区提供强有力的解释论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科技英语阅读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英语文章句子长,结构复杂,理解难度较大。文章从词,句,段落三个层面探讨了科技英语的理解技巧。  相似文献   

18.
"一斤+NP"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结构,它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正是在句子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才构成了它的灵活运用,同时在不同的位置中"一斤+NP"对"的"的接纳度也不同,"NP"的隐现频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完句的语用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完句成分是依附于由实词构成的句干、使静态句干实现为动态句子所具有的句级功能性成分.在语用上,汉语句子层级性构造的外围是语境,它是必不可少的"完句背景";语气的完句作用也不可或缺,各类句调的完句作用强弱可以排列为祈使>感叹>疑问>陈述,和言语行为的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分析多重复句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章从弄清分句数目,吃透分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抓住关联词语,结合语言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分析多重复句,旨在帮助学习者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