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届“中国新闻奖”,是对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1990年度新闻报道实绩的检阅。来自首都和全国各地的复评委员和定评委员,不管是从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和新闻理论研究工作的专家,还是通讯社、报界的行家里手,都认为广播电视参评新闻作品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大家也看到了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加强深度报道,加强言论、发挥声像特色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评论过程中也指出了参评作品的一些不足之  相似文献   

2.
全国首届女性题材好新闻评选10月在北京结束。这次评选是对女性题材新闻的一次大检阅,它表明,我国妇女工作成就巨大,妇女成为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力量,而女性题材新闻报道也硕果累累。这次评选是由全国妇联、新闻出版署和全国记协组织的。评选的范围是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  相似文献   

3.
1993年6月23日,第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在郑州圆满结束。60多位评委经过复评和定评,477篇(件)参评作品中最后有154篇(件)获奖,占整个参评作品的32%。报纸通讯社部分参评稿(消息、通讯、言论、版面、摄影、漫画6个品种)320篇(件),获奖作品84篇(件),其中一等奖9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5篇,占获奖总数的55%。从整体上看,这次参评作品大都是全国各新闻单位严格筛选出来的上乘之作,评选结果基本上反映了1992年度我国新闻报道的水平。笔者有幸耳闻目睹了报纸、通讯社部分复评和定评的两轮评议和投票工作,感受最深的是,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努力寻求新闻价值与写作技巧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4.
一、6月1日至2日,我作为评委,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0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评选。这次评奖活动,是自1998年首次将报纸副刊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以来,举行的第4次评奖。为了与中国新闻奖的总序数保持一致,采用了统一的“第十一届”序号。在全国2000家左右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大部分都辟有文艺副刊。随着报纸为适应人民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调整,以及报纸多版化的发展趋向,报纸文艺副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新闻的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评委会,顺应副刊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刊”约我写第二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参评作品的印象时,我想在肯定成绩与进步的同时,用一定的篇幅谈些缺陷与不足,可能对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增强参评的竞争力是有益的。对第二届“中国新闻奖”(1991年度)评选的总的印象是:广播电视与报纸通讯社的作品质量是比翼齐飞,都有进步和提高。这是因为在首届中国新闻奖的参评作品中,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质量更好一些;报纸的消息数量少,  相似文献   

6.
《新闻三昧》2004,(10):5-5
中国新闻奖:中国记协主办,是中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开展这项评奖活动的目的在于检阅我国新闻工作的年度实绩,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保进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全国五千多家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参加这项评奖活动。中国新闻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150~160个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开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全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这项活动,每年开展一次。本届评选的范围是199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刊播的新闻作品。中国新闻奖设13个评奖项目: (一)报纸、通讯社: 1、消息; 2、通讯(包括特写、调查报告、系列报道的一篇代表作); 3.言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短  相似文献   

8.
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已经见诸报端。作为本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我参加了报纸、通讯社类消息、评论作品的评选。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年度优秀作品最高奖,各新闻单位无不想金榜题名,无不推荐本单位的最好作品参评。作为评委,可谓“骊龙选珠,颗颗明丽”,而由于获奖数额限制,又不得不“深夜九渊,一取万弃”。虽然难免有遗珠之憾,但研究一下入选者何以入选,落选者何以落选不仅对改进参评作品的选送,而且对改进新闻写作,都不无益处。下面我就消息的评选和写作讲3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刚刚揭晓的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复评暨2001年全国报纸版面年赛中,解放军报参评作品一举获得“要闻一版”评选金奖和“其他版”评选银奖。中国新闻奖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从1998年起,全国报纸版面优秀作品的年度评选开始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序列。2001年,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继续在理念层面、实践层面上迈向深入,这一年适逢建党8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奥成功等一系列大事、喜事,全国各新闻媒体都卯足了劲,锐意进取,推陈出新,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报纸版面作为整个报社面向社会大众的窗口,是报社经营理念、改革成果的外在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作品的内在价值都要通过恰如其分的版面获得视觉优化,以期达到最佳效果。鉴于此,近年来报纸版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都市报、晚报,吸收欧美版式的一些设计元素,呈现出单栏行文、横向标题、大标题、大照片、厚题薄文、增设导读、块状模式等特点,版面简洁易读,引人入胜。本次报纸版面年赛群贤毕至,佳作云集,参赛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历年参评之最。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驻京新闻单位以及来自全国其他新闻媒体的18名报业老总、版面专家组成了此次年赛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协三项大奖评选揭晓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19届中国新闻奖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10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76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19位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长江韬奋奖。  相似文献   

11.
传媒动态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于10月30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  相似文献   

12.
参加1993年度全国好新闻推荐评选,有幸拜读了报纸、通讯社参评的新闻和通讯作品,应同行之邀谈点感受。 弘扬主旋律与精品意识 新闻的主题思想与表达形式比较,谁应该属于第一位呢?这次中国新闻奖的评选,采取了一种新的推荐评选方法,即评选者对参评的每篇作品打分,不妨称之为“评分法”。这种方法初次实行,难免褒贬不一。然而实践证明,评分也自有评分的好处。从评分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三项:主题、写作、时效与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传媒动态     
《新闻通讯》2009,(12):64-64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于10月30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76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4件(含11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6件,三等奖144件。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纪事 4月1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长江日报社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在武汉揭晓。 4月10日,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协办的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98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评选在厦门揭晓。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速递     
事件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8月28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的287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4件(含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9件,三等奖152件。评出的获奖作品以新闻为载体充分折射出2006年全党全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显著进步。获奖作品展示了2006年全国新闻界贯彻落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1,(11):67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2011年10月20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87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1件(含9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9件,三等奖155件。  相似文献   

17.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10月20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86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0件(含9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9件,三等奖155件.  相似文献   

18.
肖珺 《网络传播》2007,(9):46-47
2007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评选延续了首届网络新闻评选的基本标准。此次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网络新闻评论及专栏(论坛)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期展现我国网络新闻作品发展的基本状况。2007年5月下旬,我国各级新闻工怍者协会及中央新闻单位共计报送16件网络新闻评论、20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参加了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经过复评阶段的评选,6件网络新闻评论和4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进入了中国新闻奖最后的定评。  相似文献   

19.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10月20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87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1件(含9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9件,三等奖155件。中央新闻主管部门、相关协会负责人,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新闻作品今年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根据评选办法,网络新闻作品于今年5月24日在武汉举行复评会,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会为中国新闻奖定评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网络传播》专访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复评会评委、“网络评论”组和“网络专栏”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