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校对管理的四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要讨论现代校对管理问题?用一句话来回答:因为建立现代管理理念,完善现代校对管理体系,是当代校对实践和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有如下缘由:"第一,当代校对主体日趋多元化,社外校对已经成为校对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校对主体多元和校对活动社外循环,传统的校对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建立并完善适应新情况的现代校对管理体系。"第二,当代编辑工作的重心已向策划转移,加之出版周期日益缩短,有的稿子编辑加工比较粗疏,造成原稿留错增多,校对环节补充和完善编辑工作的功能日益凸显,固守“对原稿负责”的传统校对管理理念,必然造…  相似文献   

2.
出版渐趋网络化的形势下,校对从"校异同"为主扩展到"校是非"为主,从依照原稿校对到无稿读校,这就更加要求校对工作者要认真辨别讹误并质疑,更加要求校对工作者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素养。  相似文献   

3.
网络出版环境下校对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开选  赵海霞 《编辑学报》2005,17(4):242-243
网络出版给传统的校对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校对客体无纸化,校对功能"是非"化,校对模式通读化,使校对的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网络出版环境下,校对定位为"校对编辑"是形势使然,它有利于激发校对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校对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编校协作.  相似文献   

4.
教辅图书与其他普通图书比较,具有内容综合性、质量复杂性和任务时效性的三大特点,所以对校对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教辅图书校对的特殊性及对策问题,对提高校对效率,提升图书质量,并为读者提供科学严谨的高质量教辅用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网络化的发展和普及,就报纸校对环节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校对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趋势是朝着直接在网上校稿的方向转型,笔者姑且称之为"网络校对".此时,校对的理念、对象、载体、方式和目的均发生了变化,其特点是从传统的对文字"校异同"转向更注重事实的"校是非".面对这一新型的校对变革,校对者如何转型已是从业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就报纸网络时代新闻校对的特点及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略作探究.  相似文献   

6.
由于实行了电脑操作,无原稿可做比较(即使有原稿,也只能参照比较),报纸校对工作不再以传统的"校异同"运作方式为主,而是以在新技术条件下实施"校是非"的校对方式为主.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校对,而是应强化校对工作,全面提高校对人员的素质,由专一校对向校对编辑或校审方向发展.在提升和扩大校对功能基础上实行"编校合作",形成更密切的"编校合力",是报纸校对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的体会和观察,将电脑操作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主要差错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7.
现代校对中的"校异同"是要求校对者忠实于原稿,改正校样与原稿不符产生的差错,做到"对原稿负责";"校是非"是要求校对者发现原稿中的错漏和不妥之处,进行校改或提出质疑,做到"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出版相比,在数字出版中,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由于出版设备、操作工具和工作方式等的改变,传统出版编辑要达到新的工作要求,依旧面临很大挑战。由于出版载体的丰富,现代的编辑工作除了内容处理、文字校对之外,在稿件的版面设计、稿件版面与呈现方式的配合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出版编辑不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技术和新挑战,提高各项专业技能,以适应新的出版媒介和读者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校对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传统校对观念认为校对工作是对原稿、读校样,照猫画虎,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什么学问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作,其实不然。校对实在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字对字”、“认得字就能干”的工作,而且,编辑代替不了校对。现代校对不仅仅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还要本着对原稿、对图书、对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来“校是非”。把好校对质量关是达到高质量、高目标出版的关键。通过校对,不仅可以消灭排版差错,确保全书体例、内容完整,而且还能校正原稿中的疏漏,确保图书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方正文易和Acrobat软件实现期刊论文校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传统的稿件校对工作,是将排版后的文章以信件的方式寄给作者,作者校完后再寄回编辑部, 往来一次需十几天."非典"流行期间,我编辑部组织了一批关于"非典"研究的专题论文,时效性要求高,若按传统模式校对,势必会影响专题的快速出版.为此,我编辑部利用方正文易和Acrobat软件,摸索出了一套快捷的校对方法,很好地完成了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云  邢建民 《报刊之友》2013,(8):119-120
为了提高期刊稿件无纸化、网络化编辑校对水平,利用北大方正Apabi Reader阅读器结合改进的传统校对符号及校对方式,实现了稿件编辑校对全过程的无纸化、网络化,显著提高了编辑校对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时期网络化的采编工作高效快捷,对编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校对工作没有了可参照的纸稿,校对的时间大为缩短,要求由照本宣科式"校异同"的"死校对"转变上升为更理性、更专业"校是非"的"活校对";另一方面,党报校对工作也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具有对编辑工作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的多种功能.因此,网络化之后的校对工作责任更大,作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渗入各个行业领域,出版行业因此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编辑工作步入现代化,校对工作的模式与功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现代编辑工作中,校对工作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对工作开始由传统单一的校"异同"过渡到了校"是非".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结合,为校对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为提高校对工作质量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日益提高,激光照排系统逐步取代了铅字排版,我国出版物的生产过程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切确实给出版物的作者、编辑、印制者和读者带来诸多的方便和快捷。当我国出版行业迎接“电脑时代”到来的时候,一场校对工作的深刻危机也正在一天天向我们逼近。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文录入方式的多样化,许多作者已经采取了磁盘投稿方式,原稿磁盘化后,校对何去何从,成为出版界的热点问题。编辑是否可以代替校对,是否可以重新回到编校合一的时代?现代校对是编、校分工后出版物生产环节中的一道独立程序…  相似文献   

15.
现在电脑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许多方面,并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某些传统习惯及工作方法,用软盘稿代替纸质稿交给出版社的作者日渐增多,校对人员接触到的校样集原稿、校样于一体,校对变成了校读,校对功能从“校异同”向“校是非”转变,传统的校对方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如何认识这种转变,现代校对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16.
心理素质与校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平 《传媒观察》2007,(10):59-59
校对工作是报纸出版文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最后一道把关工序,是保证报纸质量的重要环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读者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差错。这就对报纸质量的最后把关者——校对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对作为编辑工作的延续,作为"总装车间",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出版技术和报业本身的快速发展,校对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着原稿校正核对"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校对工作的经历来看,即使是一个本科生,如果其他各方面知识不是很扎实,也难以适应现代报纸校对工作。那么,如何适应当前校对工作的要求,高质量完成校对工作任务,这对校对人员的职业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对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等方面。职业化素养是校对  相似文献   

18.
报纸安全出版是每个报人天天紧绷的一根弦。如今报纸工作流程网络化,信息量大和时效性要求,使“三次校对后清样”的传统校对把关程序显得滞缓;阜新日报新上了现代化的出版平台后,编辑自动化的广泛运用,迫使传统的狭义校对必须提升为广义的审校,针对目前无原稿校样逐渐替代传统的“一人校样,一人看稿”的校对模式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完善审读校对机制,来减少报纸差错。  相似文献   

19.
周倩芸 《编辑学刊》2016,(4):101-103
当前美术类出版物校对功能已由校"异同"走向校"是非",因而校对方法也随之转变,为此考验校对主体眼力的时代已经来临。本文试图阐述校对工作不再是简单劳动,而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集学识性、文字性、技术性、专业性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校对眼力的具备是当前提高美术类出版物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社会在迅速发展,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及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出版物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典型代表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庞大,在种类形式上也名目繁多、纷繁复杂,但是编校质量下滑,把关人把关不严的现象也层出不穷,读者反应强烈,各界呼吁狠抓质量管理,如何从根源上提升出版物质量,需要提升校对职业尊严,确立校对职业价值,更需从高校校对专业教育着手,提升校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