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编往来     
《中学历史教学》2005,(6):56-56
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朱世光老师2005年3月25日通过邮局给本刊来信: 贵刊05年第3期《观五年全国文综高考题看2005年历史专题复习策略》一文系包训国抄袭我在嘉兴市高三历史研讨会的讲座的内容。我已给  相似文献   

2.
关于奥斯威辛,大家都记得阿多尔诺的名言: "奥斯威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诗已不复存在,而永存的是关于奥斯威辛的反思。但"奥斯威辛"以后60年,类似的大屠杀悲剧并没有从人类历史中消失。正  相似文献   

3.
我看了那么多中国历史人物传记,想写读后感的,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了。读完这本书,我对苏东坡这位伟大的人物产生了无限的敬意!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全才。他生于一个  相似文献   

4.
读《遗址》     
李琦的诗歌《遗址》,其语言平实,不做作,不铺张,她就是用这样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曾经的往事如今已成:勾过往云烟的现实,那些让人心动的遗址,残破、遥远的记忆:疋浮现在作者的眼前。只不过,过去的那些生活拿到现代,曾经的那些风风雨雨,都已经不复存在,作品中透出一种悲凉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阅读概述】人生要活得精彩,生活要有质量,那就必须看书读报。看什么书呢?当然是看经典,看名著。美国著名作家梭罗说:“书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  相似文献   

6.
如何读史料     
历史材料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较多,而且不仅仅出现在材料解析题中,而且渗透到问答题里。此类题型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广大师生非常重视。但从近年来的高考成绩看,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而读不懂材料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读懂材料,才能解决问题,现就如何读史料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 对历史材料,我认为首先要分清其所属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从材料的背景、表层和深层含意等方面去分析、去阅读。现仅举几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丽倍 《新读写》2012,(4):30-30
他的随意洒脱、精灵古怪让我看第一眼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的音容笑貌伴随着我度过了整个寒冬,平凡的日子因为他而格外精彩。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活在一条思想的河流当中 ,过去是我们抹不去的记忆 ,我们徜徉在文明的长河中 ,沐浴着悠长绚丽的智慧之光 ,思绪在绵延无垠的时空中奔腾流淌。历史仿佛是一座永远无法发掘殆尽的宝藏 ,散发着夺目诱人的魅力 ,满足着那些拥有高尚心灵人士的向往。历史本是一门“顾后瞻前”的学问 ,“顾后”的目的是为了“瞻前” ,那便是历史有别于其他科学所特有的以古鉴今、以往知来的功能。历史是变化无常的事物 ,因为历史的本质正在于不断地增添自身。昨天对于今天来说就是历史 ;今天对于明天而言同样也是历史。客观的历史日新月异 ,不断地充实它的躯…  相似文献   

9.
本期上架:《飘》作者:[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译者:李美华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月每每去图书馆借书,总不会去看《飘》,它很显眼但让我很害怕,因为它的厚度。第一次决定让《飘》离开书架是在观看了电影《乱世佳人》之后,近4个小时的电影正如其近千页的著书,只要你开始迈入,开始欣赏,其长度或者说厚度便让你的胆怯之情消失殆尽。我向来最怕看外国名著,难记的人名、多线的人物关系以及复杂的故事情节,总是让自己放弃接受外国著作熏陶的机会。不过,《飘》是除《巴黎圣母院》之外,又一本让我喜欢上  相似文献   

10.
读画读心     
我喜欢看画,尤爱看大画家的画。因为画面里有画家独特的人生理解和感悟,读画实际是在读他的一颗心,读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表述。平淡、庸俗的人生理念是既浅薄又贫瘠的土壤,难以产生独树一帜、让人钦佩的画家。过去看梵·高的画,总觉得不那么美,有时甚至觉得有些丑。你看他早期的自画像:瘦骨嶙峋,黑不溜秋,呆头呆脑,严峻忧郁,活像一个“煤黑子”。再看他那幅《吃土豆的人》,不仅人物形象笨拙,神情呆滞,而且整个色调是令人压抑和绝望的黑棕色。而梵·高的这两幅画是他在比利时博里纳日矿区做了两年的牧师以后创作的。他亲身体  相似文献   

11.
徐鲲 《江苏教育》2012,(Z1):18-20
上帝是吝啬的,它派驻人间的天才总是那样稀少;上帝又是大方的,它总毫不吝啬地把万般才情倾注在极少数天才的身上。苏东坡就是这样的极少数天才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千年等一回"的难得之才,如恒星一般闪耀在历史的天空。然而,天才往往命乖运蹇,其人生道路少有坦途。面对乖蹇的命运,人生态度如何,是区分天才高下的根本标志。作为天才,苏东坡的命运与其他天才差别并不大,但是他面对磨难所坚守的乐天旷达却是罕有匹敌的,这足以使他成为天才中的伟大者。  相似文献   

12.
“熊有熊样,虎有虎样!”这是我拿到雅诺什童话集,看了第一个故事之后的第一声感叹。这算什么感叹,太简单了吧!这个“简单”其实来自于雅诺什与其他图画书之间的强烈对比。  相似文献   

13.
【阶段特征】 14-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 从社会形态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从世界面貌变化的角度看,是人类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读《瓦尔登湖》。翻开《瓦尔登湖》,感受着梭罗把自己的恋情消融在瓦尔登湖上,把自己的魂魄投注于瓦尔登湖中:在天气好的夏季里,从稍远地方望去,它呈现出蔚蓝色,特别在水波荡漾的时候,但从很远的地方望去,却是一片深蓝。在风暴的天气下,有时它呈现出深石板色……甚至从同一个观察点,看瓦尔登湖是这会儿蓝,那忽儿绿。置身于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文革时期已全部消亡,不复存在。实际上,从文革时期传唱的歌词看,传统文化中的“礼乐一体”、“乐教”和“集体意识”等特征得以强化甚至发生畸变,“乐教”的宣传教育特征极度彰显,抒情传统退隐淡化。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在看一本名叫《翡翠王国之旅——畅游和静巴音布鲁克》的书。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讲的是和静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景以及丰富的物产。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和静人。这本书让我更深地r解了自己的故乡,增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17.
记得卓别林曾经说过:历史上所有伟人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经历挫折与磨难,又哪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有的哲学教材和论述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文章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对立的阶级是“同生同灭”的;现在既然资本家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了,无产阶级也就同时不复存在。他们从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来说明这个道理:失去矛盾的一方,对方也不复存在。“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这种看法对不对呢?从哲学范畴上谈论这两个阶级的相互依存,当然是可以的。把“同生同灭”理解为对立阶级既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最终也都要消灭,原则上也是对的。但这只是对历史的  相似文献   

19.
喂!小猪     
即使那些我们相视而笑一起看电视听音乐写作业的日子已不复存在,我的心也永远会为你保留一个位置。我知道永恒,所以不轻易许下永恒,但是,小猪,我为你许下这样一个永恒。  相似文献   

20.
读编往来     
心声在一次偶然中,比较喜欢看作文书的我和《中学生时代》相遇了。记得那是初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同学为我介绍了这本杂志。我看了之后,就被《潘朵拉盒子》这个栏目给吸引了,我真的好喜欢看;我也喜欢看fans有约,那里有写关于明星的故事。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