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抽取闽南理工学院2011级3438名在校大学生2012-2013学年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对测试成绩不及格的374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剖析测试成绩不及格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他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指导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今后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路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显著路径有四条:第一条为体育焦虑→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二条为体育焦虑→体育投入动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三条为体育投入动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第四条为体育态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我校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来,经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的主要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并认为:测试器材、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视程度、测试的组织管理和教师测试水平等几个方面影响较大,提出改进意见,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现状、掌握我校各年龄组之间学生体质状态的特点,为今后更合理地安排教学,改善学生的生活管理,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我们以大学体质调研检测队对我校学生进行测试的数据为据,做了初步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过四年的时间,对本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试、追踪调研,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的发展状况,其研究目的是为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提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养成了锻炼习惯,体质普遍增强,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大一、大二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大三、大四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以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方面较为普遍;部分大三、大四学生的心肺功能也出现下降态势。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代表队的训练、体育竞赛等一系列体育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体质健康,尤其对女生影响更为突出。我校2007届初一女生体质健康测试统计结果就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下简称《标准》)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标准》中选择的测试内容,突出了对发展和改善学生健康有直接影响且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肺循环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韧,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健康的具体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对于体质健康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在体育测试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总会有学生不及格。作为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能与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既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职责所在。在关注测试达标率、优秀率等考量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学校体育工作效果的指标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不及格的学生,调查分析他们不及格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争取不及格学生的比例"无穷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是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自九0年颁布以来,我校根据《条例》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贯彻实施,使学校体育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竞技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我校2014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为我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随着终身体育的呼唤,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质健康关系密不可分。根据我校近三年来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显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究其原因,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为此提出相应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本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学校选拔体育人才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对爱山小学一至六年级全部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校学生耐力较差,分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提出增强体质与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们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有效的做法。学校体育工作一、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中学体育又是引导学生走向终身体育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早在1980年,我校就首创在初、高中招生中加试体育,此举曾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现在,我校日常的体育工作由校长亲自主持,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保证时间。从作息时间表上可以看到,每天有早锻炼、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周有三节体育课、一节体育活动课,保证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二)抓好集体活动,带动锻炼。学校在1978年以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我校高中生体质测试的成绩分布特征,本文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我校高中三个年级1416名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了测定,对测定的成绩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学生总体测试成绩偏低,未达标学生所占比例为27%,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5.
程曼萍 《湘南学院学报》2013,(2):109-111,125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认真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于2002年7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实施办法》的通知.根据《标准》要求,我校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贯彻实施.笔者带着了解、分析掌握现在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2010级大学一年级学生随机抽样10个班共388人(全部都是女生)的6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喜有忧,不太乐观.经统计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新疆规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将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连续3年下降,学校体育工作将被评定为不合格。新疆要求各学校规范记录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其评定等级,并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根据规定,学校不能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刘珂 《教师》2021,(9):85-86
阳光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的一项重要举措,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采用阳光体育活动“三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摸索后,大课间操和体育节在阳光体育理念的引导下,设计合理,内容多样,组织形式多样,练习强度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需求,效果明显,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呈逐年提高趋势,在桂林市市属公办学校里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56):90-92
目的:通过阐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性别差异和问题,提出针对促进男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建议。方法:对山东省大学生2014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层抽样统计分析,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成绩、课内外体育锻炼、健身知识掌握程度、体育与健康知识诉求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体育选课趋向"避重就轻",女生现象突出;体能锻炼与健身理论知识教学不足。建议:强化体能锻炼,建立健康体适能教学理念;加强女性体育研究,培养现代审美素养;开发学校体育大数据系统,转变传统的体育管理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解读体育的首要伦理价值是反思体育类本质属性的元伦理问题.本研究运用伦理学目的原理辨析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善恶价值取向做出首要伦理价值判断.全民健康生活和健康长寿是新时代社会体育首要伦理价值追求,培养青少年体质健康、身心健康、人格健康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引领健身生活方式、提升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是新时代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结果表明:健康理念贯穿新时代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各个价值领域成为统领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读大学生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调查,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