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不知你是否想过,重力一旦消失,将会产生什么现象。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实验来观察一下失重现象。 找一个用过的矿泉水塑料瓶,在瓶盖上钻一个大孔,在靠近底部的侧面再打一个小孔,用手指堵往瓶侧面的孔,在里面装上水,拧上带孔的瓶盖。移开手指,由于下层水受到上层水的压力作用,水就会从小孔中射出来。如果松开手,让瓶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孔中射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田于失重现象造成的。难道下落的瓶子和水真的失去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 (试验修订本 )中不少章节正文后面有提供学生课外做的小实验“做一做” ,这些小实验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习物理兴趣大有好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有些小实验改为课堂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课本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章“超重和失重”内容后面 ,安排了一个“观察失重现象”的小实验 .实验方法是将一容器靠近底部的侧壁打一小孔 ,里面装上水后 ,水从小孔中射出 ,放手让容器自由落下 ,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孔中射出 .我们将该实验在课堂上演示 ,因…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1.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1所示.接着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  相似文献   

4.
一油气爆发实验(《自然常识》三册P.40) 把十余根火柴头上的火药刮下,碾碎,用宽1.5厘米的易燃薄纸包好,捻成一根比铅笔芯稍粗的导火线。找一个大口塑料瓶,在靠底部处钻一小孔,把导火线插在小孔中。再往塑料瓶中滴入几滴汽油,塞紧内塞,让汽油分子与空气混和(如图1)。约一  相似文献   

5.
瓶射铅笔     
实验材料:小瓶口的塑料矿泉水瓶一个,小气球一个,铅笔一支。实验步骤: 1.在离塑料瓶底部不远的瓶壁上钻一个直径约5毫米的小孔。再将一只小气球塞入瓶内,把它的吹气口留在瓶外,反套在瓶口上(图1)。  相似文献   

6.
我采取下列措施 ,对钠与水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1 在橡胶塞上打一个小孔 ,插一根尖嘴导管和一根大头针。用其塞紧装满液体的塑料瓶 ,倒置时 ,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瓶中的液体不会流出。当橡胶塞上大头针扎有金属钠时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将瓶中液体压出。此法基本不存在生成的气体体积、压强与塑料瓶的容积、复原压强的估算矛盾 ,不需挤瘪塑料瓶 ,瓶子中液体的量可准确控制。将压出的液体直接注入量筒中 ,还可定量计算出氢气体积、金属钠的质量。图 12 瓶内尖嘴细导管伸出橡胶塞约 1cm。胶塞上固定的大头针伸出约 0 5cm ,使扎起的金属…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进行实验,通过塑料瓶 中小球“下沉”、空瓶“喝水”等奇妙现象,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 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小瓶会掉吗     
取一根直径约为1.5厘米的玻璃管,上端用塞子封闭,另找一个直径稍小于长玻璃管的小瓶(以小瓶能在长管内自由移动为宜).实验时,先在长管内灌满水,将小瓶瓶口朝下插入长管内,管内水徐徐流下,小瓶不但不掉下来,反而渐渐上升,一直到长管的顶部为止.如图l.推动小瓶上升的动力是大气压,因为长管内灌满水,没有空气.小瓶就在大气压作用下把水技出而上升.为了证实小瓶确是在大气压作用下上升的,可在长管的木塞子上开一个孔.开始实验时,用手指堵住小孔,重复上述实验,小瓶徐徐上升.当小瓶升到一定高度时,可放开错孔手指,这时…  相似文献   

9.
老师如果我们生活在被称为大气的茫茫空气大海里.它一直向上延伸到几百千米以外.尽管空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小近800倍,但因大气层很厚,空气的重力也是很可观的,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而它产生的压强和液体产生的压强是很相似的.同学老师,除了书本上讲的外.您还能向我们介绍一些证明大气有压强的实验吗?老师能验证空气存在压强的实验是很多的,我介绍两个让你们回家自己做一做实验1如图1.在一个盖子很严密的铁罐(或塑料瓶)底部和盖子上用锤子和钉子各打一个小孔,将罐没在水中充满水后盖严盖子;用食指堵住盖子上的小孔把铁罐拿…  相似文献   

10.
在讲授初中《物理》第五章“大气压强”一节时,为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我用日常用过的塑料大汽水瓶子演示了一个小实验,效果很好。实验器材:大汽水瓶子一个(无色的),彩色汽球一个,大玻璃容器一个,线若干,水适量。实验准备:1.将大汽水瓶子的底部剪开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圆洞。2.将彩色气球套在瓶口上,并用细线扎紧(如图所示)。实验过程:1.将瓶内装满水,用手堵住瓶底的圆洞放  相似文献   

11.
解占忠 《物理教师》2002,23(4):39-39
在运动学的学习中 ,有些学生常把速度与加速度这两个概念弄混 ,认为加速度增大 ,速度一定增大 .加速度减小 ,速度一定减小 .为了消除学生们的这一误解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装置 ,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 .器材 :打点记时器、纸带、低压交流电源、塑料小瓶、输液控制开关、导线、刻度尺、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水、细绳、水盆 .装置制作及研究步骤 :(1 )制作可以均匀滴水装置的方法 :找一个塑料小瓶 (可选用过的眼药瓶 )一个输液控制开关 ,在小瓶底部开一个小孔 ,把输液控制开关头插进去 ,并用万能胶封闭粘牢如图 1所示 .图 1   …  相似文献   

12.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七节在介绍"失重"和"超重"时有一个观察失重现象的小实验,即将一个在底部侧面打了洞的金属罐头盒装上水,当罐头盒自由下落时水不会从洞中射出,教师借助这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和认识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13.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七节在介绍"失重"和"超重"时有一个观察失重现象的小实验,即将一个在底部侧面打了洞的金属罐头盒装上水,当罐头盒自由下落时水不会从洞中射出,教师借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关于“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的演示实验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对堵在注射器小孔上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  相似文献   

15.
郭连元 《中学生电脑》2007,(1):I0020-I0021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你身边很多小东西都能成为物理实验的器材,你发现了吗?例1利用注射器,你能做哪些实验?解析注射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若能开动脑筋,利用它“活塞能拉动”、“封闭一部分气体”等特点能做不少实验。①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用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手感到很费力,若停止用力,活塞就会退缩一段距离,这就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②拿一注射器,把活塞推到底部,用手指将前端小孔堵住,把活塞拉到管的中部,这时把堵住小孔的手指浸入水中,就会看到水进入注射器内部,这就验证了抽水机的原理——它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此外,利用注射…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很熟悉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覆杯实验”.在杯中倒满水,上面盖上纸片,按住纸片,将杯倒转过来,放开手后纸片不会脱落,水也不会洒出来.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所产生的压力远远小于大气压强对纸片的向上的压力,所以水就被大气压托住了.  相似文献   

17.
1 水底火山。 取小瓶一只,装入用红墨水染成红色的酒精,用软木塞塞紧瓶口,再在软木塞上竖直钻一小孔,将小瓶放在玻璃缸的底部,用粘土将小瓶埋起来,粘土堆成山状,注意在山顶(软木塞钻孔处)留一个缺口,然后往玻璃缸中慢慢注入清水,使整个土山淹没在水中,稍稍摇动玻璃缸,可看到土山顶喷出红色酒精,形状酷似火山  相似文献   

18.
五、压强 1、找一只小方凳,用杆秤称出它的重量,用刻度尺量出凳脚和凳面的面积。比较一下,正放和倒放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各为多少? 2、自制简易压强计:找一个空油脂盒,取下盒盖,蒙上一块橡皮膜(从破碎的气球上剪下一块),在底部开一个小孔,焊上一小段管子(可利用盒盖的薄铁皮)。另取一小块木板或厚纸板,用细铅丝固定一根弯成U形的透明塑料管,内灌少许有色液体,一端将它和盒底的管子连接起来,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思考一下:为了测量微小压强,其中的液体选用水、盐水、煤油,哪  相似文献   

19.
转车与火箭     
一、五彩转转车材料与工具:塑料瓶、废圆珠笔笔芯(去掉笔尖)、棉线绳40厘米、螺丝钉、雪糕棒、彩笔、锥子、剪刀。制作方法:1用彩笔在雪糕棒上涂画彩条图案。2在塑料瓶底部与瓶盖的正中央及瓶身侧面的正中部位,用锥子各穿一个孔(孔的直径略大于笔芯的直径)。3将笔芯插入瓶盖中央的孔中。4将棉线绳的一端系上一小段笔芯(可从整支笔芯中剪下),然后将另一端从瓶身侧面的小孔穿进去,由瓶口拉出并系在笔芯上,再将笔芯插入瓶底的孔中。5盖好瓶盖,用合适的螺丝钉将雪糕棒和笔芯连接固定。玩法:转动笔芯将绳子绕在笔芯上。一手握住瓶身,一手捏住绳子…  相似文献   

20.
吊饰之一材料:大塑料瓶一个、小珠、果子冻小杯、包装纸或糖纸以及细绳等。做法:①把瓶子的上半部(约占全瓶高1/3)剪下(图一),把切口修平,然后将边剪成花瓣状。将“花瓣”向上折起,用锥子分别在每片“花瓣”上锥一个小孔。②取若干果子冻杯,底部锥一个小孔。③把糖果纸或色纸剪成细丝头,并用细绳把它扎牢后将细绳从果子冻杯底的小孔穿过,穿一颗小珠,然后穿过“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