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理论依据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且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策略性知识用图式表征。陈述性知识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策略性知识回答怎么做才更好的问题。对物理教学而言 ,陈述性知识主要指物理概念和规律。2 .学习的同化说认为 ,知识学习的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心理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指出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  相似文献   

2.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在中学数学知识中是如何表征的?学习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的心理机制有何异同?探寻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中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类 :一类为陈述性知识 ,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前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怎样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后一类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如利用转基因技术设计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方案 ,如何培育无籽西瓜等 ,这两类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即狭义的知识 )与“会”(即知识运用 )。只有先让学生“知” ,然后才能使学生“会” ,即先知后会。可见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首先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 ,然后才过渡到实际办事、调控阶段 ,亦即程序性知识阶段。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学段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这在其他版本教材中倒不多见。对于这样的编排,笔者认为,是由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知识的分类上看是属于策略性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活动,而不像一般程序性知识那样只处理客观事物,这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有所不同的。在陈述性知识具备的条件下,学生处理问题的差异,就是由他们的策略性知识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将化学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其学习过程和条件是不同的,在化学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在中学数学知识中是如何表征的?学习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的心理机制有何异同?探寻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中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受知识类型、学习策略、学习情境等中介变量的制约。研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条件与策略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可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策略性知识调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问题解决检验个体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肖化移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5期撰文指出.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分可概括如下: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