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化过程将带来社会主要领域的变化,包括对原有社会制度的冲击,因此,对政治稳定的诉求才凸显。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告诉我们以下两条经验:一是现代化最基本前提是政治稳定,照搬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无法保证拉美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二是为了保持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国家作为强大的领导中心的作用不但不应削弱,而且还要加强。  相似文献   

2.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与政治的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强大的政党对社会的政治稳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方发达国家和亚非拉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表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往往是伴随中产阶层崛起的过程,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是国家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中产阶层尚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借鉴国外经验,我国现阶段应大力培育形成中产阶层的合适土壤。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党制成为大多数现代国家的共同选择,政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观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不难发现政党与政治稳定之间表现出重大的相关性,无政党国家政治发展呈现出普遍的脆弱性,政党力量强弱直接影响着政治稳定,不同政党体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各不相同。探析现代化过程中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对于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全文始终贯穿了一条核心线索即政治秩序,而政治秩序需要合理的政治权威制度来维持。在现代化这一背景使然下,伴随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政治权威制度变革势不可挡,尤其在“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亨廷顿提出了强大政府论,表明现代政治权威制度在政治现代化及政治发展、稳定中的重要性。本文以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提出的政治权威理论为基础,分析政治现代化中的政治权威制度演变。  相似文献   

6.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全文始终贯穿了一条核心线索即政治秩序,而政治秩序需要合理的政治权威制度来维持。在现代化这一背景使然下,伴随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政治权威制度变革势不可挡,尤其在"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亨廷顿提出了强大政府论,表明现代政治权威制度在政治现代化及政治发展、稳定中的重要性。本文以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提出的政治权威理论为基础,分析政治现代化中的政治权威制度演变。  相似文献   

7.
试论邓小平的政治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政治现代化思想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意义深远。在坚持社会主义,维护政治稳定和实行渐进改革的前提下,邓小平政治现代化思想主要表现为:(1)重建国家权威,消除或削弱意识形态和个人崇拜的影响,政治行为逐步走向理性化;(2)重构社会政治结构体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群众参与,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权威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政治权威与传统政治权威的区别在于它的统一性、政党性、有限制性、有始有终性、对政治权威的有选择性和自愿认同性等.政治权威制度的发展成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情形.现代化建设需要政治权威,没有政治权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政治权威的现代化、制度化、平民化的要求,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才能真正获得一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具有政治现代化的特征,它是传统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方式。辛亥革命推翻了东方的帝王专制,造就了中华民国,变更了中国政治统治的合法基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引进了国会、宪法和总统等西方的新制度文明,引起了政治结构的分化;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型态,造成了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彻底变革了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带来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容易导致政治的不稳定,反过来,政治的不稳定又使现代化进程发生中断。政治稳定对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又推动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政治可持续稳定是在政治稳定中进行政治改革,通过政治改革维护政治稳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政治可持续稳定必须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为非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统治集团对现代化的价值判断尤为重要。近代日本统治集团,选择“富国强兵”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现代化的重点单纯放在了经济和军事上,把政治现代化完全置于经济、军事发展的从属地位。在实行代议政治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行政权和军权的作用,使本应随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政治走上了法西斯之路,最终断送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政治制度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极具实践智慧的制度安排,在现代化的背景中与政治稳定有着极大的相关性,这种土地制度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其所需的政治稳定。尽管一般认为现代化会产生不稳定,而现代性才能导致稳定。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始终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其在中外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样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后来者,湖南教育近代化的演进无法遵循教育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连续性,而是表现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步性.除了在整个国家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被动性、非计划性、局部性、新旧杂陈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之外,由于特殊的地缘位置,以及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湖南教育近代化进程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秦东地区,由于黄渭洛河口交汇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传统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环境,形成了秦东特有的农业文化心态,表现为子民臣属的政治心态及依附性政治人格,安土重迁、保守务实的政治心理,对权力崇拜与惧怕并存的二元政治行为模式.政治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秦东地区公民农业文化心态及转化对于政治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主国家是现代化的政治前提。民主国家的建构离不开民主参与,即民主观念指导下的公民参与。其中,民主观念是民主国家建构的动力源,公民参与是民主国家建构的政治保障。而公民的民主观念和政治参与不是凭空出现的,二者与公民及其教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并且需要公民教育的积极推动。可见,民主国家是考察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功能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开始向社会主义法治政治迈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入了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正确轨道,从而实现了我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第二次跃迁,大大加速了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在这次跃迁中,邓小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政党的产生及其在实践中的功能和发展证明政党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领导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现代化的成功领导者。它不仅体现在领导人民完成了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而且体现在开辟了一条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