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流大报办新媒体,摸索前行,充满不确定.第一批创办主流媒体网站的《中国青年报》在新媒体道路上已走过11个年头.同样面对资金、技术、人才、机制匮乏的困境,《中国青年报》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以"中青在线"为主轴的新平台.近期我们在走访中央媒体过程中,与《中国青年报》常务副社长、新媒体发展中心主任张坤有了较深层次的交流,并试图通过这位在传统纸媒中进行新媒体探索的报社领导,了解《中国青年报》新媒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虽然已过去了5年,但那封退稿信我还珍藏着。每当写稿遇到挫折,失去信心,我就会翻出它,细细阅读几遍,心中就会升腾起一团火焰。那是1988年,当时还是新兵的我,偶然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个新设栏目:《瞬间与十年》,反映各行各业改革开放十年来的伟大成就。于是我匆匆写了一篇征文,寄给了报社。稿子发出后,我焦急地企盼着,每天翻看《中国青年报》,希望奇迹能够出现。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收到一封信封上印有“中国青年报”的信,待我用颤抖的手拆开封D时,看到了自己写的稿子,还附了一封信:“顾广群同志:稿子早己收到,本…  相似文献   

3.
<正> 需求分析 1、中国青年报现有稿件传输方式 中国青年报社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无纸办公”,即采写、编辑、排版、印刷全部计算机化。在报社内部采用北大方正报业采编系统,所有稿件均在该系统上处理。报社在国内有14个办事处、30多个记者站,在国外还有5个记者站。这些办事处和记者站的工作人员每天源源不断地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事编写成新闻稿传送回报社,经过编辑与公众见面。所以远程传稿对报社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报去年12月31日在头版位置,登载了该报编辑部《向读者汇报》的文章,读了使人感到新颖、活泼、亲切。当时就有个青年人抖着这张报纸激动地向人们夸赞:“真新鲜,报社向读者汇报工作哩!”我认为这个别开生面的《汇报》,有着不寻常的  相似文献   

5.
白皓 《青年记者》2017,(10):38-39
从2013年第一次跑全国两会到今年全国两会,我的名称渐渐从“本报记者”变成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过去我手里拿着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现在还多了直播机、三脚架、麦克风等新设备.称呼上和物理上的变化背后,是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融合传播的“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晨赫 《青年记者》2017,(13):36-37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及官方网站中青在线联合北京时间APP,发起71场直播,并对其中的多场直播进行了二次制作和多次传播,在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平台上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7.
(一) 中国青年报新闻信息中心信息部,是1999年年底报社编辑部重组后成立的一个新部门,是新组建的新闻信息中心下属三个部门之一;现有人员14人,下设6个工作室,分别为:信息采集工作室、100702信息工作室、报刊资料工作室、图书采购和借阅工作室、国内资料工作室、国际资料工作室。这6个工作室都是为报社编采一线提供服务而设置的。由6个工作室组成的信息部,是直接为报社编采工作进行多元化服务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8.
漫话“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话“冰点”李大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始创于1995年元月,当时的设计是:每期一整版,每周两期,名曰“专题报道”版(1996年改为每周一期)。至于在贯彻中央“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前提下,这个版登什么,以什么形式刊出,报社领导没有划定任何界限,放手...  相似文献   

9.
(一)   中国青年报新闻信息中心信息部,是1999年年底报社编辑部重组后成立的一个新部门,是新组建的新闻信息中心下属三个部门之一;现有人员14人,下设6个工作室,分别为:信息采集工作室、100702信息工作室、报刊资料工作室、图书采购和借阅工作室、国内资料工作室、国际资料工作室.这6个工作室都是为报社编采一线提供服务而设置的.由6个工作室组成的信息部,是直接为报社编采工作进行多元化服务的职能部门.   ……  相似文献   

10.
八月十一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大公报、北京日报、文汇报、健康报等八个报社的广告工作者在北京日报举行座談会,交流广告工作經驗。会上,人民日报的同志談了刊登广告应当注意的一些問题,工人日报  相似文献   

11.
浅析市场化竞争对娱乐新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颖敏 《新闻传播》2006,(3):50-51,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下的办报模式,即国家出钱,报社办报,开始转向报社自己搞经营、自己挣钱办报。这就意昧着,报纸已经走向市场,而要走得远,报社各项经营活动也得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众所周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报社当然也不例外。激烈的竞争给报社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其动力表现为:促进报社办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各项工作的改革,提高办报水平和管理水平,凭借实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一系列负效应,比如报纸间非正当手段的恶性竞争,把报纸完全等同于商品,经济效益至上等等。这些负效应对娱乐新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竞选定主编     
1993年,中国青年报每周二、四、六加一对开张,是为经济、社会、生活三个特刊。5位正副主编去年10月16日走马上任,载入中国青年报史册的”92三大特刊编竞选”掀起的浪潮,却仍撩动着青年报人的心。竞选的背景是扩版。总编辑徐祝庆这样概括扩版总原则:坚持机关报性质、打破机关报模式、改变机关报腔调、争取更好的宣传教育效益和信息传播效益。新出的特刊担此重任,要办好的关键是思路和主编人选。为此,报社党组决定:三个特刊实行主编制,主编由竞争产生。  相似文献   

13.
竞选定主编     
1993年,中国青年报每周二、四、六加一对开张,是为经济、社会、生活三个特刊。5位正副主编去年10月16日走马上任,载入中国青年报史册的“’92三大特刊主编竞选”掀起的浪潮,却仍撩动着青年报人的心。竞选的背景是扩版。总编辑徐祝庆这样概括扩版总原则:坚持机关报性质、打破机关报模式、改变机关报腔调、争取更好的宣传教育效益和信息传播效益。新出的特刊担此重任,要办好的关键是思路和主编人选。为此,报社党组决定:三个特刊实行主编制,主编由竞争产生。  相似文献   

14.
我是在1957年秋天调进中国青年报社的,跟报社同志并肩工作了近八个年头,到1965年3月,才调离报社。我非常留恋做《中国青年报》工作的这段经历。报纸工作比许多其他工作要紧张得多,也更有意义得多,易见成效得多。报纸工作者,每时每刻都处在领导机关和广大读者群众的关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网络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2019年2月19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报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指导意见启动会顺利召开。来自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石化报等数十家报社的技术负责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到报社学什么?陈玉祥在一些曾到报社学习过的基层报道员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报社学习期间,或多或少地能登一些稿件,而一巳学习结束回到部队后,登搞就难了,有的甚至销声匿迹。这与报道员学习期间不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关,值得把这一问题提出来议一议。众所周知,新闻写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它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在长期的磨练中提高。那么,报道员在报社到底学什么呢?我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学习报社编辑甘当人梯的好思想好作风,培养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杨彬彬 《青年记者》2007,(13):42-42
经过20个工作日的公示后,日前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股权的中青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青传媒)被低调摘牌。各方拒绝透露最后摘牌人,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最后一刻出手摘牌的正是中青传媒的实际控制方北大青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市报向市场的转型,办报与经营工作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地市报社在重视采编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财务工作是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报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着报社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地市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报社旗下的中青在线探索"破圈",走上以文化IP为特点的融媒发展之路。由一群90后记者组成的"中国青年说"工作室,突出青年视角,加强品牌化动作,用青春活泼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中国青年报》,摄影圈里的人马上就会说:那可是个出好照片的地方。的确,《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曾出过不少优秀的报道。记者柴继军的一席话也许点出了这些成功的原因.“我在摄影部工作了五年,无论做编辑还是摄影采访,都感受到一点:比。和同事比,和兄弟报社比。遇到重大事件,《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就会绷紧一根弦——如何打破常规,如何用全新的摄影语言来捕捉新闻……这份压力要求摄影记者更多地思考镜头以外的东西,更自由地展现摄影视觉的想象力。” 且听《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对新闻摄影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