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据研究,教师倦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指的是以没有人情味的、非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人。个人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效能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教师的职责。感觉无助.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5.
盛艳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8):88-89
“职业倦怠”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helpingprofessions)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之后,玛诗勒(Maslach)和派恩斯(Pines)又进一步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3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对教师而言,此种衰竭状态会进一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情感、态度以及教育教学行为。本文以幼儿园性质及幼儿园教师学历、年龄、教龄四个人口学变量对职业倦怠进行元分析发现:幼儿园性质对教师情绪衰竭影响显著,对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影响不显著;教师学历对情绪衰竭影响显著,高学历教师高于低学历教师,而学历对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影响不显著;教师年龄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影响,对情绪衰竭影响最大;教师教龄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影响不显著,而对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burnout),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1974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的,随后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表征着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近年来,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特别是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而…  相似文献   

9.
一、职业倦怠的含义所谓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情绪衰竭常常伴随着挫折、紧张,使人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是指没有人情味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职业倦怠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种研究在给人们展示某一职业从业人员生存状态的某些不利方面的同时,可能给这些从业人员造成某种消极暗示。职业倦怠指强大工作压力下,个体工作者在工作中因过度劳累而出现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对工作消极怠工,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和对学生没有足够耐心等方面。目前,很多学校中学教师相继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如果长期发展,就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burnout),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1974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的,随后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表征着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近年来,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特别是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而学校则是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场所和主导因素已形成共识.本文重点从学校教学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关注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Maslach于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份。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引发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源包括社会压力、学校压力和自身压力.建议教会体育教师积极认知、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鼓励体育教师勇于改变自我.  相似文献   

14.
最近心理学界广泛认为职业倦怠包括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下面的这个小测试可以帮助你从以上三个方面考察自己是否有职业倦怠倾向,并给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宁波市13所幼儿园425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较为严重,其严重程度依次为个人成就感下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年龄和教龄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在编、公办幼儿园、高学历教师更容易出现个人成就感下降;婚姻状况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职务高低、收入水平、一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在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以及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吴全华 《中国教师》2009,(24):13-15
<正>职业倦怠也称"职业枯竭"职业衰竭",与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密切相关,即情感耗竭、工作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情感耗竭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工作非人性化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低个人成就感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1]  相似文献   

17.
姚崇 《思想教育研究》2009,(Z2):166-170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倦怠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和谐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不良的情绪状况下,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研究表明: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辅导员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相关关系,成就感降低越少、情绪衰竭越少、去个性化越低,工作满意感越高。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倦怠的代表性指标,它  相似文献   

19.
最近心理学界广泛认为职业倦怠包括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下面的这个小测试可以帮助你从以上三个方面考察自己是否有职业倦怠倾向,并给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主要表现为:1.情绪衰竭。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教育教学工作热情丧失。2.去人性化。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师生,甚至把同伴,学生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3.个人成就感降低。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付出努力。4.知识枯竭。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再学习能力差.知识上有枯竭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