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班主任工作要以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要体现一个“爱”字,突出一个“严”字。严在教育,爱是感化;严在管理,严中注爱。实现严与爱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当好班主任必须讲求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严”。所谓“严”,也就是严格要求,但是一味追求“严”,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反而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真正有效的做法是从“爱”着手,即首先赋予学生真诚的“爱”。“爱”让班主任充满亲情、充满温暖,“爱”让学习气氛更加温馨。要把“严”寓于“爱”之中,使“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高度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班主任要念好“四字经”当好一个班主任,应该念好一四字经”.即以“爱”暖其心.以“严”督其行,以“实”壮其根,以“活”展其长.以“爱”暖其心.班主任的这种爱,应该是纯洁的、无私的、高尚的、深切的.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严”督其行....  相似文献   

4.
伍红春 《课外阅读》2011,(8):102-102
教师爱生,老生常谈。教师爱生,理所当然,不少的文章和书籍,乃至不少人物的先进事迹都是“爱生”的最好阐述,把“爱生”的主题推向了极致。当然,也出现了“爱”与“严”的讨论,“宽严相济”,“严是爱,松是害”等“如何爱”的问题似乎也得到了证明。但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老师施以“博爱”或“软硬兼施”或“严就是爱”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折中,往往效果不佳。究竟如何“爱生”看来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严”字的背后赫然立着的应该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施“严”有讲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从严“琢”学生,对待学生严而有爱、有据、有方、有度、有信,深深体会到应该认真写好“严”字,把“严”字写正,写得漂亮,写出风格。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使我明白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抓住两个“转变”:一个是学生观的转变;一个是教师行为的转变。 学生观历来都围绕两个字来体现,就是“严”和“爱”。正确的学生观不是把“严”和“爱”截然分开,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我听说过这旬名言:“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使我逐渐体会到: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做到“两点一线”。即以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在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一个“爱”字、着力突出一个“严”字.实现严与爱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工作从“严”字入手,用“爱”疏导的严爱统一主要体现在:1.严而透情,爱而可感.2.严而有理,爱而有方.3.严而有度,爱而不宠.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严爱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热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热爱学生不是迁就、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只许他们学好,不许他们学坏。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互相排斥。“爱”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爱而不严,那是放纵学生,不是爱而是害;如果严而不爱,这种严就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使严落空。当然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不能严得过分而成为苛求,使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降低要求,任何学生不经过努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那就丧失了教育的意义。那么,怎样的严法才叫合理、适度呢?有人把它归纳为以下四个字,我认为很到位。  相似文献   

11.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处理好“严”与“爱”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如果只有“严”而没有“爱”,这个班可能在表面上看来样样都好而内部矛盾大,师生关系紧张;如果只有“爱”而没有“严”,则这个班可能师生关系融洽,但各方面表现不会突出。 刚接951011班时,我主要是在“严”字上下功夫,在爱和关心上投入较少,因此虽班级状况不错,但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在中职班级管理中,要“责”字当先,“严”字把关,“爱”字引领,“智”字提升,“恒”字贯穿,唯此才能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述了毛泽东的教子之道,其核心是两个字.一个是“严”,一个是“爱”,毛泽东巧妙地把二者统一起来,尤其是以“严”来体现“爱”,“爱”得深沉,“爱”得长远.然后联系实际论述当今对子女尤其是对独生子女、高干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评正.  相似文献   

14.
潘秀云 《宣武教育》2004,(12):43-45
班主任工作要着眼于班里每一个学生,要对他们的思想、学习、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负责。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的主要体会和基本做法是:从“爱”入手、“严”字当头、“细”贯始终、“勤”出效果、“活”为特色,以“信”取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席兴云  白庆泉 《中学文科》2006,(11):100-100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  相似文献   

16.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铜仁师专学报》2000,2(1):27-29
本从导、管、严、爱四个字出发,论述了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黄劲东 《广西教育》2008,(34):37-37
严慈相济,要求班主任创设管中有放、既抑又扬的相互交叠的教育氛围。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到严慈相济?我认为应该从“严”字入手,用“慈爱”疏导。  相似文献   

19.
王月娥 《宁夏教育》2005,(11):30-30
“严”和“爱”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没有严的爱不是真正的师爱,严是爱的体现,爱是严的目的,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发自内心的真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感化学生,促使其进步。  相似文献   

20.
西译模式的内涵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解读:一是人才素质构成与培养模式,即“市场导向、复合实用的人才模式”,它突出一个“优”字,强调人才素质构成上的优化组合和人才培养教育中的最优途径;二是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模式,即“五全式严管、旨在塑造灵魂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一个“严”字,强调无情管理、有情教育,即严格要求,严肃执纪与严谨治学的价值追求;三是人文精神传统模式,即“爱生、拼搏、创造、奉献”的西译精神传统,它突出一个“搏”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