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篮球     
G841.148.6 9800976罚球过程心理外观诊断及调节[刊,中,I]/王振∥广西体育科技.-1997(3/4).-29-30(DW)篮球∥罚球∥心理过程∥诊断∥调节通过对罚球队员心理外观诊断,找出对罚球队员进行的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队员在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心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实践中,神经系统的兴奋度过高或低,都会对训练和比赛产生不良的影响,基层篮球比赛激烈,往往双方实力相当,场上拼劲足,各种干扰也多,这对罚球队员的刺激性会很大,使其注意力分散,增加了罚球队员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3.
第2届CUBA女队罚球技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临场统计第2届CUBA女子大学生所有场次的队员罚球技术,根据统计处理结果以及结合赛制特点分析了运动员心理、位置等与罚球命中率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篮球比赛的观察发现,许多场次的罚球命中率只有30%-40%,很多依靠罚球即可赢得比赛的胜机均因罚球失误而丧失。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在罚球时都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到比赛的关键时刻、时间接近尾声、比分相持不下时,罚球队员往往由于心理紧张而出现肌肉僵硬、动作变形等现象,从而造成罚球失误,丧失了比赛的胜机。究其原因,大多与运动员缺乏长期系统的罚球心理训练有关。  相似文献   

5.
析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心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南京邮电学院2002年校队队员男12人,女12人共计24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研究,以便更好的为教练、教师对队员、学生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罚球的规律特点,认为影响罚球命中率的根本因素是罚球技术自动化程度,同时,心理、实战“经验”、队员身体状况也直接影响罚球命中率,建议通过狠抓基本功、注意罚球专项训练时间安排、增加“挫折”训练、及时分析纠正等措施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7.
(1)队员可在位置区占位的罚球   ①追踪裁判的站位与责任   追踪裁判负责管理多次罚球中的第一次罚球,待队员们在正确的位置区站位并确认记录台没有任何问题后,你进入罚球区做出两次或三次罚球次数手势,然后接同伴的反弹球并用右手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接着,你移至罚球队员后面一步偏左的位置,随之做出相应的罚球次数手势,此时你负责: A.计算时间,判定罚球队员是否 5秒钟违例; B.观察罚球队员是否踩线、假装罚球等行为; C.观察在你对面位置区占位的队员们的行为; D.观察球的飞行和在篮圈上的球; E.如果罚球中篮,确认是否…  相似文献   

8.
随着攻守技术的发展,规则的修改,罚球次数渐增,罚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比赛的胜负往往被迫溯到罚球的命中率上。罚球时虽不受对方队员干扰,但它是在激烈对抗中突然中断比赛后执行的,这时身体各器官功能都处于补偿不平衡的状态中,甚至是在负氧债的情况下执行的。山于生理、心理方面的激烈变化,一种无形的对手始终干扰着罚球的队员,影响着罚球的命中率。有的队员能在乱军丛中或在高大对手封盖的情况下投中,但罚球时却连投不中。所以说,罚球的命中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队的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9.
第10章 违例及其罚则第一节罚球 1.在球被罚球队员可处理之后,罚球队员应在10秒钟内在球被一名队员触及前使球进入球篮或触及篮圈。罚球队员应在罚球线后面的罚球圈区域之内。 2.当球在球篮上或在球篮内时,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3.占据罚球位置区的队员不得触及罚球区域线上的地面或越过罚球区  相似文献   

10.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常常出现的一种有效的得分机会,由于比赛场上的罚球受观念、体力和场上气氛的干扰和影响,有些罚球队员对罚球缺乏信心,罚球命中率往往很低。如何使队员在比赛中提高罚球命中率呢?这里介绍四种提高罚球命中率的练习方法。 一、动作定型法 所谓动作定型法,即是让队员学习某一种适合自  相似文献   

11.
队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罚点球命中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各种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4种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怎样判断和处理罚球违例 (一)判处罚球的情况 1.当进攻队员在做投篮动作时,防守队员对他犯规,如投篮的球没有中篮,要判给投篮队员执行三代二罚球,如投篮的球中篮,得分有效,还要判给投篮队员一次罚球; 2.当场内队员在任何情况下发生技术犯规时,都要判给对方两次罚球; 3.当场内队员在任何情况下,发生了故意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时,都要判给对方两次罚  相似文献   

13.
高校篮球队罚球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篮球规则的演变和技、战术的发展,罚球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之相适应,罚球训练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各院校篮球队的队员而言,罚球命中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球队的实力,提高罚球命中率的训练须从体能、技术和心理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本队的情况有所侧重。具体的方法有:在高强度生理负荷下的罚球训练、模拟比赛关键时刻的罚球训练和两底线投篮训练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分析足球比赛中罚球点球中有关影响环节,为教练员、球员在罚球点球过程中提供策略依据的目的。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分析法。研究结果:在足球比赛中罚球点球技术动作环节、策略选择、顺序排列、影响因素等合理的应用会大大提高足球比赛中罚球点球中取胜的机率。研究结论: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实施对队员抗干扰意志力的培养、训练队员快速形成一套自己的罚球点球程序、运用意象法训练队员克服比赛中的各种压力等。  相似文献   

15.
规则问答     
贵州省晴隆建设局邓奎:进攻队员在三分线外投篮时,防守队员犯规,球未中篮,按常规是要判罚“三次罚球”,但我在观看NBA篮球赛时,出现上述情况,只判给进攻投篮队员罚篮两次,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国际篮球规则”规定:防守队员对在三分线外的投篮队员犯规,如球未中篮,应判给该投篮队员三次罚球。而美国职业篮联(NBA)规则以前对出现上述情况则只判给投篮队员两次罚球。而从1994—1995年度赛季开始,NBA对此规则也作了修改,如出现上述情况,则也开始判给投篮队员三次罚球。  相似文献   

16.
教练员注重罚球时的心理训练将能够较好地防止“抱住练习”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出现。“抱住练习”为一种强度较大的罚球心理训练方法,它的名字是由我们所借鉴的那位教练员命名的。注释:我们喜欢给所有的练习命名,以便运动员能在-简短的口头指令下从一个练习过渡到另一个练习。“抱住练习”分为五个部分,每天训练的结束阶段我们至少进行一个部分的练习。练习开始时队员们沿着端线排列,每个队员进入罚球区时转身并在规定条件下罚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集大财院男篮队员肩、肘、腕三关节肌肉运动感觉敏锐度及罚球命中率测试。得出结果:院队男篮队员上肢运动感觉敏锐度显著高于非院队队员;上肢运动感敏锐度与罚球命中率具有相关关系。探讨这些关系供男篮队员教学与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激烈程度日益增强,因而使得比赛中的犯规次数急剧增加,罚球次数随之增加。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往往在实力相当的比赛中起关键作用。而决定罚球命中率不仅有技术因素,罚球时的心理状态也是重要的因素。经过对部分市区少体校男女篮球运动员在罚球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发现有83%的运动员罚球的命中率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且73%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时罚球的命中率低于平时的训练水平。本通过对比赛中罚球失误的心理分析,提出罚球时的心理调控措施与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罚球点球时,主罚队员不向前踢球而向后传给同队队员,如何判罚?答:规则规定罚球点球时,球必须向前踢出,否则比赛尚未恢复,应重罚球点球。二、执行罚球点球时,守门员双脚虽站在球门线上,但却背向场内故意不接球,如何处理?答:可以照常执行罚球点球,如球进门则有效。三、执行罚球点球时,主罚队员将球向侧前方踢出后,由跑上的同队队员将球射入,此进球是否有效,为什么?答:进球有效。因为规则规定,球向前滚动至圆周距离时,比赛即为恢复。进球队员是在比赛恢复后跑上将球射入球门的,完全符合规则规定。四、以互踢球点球决…  相似文献   

20.
1985—1988年的规则中91和92条新规定:“比赛的每半时,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累计已达七次,该队以后队员再发生侵入犯规时(注:投篮时和故意犯規例外),判给被侵犯的队员执行1+1规则”,即判给被侵犯的队员罚球一次,如罚球成功,接着再罚一次,如第一次罚球不中,则双方抢夺篮板球继续比赛。又规则中第89条新规定:“当判给一个队罚球三次,罚球二次或1+1罚则,该队有权选择罚球或在边线外的中点处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并规定“掷界外球队员有权将球传给场上任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