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人关于《史记》中屈原、贾谊合传原因的讨论,多停留在现象总结的层面。从发生学角度,联系《史记》的全书体例和《屈原贾生列传》中对二人挫折人生的描述,可知该传创作的一个根本之因是寄托司马迁“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的“明世观”。同时,司马迁在该传中还欲呈示其所创设的“楚辞学”。为了展示此学派的完整和规模可观,于是只得选贾谊来与屈原“合传”,甚至不惜破坏全书中的时间体例以及贾谊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另外,立足司马迁的楚辞学,考察处于其前后的刘安、刘向编《楚辞》的相关议题,可发现刘安作了《楚辞释文》式的编纂,逻辑未密,而刘向作了《楚辞补注》式的编纂则颇为成理。  相似文献   

2.
《蒙古王公表传》的编纂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清朝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继乾隆朝编纂第一部汉文本《表传》之后,嘉庆、道光、咸丰等朝又相继续纂了四部《表传》。在续纂过程中,形成了它独特的修书机构、办事人员、编纂原则、修书体例与程序等。  相似文献   

3.
《中州集》是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词集。其体例除卷首显宗和章宗外,“每人各为小传,详具始末”。在我国总集编纂史上,《中州集》是首次将选诗、评诗与传记相结合,具有开创之功。后世许多总集都效仿《中州集》的这种编纂体例,既选录了诗词作品,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由此可见,《中州集》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夏孙桐为撰修《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清史稿》编纂人员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赵尔巽、柯劭态、缪荃孙等人身上,夏孙桐的作用则湮没不彰。夏氏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修纂《循吏传》、《艺术传》和嘉道成同四朝《列传》;拟定《清史稿》“循吏”、“忠义”诸传纂修体例和“列传”书法凡例。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代表了目前我国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其体例相当详善、缜密。但其中亦有瑕疵。书证中存在体例不一问题共25处,分为“文字不一”、“标点不一”及“其他不一”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章学诚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方志学家。由于他在方志学上的贡献,受到了后世学者的盛誉,如梁启超,黎锦熙,瞿宣颖以及今世众多的方志学研究者。诚然,章学诚有着丰富的方志编纂经验,又擅长史学,他的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我国方志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他的方志学思想体系又非无瑕白壁,客观地评价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编纂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方志,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仅就章学诚方志思想体系中的“方志立三书”说略陈管见。 方志三书,即“志”、“掌故”、“文征”,这是章学诚为方志拟定的编纂体例。章氏认为,“志者,识也,典雅有则,欲其可以诵而识也。”“志”由纪、表、图、考、略、传等部分组成,立志以“备史裁”,志是一部方志的主体。所谓“掌故”、“文征”,是志的两翼,掌故用以“昭典例”,即保存典要掌故。文征用以“俟采风”,主要辑录诗赋艺文。掌故、文征,似今日资料汇编,设此二书,既可使志简明得体,又不失保存史料和与志互证的作用。在三书之外,章氏又别立“丛谈”一门,以收录修志取材所余,“拦入则不伦,弃之则可惜”的资料,使方志体例更加完备。 方志立三书,是章学诚在方志编纂中的创新,以为“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  相似文献   

7.
历代“文选”类总集的文体排序遵循先文后笔、先源后流、先公后私、先生后死、先雅后俗等基本规则,这些规则分别体现了文体排序的语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功能特征和审美特征,并分别根基于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分类观念、“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念、尊卑亲疏的宗法观念、“重生”“贵生”的传统伦理观念以及雅俗之辨的文化观念。在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纂中,这一基本体例的运用呈现出混杂性、交错性的特征,这同中国古代总集编纂时“唯假文以辨体,非立体而选文”的编纂方式有关,并体现出中国古代“因文立体”的文体分类意识。  相似文献   

8.
《考信录》,清代乾嘉年间河北大名崔述撰。这部我国疑古主义史学的集大成之作有其独到的编纂体例;它的刊刻发行,则从一个侧面反射出时代的特点。《考信录》发凡起例不同一般,它处处体现了崔述的学术思想。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1.在学术上,崔述深受其父崔元森的影响,形成了经、传有别的明确观念。他说:“先君教人治经,不使先观传注,必先取经文熟读潜玩以求圣人之意。俟稍稍能解,然后读传注以证之。”①“先君谓读注当连经文,固也;读经则不可以连注读。读经文而连注读之,则经之文义为注所间隔,而章法不明,脉络次第多忽而不之觉,故必令别读也。”②崔述幼承庭训,自小便养成了经、传是两回事的明确思想,所以他在作《考信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经和传注分开。他说:“传虽美,不可合于经;记虽美,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撰《史记》,首创通史纪传体,百代而下不能易其法。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继《左传》之后,集宋代以前编年体史书体例之大成,创通史编年体,是当时史学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史记》和《通鉴》在历史编纂学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和卓越的贡献。因此,它们的作者被誉为史界“两司马”。本文专谈《通鉴》的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10.
正史“西域传”从严格意义上说始于班固的《汉书》。“西域传”按“国”立传、记述诸国之先后取决于各国在交通线上的位置的体例均由班固开创,而为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遵循。出于唐人之手的《晋书》、《周书》、《梁书》和《隋书》等,则不再沿袭此例。  相似文献   

11.
葛咏裳官至兵部员外郎,藏书多购于北京,义和团兴起时携书返里。在临海建藏书楼"忆绿阴室",又叫"葛居俟堂",藏书万余卷,多有善本、珍本。葛咏裳精研文史,有《葛叔霓校〈抱朴子内外篇〉》70卷、《史记批注》、《汉书批注》、《三国志批注》。还著有《辄囊琐记》30册、《史蠡》3卷(家藏抄本),《辄囊丛稿》24卷12册稿本。民国七年,葛的继室屈云珊向临海县立图书馆捐出旧藏千余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忆绿阴室"遭日机炸毁,藏书止剩一千余卷。后来屈云珊将劫后藏书馈送屈映光"精一堂"。  相似文献   

12.
《故乡》写的是鲁迅回故乡搬家之事。从文字的表层看,鲁迅对故乡没有多少依依惜别之情,反倒是充满失望之情,可是,从文字的背后看,鲁迅对故乡又是依依不舍,充满思念之情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鲁迅表面上想通过对故乡的失望来"忘却"故乡,减轻思乡之痛,而在内心深处却又深深地"怀念"故乡。吊诡的是,鲁迅对故乡的文字表层的失望之情与文字背后的思念之情都是通过对故乡的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闰土、杨二嫂的描述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革命导师恩格斯青年时代目睹家乡人民的苦难,写下了反映他们痛苦的通讯文学。他22岁时又旅居英国,以21个月的时间,深入伦敦工人贫民窟,亲眼观察,亲身感受,并收集官方和媒体的各种材料写下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调查式的报告文学。列宁称赞这部书"写得很动人,充满了关于英国无产阶级穷苦状况的最真实最惊人的情景","是对资本主...  相似文献   

14.
枞阳浮山历史上曾以佛教驰名,尤华严寺最著。方以智于明亡后被迫逃禅,晚年主江西青原道场,纂修《青原志略》,但心中日益萌生归乡终老之意:而家乡官绅父老亦热切期盼他回乡兴修华严寺,重振名刹。方氏虽是应允,派其弟子山足兴斧先行浮山料理,但本人因粤难突发而逝。终未遂愿。他虽名列华严寺第16代住持,却未一日入寺坐堂说法。考其史实,于研究方以智晚年行实与佛教思想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刘影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22-124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在雅舍系列散文中,梁实秋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或对故朋旧友的回忆追思,或对故乡旧物人事的怀想,特别是《雅舍谈吃》不仅举玑列珠地叙说了故乡种种美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美食的回忆寄托了梁实秋深深的思乡之情。梁实秋散文中的浓浓乡情是其流落异地思乡而不得归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20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对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抗战中期,碧野在鄂西北从事抗战文化活动约一年有余。20世纪60、70年代,他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工地为生活基地,踏遍鄂西北的山山水水,创作了长篇代表作《丹凤朝阳》及著名散文集《情满青山》。20世纪80年代他又重返鄂西北,搜集素材,撰写报告文学。至今,碧野仍深爱着鄂西北。鄂西北是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8.
张含年谱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二十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为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七子诗选》是沈德潜晚年回乡之后,主持紫阳书院期间所选刻,在当时影响极大,“吴中七子”亦因此而声名远扬。该选本与沈氏其他诗选有所不同,它既为本朝人诗选,又为晚辈后进者诗选,更为地域性选集,故而显得更为特别。其编选原因与沈德潜倡导风雅的诗学主张及通过诗选来奖掖后进和举贤荐能的意图有关。  相似文献   

20.
1937~1946年期间,废名为躲避战乱,在家乡黄梅生活了10年。伴随新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废名同时走过了一条丰富而曲折的心路历程。避难生活开始近两年时间,废名生活在自己的大家族里,他的思想里依旧保持着现代大都市知识分子的观念,不过家族生活体验为他后来认同家族主义奠定了感情基础。随着进一步接触社会现实,他认识到中国社会是一个家族中心的社会,并对此持同情态度;随着深入了解民生实际,他对中国民众的生存诉求有了深切的感受,并因之反省自己以前思想观念的局限,因而从一己世界里走了出来。后来,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其产生的局限,使废名又渐渐回到偏重内在生活的心灵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