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教学体制的约束,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地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这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野外考察等课外活动逐渐受到重视.在这种局面下,地理教师有必要组织适当的野外实践活动,因为野外实践活动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学地理教师如何组织才能使野外实践活动变得更加有效呢?  相似文献   

2.
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野外观察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土壤的观察”为例,用项目式学习理念设计了高中地理野外观察实践活动,探究了野外观察活动主题确立、实施流程的各个环节及评价设计。  相似文献   

3.
王佩芳 《现代教学》2007,(10):50-51
长周期探究活动是小学自然学科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活动,它一般是指在一周或更长的时间里,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探究活动。它的出现是因为自然学科有些教学活动往往受到教学时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制约(例如饲养、种植、野外考察、天文观测等),使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及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无法深入地探究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根据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来源,可以将地理实践技能教学分为野外实习和室内操作两个方面。野外实习包括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室内操作主要包括做实验、制作学具等。通过实践,既可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既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5):F0002-F0002
野外实践活动是一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户外学习活动。野外实践活动培训能够培养广大中学教师的野外实践能力,指导他们正确、安全地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促进各地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4):F0002-F0002
野外实践活动是一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户外学习活动。野外实践活动培训能够培养广大中学教师的野外实践能力,指导他们正确、安全地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促进各地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艳梅 《现代教学》2004,(12):16-17
这节课可以作为一节整合课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活动状态,观察、记录、交流、反馈,直到最后形成主题网站,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初步了解和体验了科学观测的过程。整个课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学生的活动过程,网络和计算机没有单独地跳出来,却在学生的活动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野外观测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简称"野外基地")不仅是野外科学研究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平台,更担负着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文章基于高校野外基地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国际和国内野外基地建设现状分析,指出了我国高等学校野外基地建设的必要性,认为高等学校野外基地建设一流实践性学科必须面对现实.并就高等学校野外台站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观察、记录是生物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这项活动是在生物教师的组织下,据学生志愿、兴趣和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内容超过教学大纲又与所学知识有联系的活动。本人自1987年7月被聘为“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义务观察员”以来,与学生一道观察、记录当地鸟类环志信息的动植物生长情况,将初一、初二学生分成“物候观察小组”、“木本植物观测小组”、“草本植物观测小组、“动物物候观测小组”、和“气象水文观测  相似文献   

10.
一、 大华山欢乐金秋采风团活动内容:1.骑毛驴、坐驴车进村,乡村趣味运动会。2.推碾子磨面,磨豆浆、做豆腐。 3.数星星,讲故事,篝火晚会。4.爬山比赛,采摘。 收费:学生每人128元, 父母每人148元二、房山卫星观测考察队活动内容:1.科技人员授课《人造地球卫星》。2.参观卫星图片展览,制作卫星模型(面雕或泥雕)。 3.学习观测卫星技术、用激光望远镜追寻卫星。4.卫星知识竞赛。5.韩村河旅游考察。 收费:学生每人138元, 父母每人168元三、松山快乐家庭探险营活动内容:1.体能训练。2.野外生存知…  相似文献   

11.
野外考察活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上有独特的育人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开展不足。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对地理实践活动提出新的要求,通过构建野外场域下师生新型学习伙伴关系,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任务,支撑考察全过程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架构初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谢爱萍 《地理教育》2022,(z2):59-61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调查、实验、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通过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通过开展地理观测、社会调查、仪器操作、实验模拟、模型制作、野外考察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助于加强地理感性认识,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地理实践活动而言,不...  相似文献   

13.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最根本的研究方法。野外考察不单让学生接近自然、获得第一手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是促进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最大的作用在于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最直观的素材和最准确的空间概念,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化抽象为直观”,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有利学生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地理野外考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学生不仅能获取大量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塑造他们社会认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从考察前准备工作、野外考察过程和室内资料整理分析3个方面,详细说明中学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实际操作流程,探讨中学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意义,以进一步推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更多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促进野外实践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野外观察与实践是发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科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野外基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野外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和构建科学的基地野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蓉 《中学教学参考》2010,(17):111-112
野外实习和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可将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动手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并对生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手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一、活动目标1.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实践,加深学生对春季的认识,培养观察兴趣和能力。2.让学生了解春季最明显的特征和有关动植物的知识。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及写作能力。二、活动准备回.录像:情姑娘来了》《动物活动图)。2.落叶树与常青树图画若干。3.动物头饰若干。4.学生各带一件春季服装用品。三、活动过程分两个阶段,因时、因地、因人的实际而选用。第一阶段春天来了(适用二三年级)回.寻找着天组织学生到野外、公园等地方,观察春天树木花草等自然景物的变化,寻找春天的痕迹。2.感受春天让学生站…  相似文献   

18.
凯维翰 《地理教育》2013,(Z2):40-41
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乡土地理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最显著的特点,野外考察是地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野外考察寓于它的实践性,即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野外考察,通过学生亲身感知,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乡土地理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  相似文献   

19.
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源于国外,以各种野外活动为特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锻炼价值和社会价值。野外生活生存实践活动是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生活生存技能、野外活动常识及身体素质等课堂教学和练习后,让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综合训练的野外演习活动。在陌生的野外环境,所有的活动与生活都必须按照事先计划的方案,通过组织完善的指挥与监控体系,依靠团队的指挥、协调与援助,克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帆船航模大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通过学生简明的对话,引出该课的任务,驱动学生产生探究风的方向和强弱的欲望,引出本课的学习。通过刮风的现象、观测风和风是怎样形成的三个活动,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本课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在室外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