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0.76~1000微米之间,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红外线是两百多年前由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的.当时他想研究太阳光里各种色光的能量分布,于是他用棱镜将透过小孔的太阳光分解为彩色的光带,并使用温度计去测量光带中不同颜色所含的热量.为了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赫歇尔用在彩色光带附近放几支作为比较用的温度计来测定周围环境温度.实验中,他偶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温度计显示的数值还高.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总是存在一个高温区.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相似文献   

2.
文祥 《小学生导读》2012,(11):35-36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舍尔做了一个太阳光光谱实验,测量各种色光的温度。当他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惊讶地发现仍然有增温现象,而且比红光的温度还要高呢!这种波长大于红光的不可见光线,就是神通广大的红外线。  相似文献   

3.
红外制导     
1800年,科学家赫谢耳在用水银温度计研究太阳光的热效应时发现,热效应从紫光到红光逐渐增加,而最大的热效应位于红光的外面,是一种不可见光,因而称之为红外光,亦称红外线或红外辐射。世界上各种物体的温度和发射红外线的特性均不相同。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引导导弹的运行,使之能够自动地接近目标,提高命中率,这就是常说的红外制导。红外制导的方法,依探测信号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主动式红外制导。导弹经发射后,它向目标发射红外线,并接收目标反射  相似文献   

4.
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相似文献   

5.
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相似文献   

6.
正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红外线测温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与人体接触,也能测出人的体温,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那么,红外线是什么?它怎样测温呢?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做了一个"太阳谱"实验,测量各种色光的温度,当他把灵敏温度计放到红光区域的外侧时,惊讶地发现,温度计仍然有增温现象,而且比放在红光区的温度还要高!这说明,在红光区域的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照射到温度计上,  相似文献   

7.
一、红外线的发现和分类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研究单色光的温度时发现,位于红光外,用来对比的温度计的温度要比色光中温度计的温度高,于是称发现一种看不见的热线,称为红外线.  相似文献   

8.
例1 如图1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分解后的太阳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对于光的色散现象,你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9.
苏明义 《物理教师》2014,(4):53-54,73
雨后彩虹的出现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通过棱镜也能形成彩色光带(如图1所示).然而雨后彩虹所呈现的由色光组成的光带与白光通过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光带的物理过程是不同的.那么雨后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有时出现虹,有时出现霓呢?本文仅从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几何光学的角度,对虹和霓的成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当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棱镜后的白屏上便呈有一条彩色的光带.这种由光的反射和透过的情况不同而呈现的各种颜色,科学家称之为"色彩",把物象固定的各种色彩叫"颜色".但在一般人眼里,"色彩"也是"颜色","颜色"包括"色彩".  相似文献   

11.
本刊 2 0 0 0年第 8期刊登的《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以下简称原文 )一文中介绍了牛顿对棱镜实验的研究和色光还原成白光的做法 .而仅用两个棱镜做实验 ,如图 1,第二棱镜中的光路并非是第一棱镜中光路的可逆 ,一束平行白光照射时 ,光通过第二棱镜后 ,各种色光互相平行 ,最后只能看到周围带彩色的光斑 .为此 ,笔者又认真地查阅了有关牛顿棱镜实验的历史资料 ,并对原文所述的光斑无彩色原因进行了解释 .图 1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 7月第 1版 )出版的《物理学史》第 16 0页记载了牛顿的色光合成实验 ,如图2 .图 2牛顿巧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观察实验的工具和手段,有条件在各学科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分析的时候,人们会发现,甚至最著名的科学家,也可能作出了错误的或不完善的结论。牛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体的时候,发现星体的边缘会出现彩色的模糊光带,这个现象促使牛顿研究太阳光,发现这种彩色光带是太阳光经过透镜折射而造成的色差现象。牛顿曾经想过许多办法来纠正这种现象,都没有成功。于是牛顿认为,既然色差是由太阳光经过透镜折射而造成的,而天文望远镜又不能不用透镜,因此,1669年,他宣布说:“从事光折射研究的人们认为,把玻璃磨成所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是《光的初步知识》,在第九节“光的色散”中有单色光通过棱镜不再分散成其它的色光的实验,在课堂上做这个演示实验,一般无暗室的中学直观效果较差。其原因有二:一是白光分解后的各种颜色的光带都比较窄小,纸板狭缝又只允许某一种色光通过它,此狭缝应做得比较小,这使操作时不方便;二是纸板上的狭缝较小,通过它的某种色光就少,因而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隐形技术是各国在军事领域内竞相开发的热土。最近,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使物体成为红外线“黑洞”的新装置,使隐形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 红外线是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1800年发现的,研究表明地球上一切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0°K),也就是高于摄氏零下273度,它就在一刻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  相似文献   

15.
王荣根 《物理教师》2009,30(7):46-46
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其基本方法是,如图1所示,将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由于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转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从而可以在后面光屏上得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带.  相似文献   

16.
节日里五颜六色的彩灯,电视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勘测中用到的遥感技术等,都与光有关系,其中有些是看得见的光,有些是看不见的光.一、光的色散太阳光(或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彩色光带  相似文献   

17.
人们早就发现,平常总是蒙着白面纱的太阳光,原来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大家庭。要是让阳光透过一块三棱镜,就能揭去它的白面纱,露出真面目——一条非常美丽的红、橙、黄、绿、青、靛、紫的彩色光带。可是,你知道吗?在阳光这个大家庭中,却还有不肯露面的成员。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赫谢耳1800年在红光区域外侧发现了红外线后,人们根据对称思维就猜测在紫光区域外也可能有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后来,科学家里特在1801年果然在实验中发现了这种射线,即紫外线。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人们根据对称性,由已经发现的粒子猜测可能有反粒子(质量相同而电荷相反的粒子)存在,后来被实验完全证实反粒子的存在,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中学物理教学中光的色散实验有两个演示内容 :一是把白光 (太阳光 )通过三棱镜分解成色光 ,二是将色光再经三棱镜混合成白光。其中将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需要反复调整入射白光、第一个棱镜和第二个棱镜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才能得到演示效果。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套光的色散实验装置 ,使实验操作方便快捷 ,演示现象直观明了 ,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图 1 实验装置图 2 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入射白光源可直接引入太阳光 ,也可用J2 5 0 1光具盘配备的平行光源。让白光源通过一个开有一水平长方形透光孔的光栏 ,使其…  相似文献   

20.
你了解光吗     
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复色光.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红光的波长较长.紫光的波长较短.不同波长的色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折射时折射程度不同,因此.当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发生折射时,不同的色光就会由于折射程度不同而分散开来,形成按照波长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光谱.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