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单一纯粹的新闻业已不复存在。新闻教育转向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新闻领域所面临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这一背景下,新闻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此,针对媒介融合的本质展开探究,发现新闻教育在此背景下面临着技术创新、个性化能力培养、多元知识结构等全新趋势,为了更好地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提升人才综合能力表现,提出了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以及革新教育内容等建议,以期为新闻教育的新时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设性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立足新媒体时代解决公共空间事务的一种新闻实践,具有更为积极的内容建设和向善的内容生产.建设性新闻的空间构成可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予以分析,与之相应的是空间实践中的新闻生产理念、架构与方式等.中国主流媒体可架构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生产体系,以内容生产的舆论监督促进新闻生产与公共服务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淡小荣 《传媒》2018,(5):84-86
"互联网+"时代,VR新闻已成为媒体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随之而来的VR教育成为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VR教育中,应重视VR叙事方式的把握、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行业内部动态的跟进.在未来发展中,VR教育不仅是针对新闻传播领域,也可以运用于其他领域中,但其毕竟只是众多新兴技术中的一种,对其发展应有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余婷 《新闻实践》2011,(2):25-27
虚假新闻总是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异。在信息高度冗余的时代,完全遏制它的产生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防范。在美国,人们在预测未来新闻媒介形态的时候,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将是专业媒体和公民新闻媒体的"混血儿",这就预示着,公民新闻或将成为未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探讨防范公民新闻中的虚假内容的途径,使之真正成为专业采写的新闻的有益补充已成为美国新闻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民新闻时代新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服务于社会各层面的人才,并使其成为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和舆论领袖。在社区媒体DCTV的启发下,本文建议打造一个"公民新闻"的实践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快速化,在新闻资源趋同化、新闻内容同质化的时代,对新闻编辑特别是党报夜班新闻编辑的要求已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编辑。那种被动等稿,来料加工的"版式匠编辑"已不适应当前新闻竞争需要,这在同城纸媒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编辑的主导作用体现得越发明显,媒体传播的效果对编辑的依赖程度正在变大。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自我传播的时代,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并不会消失。它们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挑选并加工新闻,但报道的议程、框架甚至内容不再仅仅由专业媒体决定,公众已参与到整个新闻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由专业人士与一般公众合作的公民新闻生产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新闻不再是过去那种完整的封闭作品,而是不断接受验证、质疑与补充的开放系统。然而,传统的新闻教育遵循以大众媒介组织为核心的企业化训练模式,并未为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单一纯粹的新闻业已不复存在。新闻教育转向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逐渐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卡斯特所说,一个“大众自我传播”的时代逐渐浮现.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报道者的时代,大学的新闻教育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化.本文以新媒体的变革为背景,指出新闻教育的重心应该转向社区新闻教育.社区新闻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出熟悉社区脉络的新闻记者,还可以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促进社区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11,(11):9-9
"我们都有幸在其中,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媒体变革像今天这么剧烈,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时代,绝对不是糟糕的时代。"广州日报与中山大学传社学院联合举办的珠江论坛之"媒体变革"系列讲座第二讲近日举行,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作客,讲述网络新闻与媒体新变革。她认为,稀缺的新闻内容才有更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新闻界的特殊地位,外界的批评者和内部领导者坚持要求新闻界严于律己。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媒体的期望越来越高,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也就越来越大。培养未来的新闻传播从业者,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目的。而一个合格的新闻传播从业者的基本素质,最重要的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然后才是扎实的理论根基、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其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新闻传播法与新闻传播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3.
周琼 《东南传播》2014,(2):134-136
新闻传播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作为为各类媒体培养记者的新闻采写教学,要在新闻传媒的上链中有所作为,必须与时代链接。运用新的传媒方式来帮助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最终达到所培养的学生与媒体工作的无缝接轨。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但全球化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此种要求成为学界与业界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具有"职业化"特点的新闻传播人才是必然选择。学校应根据办学层次与职业发展变化,通过职业描述、确立培养目标,培养职业技能过硬、职业精神饱满、职业理想明确、差异化优势明显的优秀"职业化"媒体从业者。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的宗旨就是关注普通民众、贴近百姓生活,以老百姓为核心"受众",确立"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作为现代媒体,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也是自觉遵守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本文从民生新闻的主体、内容、语言等方面,阐释当代媒体如何确立民生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16.
短新闻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写作形式,堪称新闻军团中的"轻骑兵",新闻群芳谱中的美艳奇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在信息如潮的时代,新、短、快、活的短新闻不仅是受众的需要,是当今媒体改革的重点,更是时代的呼唤,倡导新闻工作者写好短新闻意义重大。短新闻已然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正式开播。它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地方台的新闻改革开辟出一条新路。这种后来被业内人士命名为"民生新闻"的新闻形态,与当时占据主流电视媒体主流地位的"联播体"新闻相比,无论在报道内容、新闻视角,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媒体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了多种媒体形态,传统媒体发展受限。传统媒体为实现发展,在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媒介融合,实现转型与发展。融媒体时代下,转变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采集与传播方式,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办学目的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在进行新闻采编人才培养中,应结合融媒体时代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革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新闻采编人才,满足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人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是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诞生的,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因其具有交互性、自主性、成本低等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编辑、传播等方式,使得新闻报道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提高了新闻的自由度,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是也是这种快捷、自由的报道方式,使得自媒体的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下降,大量的虚假信息被快速传播,不良信息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结合自媒体时代新闻的特点,探讨自媒体对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速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行业的转变,新媒体的涌入以及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共同打造了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推进全媒体记者的培养,积极参与媒体矩阵建设等,是融媒体时代提升新闻采编行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当下融媒体时代发展特点,探究新闻采编行业竞争力提升的措施,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