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民国初年潮汕著名学者温廷敬编著的<潮州诗萃>50卷汇集了白唐代以来6000多首与潮汕有关的诗歌.本文对其中200多首妇女题材诗歌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清淡气与金粉气的差异,崇高格与庸俗格的差异,柔之美与雄之美的差异,清晰图与朦胧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潮汕医学著作,以宋代刘昉《幼幼新书》及刘允、刘昉父子《刘氏家传方》启其端,明清以降,代有著述,而见存者盖寡。郭霭春教授主编《中国分省医籍考》,查阅了潮州府、县志二十五种,著录出潮汕医籍二十二种。其中著录于《潮  相似文献   

3.
谱牒是宗族群体的生活实录。迁自黄河流域的潮州先民,以其鲜明的变动性著称。故此,一部部潮汕旧谱牒,便是一部部生动的,也是原始的宗族迁徙史。本文通过翻阅现仍收藏于潮汕民间的旧存谱牒,试图归纳出其鲜活的地方文化特色,阐明其研究利用价值。同时,也指出谱牒的局限性,以提醒研究者对谱牒“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相似文献   

4.
史梦兰《止园诗话》秉承清代地域诗话写作传统,"或以诗存人,或以人存诗",以纪人兼论诗体例,谈遗闻、明交游;彰懿行、导风雅;述选诗、萃诗章;赏佳句、评诗风。于漫录赏评之中,礼致前贤之意、拳拳桑梓之情昭然可见。同时,对于彰显一方艺文,弥补志乘缺如,标领北地诗话都起到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潮州学是国际汉学巨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提出来的。饶先生是一个热心于乡土文化的大师,早年在编纂《潮州艺文志》时,对潮汕地方文献、历史人物、人文思想颇感兴趣,尔后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中一往深情地耕耘在乡邦文化的园地之中。1989年至1993年,他相继发表了《潮人文化的传统和发扬》、《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及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摘要》、《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等文,正式倡导要发扬潮人文化传统,建立潮州学。并提出研究潮州学不应限于潮州一隅,要着眼于大潮汕文化,“研究雍正以前的潮州历史,梅州、大埔都应该包括在内,这说明客家学根本是潮州学内涵的一部  相似文献   

6.
“老牛尚知韶光贵,不得扬鞭自奋蹄”。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自勉诗,拿它作为潮州文史掌故专家黄梅岑先生的写照是恰到好处的。黄先生热爱家乡,自青年时代便注意研究潮汕文化,尤喜掌握文史掌故。几十  相似文献   

7.
潮州菜用料广博而以海鲜见长,口味清鲜,素菜荤做,精于制汤,巧用酱碟,此中包含的养生保健元素具有借鉴意义。从潮州菜、潮汕砂锅粥、功夫茶到潮汕小吃的烹制艺术,都反映了养生保健的理念贯穿在潮汕饮食文化中。  相似文献   

8.
多元融合的潮州民系发育了潮人族群文化,形成了潮人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心理大量投射在潮汕地区地名上,是地名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探析潮汕地名中体现的潮人文化心理,有助于破解潮州民系文化密码,丰富潮州地名文化研究.潮汕地区地名主要蕴含崇宗追远、尚雅弃俗、敬神乐群、感恩扬善、革旧立新等潮人族群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近代潮汕教育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地方文献记载,唐代大历十四年(779)常衮贬潮州而兴学校,潮汕文化教育的历史一般说来是从此时开始的。40年后,韩愈在潮州请置乡校,捐出俸禄作为举本,延引赵德充任师资,以兴恺弟之风,对潮汕古代文化教育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宋元间潮州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府县设置儒学之外,宋时建韩山、元公二书院,元代复增得全书院,应试学子,曾多至万人。文风之盛,为他郡所不及。明清两代,潮州的文化教育日臻鼎盛。府县懦学规模扩大,书院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社学、义学的兴办,使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所谓的潮汕文化研究,大抵还限于对潮汕文化表象的泛泛介绍和宣传上,如什么是功夫茶、潮州菜、潮剧等;这些介绍和宣传无疑显得肤浅而零碎,还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研究。自1993年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提出建立“潮州学”以来,潮汕文化研究形成一个热潮,海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参与进来,取得不少可喜的研究成果。可是这些成果当中,让人觉得:或是专门性太强,“见树木不见林”,或是反过来,“见林而不见树”。前者欠缺归纳和整合,而后者则欠缺具体的分析和个人的创见,或者说,  相似文献   

11.
潮州歌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是保护好潮州歌册的基础,图书馆是文献收集的中心,更应义不容辞地做好这项工作。文章概述潮州歌册数据库建设的设想和策略,分析潮州歌册各类文献的现状,论述潮州歌册文献采集的意义,提出对各类潮州歌册文献的采集途径。  相似文献   

12.
潮文化的修学旅游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独特的地理文脉和现代生态,潮文化实质上是中华古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修学旅游开发价值;以潮文化丰富的内容为资源的修学旅游,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符合旅游发展趋势;应该抓住当前政策机遇,深入整合,科学规划,开发为修学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3.
古代童子科的考试模式形成于宋代,考察宋代童子科的科目归属、沿革、选人以及影响等问题,将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童子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从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文字训诂等角度探索有关潮州的名物五则:"头搭、头踏与搭头仔"、"生炊、炊饼"、"簙钱、簙耏、簙躇赖"、"螭龙、狗母蛇"、"祭到五都,軷到六省"。潮州话向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该文对这五则名物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潮州话具体如何保存古汉语的精华,以及其流传过程中的衍变,并对与此名物相关的文化史进行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苏轼贬寓惠州后的思想、人格和业绩都要比韩愈贬寓潮州强。可是,韩愈贬潮后的影响却比苏轼贬惠后的影响大得多。原因是什么?文章从苏轼对韩愈的推崇、遭贬后的地位、韩愈维护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及后世历代官员对文物的保护和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事实的结论和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从南宋末年起,至鸦片战争爆发前,潮州人赴泰国谋生,在商业、工农业及对外贸易等领域辛勤劳动,为古代泰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民国《潮州志》把侨批列为"四大行业之"一,2013年侨批人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期间,潮汕地区的侨批收集、收藏和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上世纪40年代我国有四部著作论及华侨汇款,到潮汕地区民间集邮爱好者收集侨批封;从潮汕地区的大学、潮学研究单位收集、研究侨批,到人大代表提议侨批申遗,并获成功,潮人对侨批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转型给传统音乐的生存发展带来冲击,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潮乐,在弘扬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有必要更新观念和强化创新意识,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只有创作出既具有潮汕传统文化特色、又反映时代精神和抒写大众情怀的精品,潮乐才能获得生存及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该文系统概述潮籍近现代著名学者温丹铭先生的生平事功和其丰赡的学术和艺术著述;同时论述其治学对现当代著名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扬州"作为一个地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尤其在唐代更为突出,诗人们在它身上寄托了对繁荣、强盛、开放、富足的期待和向往,体现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由此可见扬州在古代诗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正是"扬州"有利的地理位置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从而使"扬州"成为繁荣富庶、奢华靡丽的代名词,并成为诗人们久唱不歇的文学意象和唐代文人作品中一份抹不掉的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