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简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出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与措施: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构建线上线下"传统文化+新媒体"服务模式,举办传统文化专题知识讲座,建设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等。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是传承经典文化、牢筑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讲座是公共图书馆传承历史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阵地。以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为例,分析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扬宁波文化方面的创新实践,剖析其在拓展讲座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强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座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教育为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并通过人才培养、科研与创作、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来现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信息全球化,"互联网+传统行业"使各行业呈现时代性.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力.高校图书馆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服务方式、理念、制度、系统信息化、为学科服务等多方面需要创新.提高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有各种读书活动、论坛、学术讲座、"微服务"等.山东财经大学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自主控制能力,提升文化传承能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和谐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所承担社会服务的要求,对图书馆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从当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不和谐状况入手,分析图书馆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和表现,并针对这些矛盾,提出了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与文化关系密切,在语文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先天的便利,语文教师要围绕教材,梳理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解析字词、知人论世、专题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成为继往开来的文化新人。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古今工匠精神。文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教育,并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及研究体系、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养成体系、平台建设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对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滋养沁润作用,共同致力于成就职业院校学生实现就业光彩、生活精彩、人生出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力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文章阐述了和谐图书馆应具备的几个重要标志或要素.  相似文献   

9.
传承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如何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发挥文化的传承、评价,选择与创新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已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发挥高等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就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备受重视。近些年,国家不少文件和相关研究者都主张切实推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体现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效率诉求,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速成。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率诉求出现分歧的实质在于,西方科学主义思维与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的冲突与矛盾。化解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率诉求分歧的关键在于,要在科学主义思维下现代教学对效率的自觉追求与传统文化(以及汉语言文字)的固有特征这一双重视域下,立足于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标的综合性,实现其评判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