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家宫词》收入唐宋五代宋人宫词十种:宋徽宗赵佶《宫词》三卷、宋宋白《宋文安公宫词》一卷、唐王建《宫词》一卷、后蜀花蕊夫人《宫词》一卷、宋王硅《宫词》一卷、宋胡伟《宫词》一卷、后晋和凝《宫词》一卷、宋张公庠《宫词》一卷、宋王仲修《宫词》一卷、宋周彦质《宫词》一卷.清康熙二十八年胡介祉贞曜堂刻本.  相似文献   

2.
中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在此阶段。诗人们着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作出大量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啦这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中,以《宫词》为题的诗歌成了当时的一道独特风景。宫词的代表作家当首推王建。王建为中唐人,据说他曾创作《宫词》百首,  相似文献   

3.
白金 《图书馆杂志》2011,(3):92-96,112
中唐诗人王建是新乐府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存诗五百余首,乐府诗成就尤为卓著,与张籍并称"张王乐府"。其《宫词》百首开创了以大型组诗的形式反映宫闱密事的创作手法,成为后世诸多诗人仿效的范本。其诗集自宋以来屡经刊刻,版本众多,本文在考察宋书棚本《王建诗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史料,对宋代刊刻的《王建诗集》及单行《宫词》的版本情况做简单考述。  相似文献   

4.
北京出版社:你们已刊行北京各种竹枝词②,似可扩大。印《启祯宫词》③;又《檀柘寺志》亦属京师,亦可印。请你们考虑。《启祯宫词》,我有嘉庆瞿氏刻本,可作工作本,如有需要,请来函,我即送你们。《檀柘寺志》,我原有一部,现已不知去向了。敬礼李一氓五月十日[附记]除了《启祯宫词》外,李老对北京古籍热情关怀,约于1985年又给北京出版社送来民国初年陈师曾画的《北京风俗图》。这是博学又好收藏的李老对北京出版社的又一大贡献。1914至1915年间,画家、文学家陈师曾(陈衡恪,陈寅恪之兄)描绘北京贫苦人民的生活,如收破烂、烤白薯、带有浓郁北京风…  相似文献   

5.
晚明林志尹纂辑《历代宫词》四卷,是比较罕见的一种宫词总集,传世有三种卷数和收录数量不同的版本。其中最值得重视的部分是四卷本的卷四,对于若干晚明福州诗人的诗集,具有校勘和辑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香港最佳印制书籍奖已在第六届香港书展中颁奖。荣获该奖项的8本书籍,是从2D0多本参选书籍中评选出来的。 四本得奖的中文书籍为: 《中国厅堂·江南篇》(艺术书籍) 《西蒙童趣系列》(儿童书籍) 《名店设计实例》(一般书籍——彩色) 《西方思想家宝库》(一般书籍——黑白) 获奖的四本英文书籍则为:  相似文献   

7.
王建《行宫词》诗中“开元歌舞百草头,梁州乐人世嫌旧”一句,乃为“开元歌舞百草头,梁州乐世人嫌旧”之误。  相似文献   

8.
由于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周年的缘故,今年书市的雷锋书籍品种明显多于往年。或许是意识到“雷锋”在出版上的含金量,诸多出版社也将雷锋书籍的出版作为今年年初出版的“重头戏”,随意在书市上走一遭,《走近雷锋》、《雷锋现象》、《雷锋日记选》、《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的故事》(均为解放军文艺版)、《雷锋——平凡的英雄》(长江文艺版)、《雷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我国书籍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 (从远古到公元前221年) 第三节我国初期的书籍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简上的简策和绢帛上的帛书。古籍上有“先王寄理于竹帛”(《韩非子·安危》),“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墨子·明鬼》)等记载,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竹帛已成为写书的主要材料。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文中说的更明确:“著于竹帛谓之书”。我国书籍至此才有了定形,用竹帛写的书籍是我国正式写本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国家书籍发展理事会最近举行1996年书籍奖颁奖礼,共有37位华文、英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作者获奖。两年一度的书籍奖自1976年开始颁发,今已进入第11届。本届书籍奖的华文书籍获奖情况是: 小说组书籍奖得主为《大地有情》作者罗伊菲,优异奖得主分别为《永远的秋海棠》作者刘文注和《世说新语》作者谢裕民;散文组书籍奖得主为《自然同窗》作者梁文福,优异奖得主为《浪人都会》作者刘汶宗:诗歌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6月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举办的《申少君艺术展》开幕。申少君先生是当代中国水墨画名家,专攻水墨人物画创作与研究。申少君先生还是一位传统功力深厚的书法家和书籍编辑装帧设计大家。其书法起初取法于魏碑,中年以后尤嗜篆籀,无论石鼓、钟鼎,还是玺印、兵器,凡有古籀者,无不尽力广涉博取、融会贯通,直追高古笔法墨法,敛气入骨,以气催形,其书风别  相似文献   

12.
王育红 《兰台世界》2006,(22):52-53
本文运用诗史互证方法,论证王建《宫词》所反映的唐代宫廷乐舞史料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班固注及颜师古注是探讨刘向有没有为每一部书都撰写"书录"的重要依据.班注和颜注不因书籍的有关信息较易考知、著者在书籍题名中为全称或者书籍著者为汉人而不做注释等原则和义例,可以证明刘向没有为每一种书籍都撰写"书录",并旁证刘向为《诗赋略》等所撰"书录"较少.进一步考察可知,刘向也没有为《中庸说》等多种书籍撰写"书录".  相似文献   

14.
诗曰: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长信秋词》 又曰: 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王建《宫词》 禁锢深宫的宫女的悲惨命运,很能激发人们的同情。也许因为宫女的失意与文人的失落有某种相似之处,而中国文学中又有以男女恩怨比喻君臣遭际的传统,因此,文人,尤其是唐代文人,常在诗中歌咏宫女,描写她们不幸的情感生活,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然而,即使最著名的王建《宫词》,所用的素材也并非其亲眼所见,而是得自一个同宗的宦官。于是,我们有时难免在心里打个问号:历史上的宫女生活真是这么回事吗?其中是不是有文人的想象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证了花蕊夫人《宫词》之宫廷建筑、宴游、乐舞、游戏、服饰、宫女生活情态等方面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任火的《编辑独语》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中、下篇。上篇以《编辑境界论》《编辑神圣论》等为核心,对编辑的精神文化做了阐扬。中篇以编  相似文献   

17.
近期的编辑学研究:点与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研究,也许并不能说是发轫于80年代,然而却不能不说是自80年代才兴盛起来。编辑学一词,虽然已初见于50年代的书籍,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也是在80年代才奠定的。其主要标志有三: 一、不仅出现了大批编辑学论文,而且出版了一批以“编辑学”命名的书籍。如《实用编辑学》(1987)、《编辑学论稿》(1989)、《编辑学通论》(1989)、《书籍编辑学简论》(1989)、《科技编辑学概论》(1989)等。并成立了“中国书籍出版社”、“书海出版社”等以出版编辑、出版书籍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专业杂志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科学》……多种。  相似文献   

18.
陈静  杨轶男 《出版科学》2013,21(1):98-103
以《世说新语》为例,分析3—11世纪中国抄本时代的书籍出版特征。读者传写是抄本书籍公众传播的主要方式。书籍的编撰者不经中介,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作品定本。由于传写,书籍在传播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抄本系统,出现书名不一、篇卷不一、异文等现象。但读者会通过自觉维护作者的署名权、自发评论、自发校勘等方式,维护作品的有序传播。在著作权问题上,作者独重署名权,漠视财产权。由于读者传写的盛行,书商在抄本时代的书籍传播过程中参与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中日之间书籍的交流源远流长,各期的特点不尽相同。从书籍流播的途径、载体以及种类上的不同,可以看出日本不同时期文明程度的差异性以及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取向性。从《蔗轩日录》中记载的大量中日汉籍交流的资料表明,遣明使是明代中日书籍交流的主要担当者,官方赐予、友人馈赠以及少量的物物交换是当时书籍的主要来源;儒书、医书等是书籍交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灿若星辰,中国书籍设计也历经千年,设计理念不断发展创新。依托中国现代书籍创新设计理念,以《蚁呓》的实验性理念尝试为例,驳斥了《蚁呓》之无病呻吟论,分析了以《蚁呓》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理念的时代转向,同时论述了《蚁呓》在现代书籍设计理念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