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爬梳清代禁毁图书的历史演进与历史批判的基础上,从阅读史研究的角度,深刻反思清代禁毁图书的本质指向、运作逻辑及其历史影响。禁毁图书是清廷阅读控制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控制读者的阅读行为和活动,控制阅读发生的过程,即控制图书出版和读物市场,控制读书人的藏书内容和范围,控制读者的阅读对象和内容,达到控制读者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选题分析: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为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图书.引导儿童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享受阅读.让阅读成为儿童自然学习语言的途径,并从中获得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而阅读的兴趣、习惯、能力的形成需要从小培养。本主题活动让幼儿和图书交朋友,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设置图书角的目的,是为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及阅读的好习惯。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由于没有明确安排图书角活动的具体时间,因而许多教师对图书角都未加重视,图书角往往成了摆设,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证明:幼儿在4岁左右已具备了简单的阅读能力,这时期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已不再是幻想,而图书角正是幼儿进行阅读的好环境。教师重视并利用图书角,组织一定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及习惯,这也可以为大班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图书角活动呢?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现有班级“图书角”不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不能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所需的文献支持。幼儿园建设专门的图书资料室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幼儿园应建设具有幼儿园特色的图书资料室,在阅读环境创设、图书采购、指导阅读等方面为幼儿与教师服务。  相似文献   

5.
李利 《教育导刊》2005,(1):21-25
美国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曾说过:"书籍仅在孩子愿读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幼儿喜欢看图书、对图书感兴趣的表现从其情绪、表情、行为上可以看出来.当被图书的人物、情节所吸引时,他们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虚构的故事中,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使他们能更投入地阅读图书.对于幼儿的阅读指导,并不是强调幼儿能够学会多少字词,而是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习阅读,培养其阅读的兴趣,帮助其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6.
培养小班幼儿早期图书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幼儿早期图书阅读中,要注意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幼儿提供科学图书.不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把图书阅读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亲子阅读成为幼儿教育的普遍方式,其增强家庭情感联系、培养孩子能力、构建健康心理情绪等作用日益突出。但我国当前的亲子阅读面临着图书选择方式不科学、主体参与热情不高、阅读感悟缺失等问题,对亲子阅读目的的实现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阻碍作用。图书漂流作为资源、思想共享的人本方式在科学选择图书、提升参与度及习惯培养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亲子阅读的作用发现其特点与问题,进而研究通过图书漂流对亲子阅读习惯养成的促进方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郑小玲 《教师》2014,(28):32-32
正幼儿阅读能力是指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从对获得阅读积极体验有促进作用的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顺利完成人与图书交流这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的一种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其学习经验。"园本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我们应充分挖掘、拓展、整合园本资源,  相似文献   

9.
儿童早期阅读的图书市场中已涌现出许多新型图书,但有关新型图书的阅读指导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将介绍手偶书、立体书、互动书三类新型图书,并尝试从儿童早期阅读所涵盖的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的目标经验解析,提出了表演、图书制作等新型图书的阅读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图书角的创设与幼儿早期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调查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幼儿早期阅读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策略.研究者采取了准实验研究中的非等组前后测设计方法,选取幼儿园中的两个平行中班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验调查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对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图书角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并能促使幼儿的阅读行为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谢春莲 《文教资料》2009,(35):66-67
图书(文学类图书)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是其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其诸多优良品质养成的重要阵地。家人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启蒙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其阅读兴趣.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情况的现状调查 1.阅读兴趣不浓厚。我园普遍开设了图书室和图书角。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一特定的环境,培养幼儿爱看图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有了这一特定的阅读环境,幼儿对图书的兴趣远远不如对玩具的兴趣,但凡有其他游戏的选择,很少有幼儿会主动选择到图书角玩。就算有幼儿来到图书角,多数都是翻翻这本,拿拿那本,阅读率相当低,而损坏率却很高。  相似文献   

13.
指导幼儿图书阅读是一种以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为主的活动。这种活动以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书内容为中心,帮助幼儿初步掌握阅读图书的技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4.
热门图书文献借阅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特征。通过对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的流通数据及图书文献借阅排行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在阅读倾向上偏重文学类、其他学科借阅量少且平均;以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为目标读者的少儿图书借阅量居高不下等特点。针对读者选书随意、去经典化、讲究实用性、浅阅读等特点,提出做好图书推荐、建立阅读交流平台、设置主题阅读、提高馆员素质等对策,以期对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现状改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藏书,借书非常盲目。他们在图书馆中所花费的时间,主要不是用来检索和阅读图书文献资料,而是用来忙于图书文献的借借还还。其阅读效果之差,阅读效率之低,是大学生表现其阅读能力的客观现象之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阅读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从整体上阅读分析一整本图书或者一系列图书。整本书阅读与其它常见的阅读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其主要阅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更加整体地理解一本书的含义。高中学生从小经过传统语文阅读模式的熏陶,对于整本书阅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同学们,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天下图书·新课标大阅读"丛书已火热上市,为激励中小学生读名著,品经典,"天下图书·新课标大阅读"丛书编写组特别策划举办"读名著·品经典"征文活动,欢迎阅读"天下图书·新课标大阅读丛书"的同学们积极投稿,写一篇阅读经典名著的读后感。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不适应、人际交往障碍、性心理困扰和求职择业心理负担等心理问题;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图书阅读就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在实施图书阅读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中,应做好阅读的榜样示导工作、应指导大学生择优选取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应注重图书阅读的环境诱导和应积极为大学生推荐好的阅读书目.  相似文献   

19.
完整的阅读教育不仅需要科学的阅读材料、合理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创设适宜的班级图书角环境。通过结合我园实践研究,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环境创设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从幼儿园班级图书角的墙饰布置、图书的选择、图书的投放等方面创设合理、适宜的图书角环境,以增强幼儿自主阅读兴趣,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活动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图书角阅读活动不仅是区域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早期阅读活动的起始阶段,应该引发更多关注和研究。文章结合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小班图书角阅读环境创设、图书选择与投放的适宜性、幼儿阅读指导的有效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