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林坝原相间的祥云县位于滇中彝族区与滇西白族区的过渡部,也是金沙江、澜沧江、元江三江分水处,有"滇西总大门"之誉称.24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各族居民,其中汉族、彝族、白族是祥云的主体民族,占祥云总人口95%以上.祥云于公元前109年建县,系云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滇西重要的文化起源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六个民族相依共居,几种民族宗教信仰共存,在共存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容纳,相互吸收,形成了和睦共融的地方民族宗教信仰特色,这一点,在白、彝、汉三个主体民族的宗教信仰上,更有着鲜明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李其康 《大理文化》2009,(Z1):110-111
2001年,是云南省下关茶厂在漫长的历程上走过的第60个年头。下关,从近代以来始终是滇西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但人们也许还不曾知道,下关还是驰名中外的"下关沱茶"原产地,而专门生产下关沱茶、下关紧茶的就是有着60年历史的云南省下关茶厂(即后  相似文献   

3.
提到白族,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大理三塔、<五朵金花>以及苍山洱海等滇西地区.其实,除滇西外,川西、黔西、湘西等地也分散聚居近20万白族人.更鲜为人知的是,鄂西鹤峰境内也聚居着为数不少的白族人.……  相似文献   

4.
赵敏 《大理文化》2013,(9):100-108
季羡林先生的杰作《糖史》,已详实地叙述了糖在缔造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糖这一重要物质文化媲美的当数盐。古代的洱海区域各族先民追逐着盐在大地上迁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最终将部族和聚落布满滇西大地。如果我们将中国盐资源的位置分布作综合审视,就可以发现古人类在中国大地上的三条迁移路线:一条是嗜鱼的古人类沿中国东南沿海的迁徙路线;一条是喜杂食的古人类沿中国中部丘陵、岩洞移进的路线;还有一条是擅狩猎的古人类沿横断山北上的路线。在这三条路线上都能找到盐的分布。而我们所探讨的洱海区域盐井就是在这第三条路线的横断山纵谷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巧合,而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离不开盐的必然结果。答案就蕴含在人类自身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5.
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剑川沙溪寺登街(区域)入选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该组织宣称:"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台、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当时连接西藏和东南亚的古集市还保留得相当完备。"从此,这个被时光湮没、被岁月遗忘的滇西边远小镇,蜚声海外,成为与埃及国王谷、意大利庞贝古城、中国万里长城齐名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海外游客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住古老的马店客栈、听古戏台上着戏装的原生态白族腔、观兴教寺大殿神韵、过古桥、踏古栈道、走茶马古道,追寻那遥远、苍凉、悲壮的马帮传说……一页又一页,翻阅品读着这一部凝固  相似文献   

6.
江从延 《大理文化》2014,(4):104-112
抗日战争中,云南新建了28个机场,加上抗战前已有的24个机场,共有52个机场。祥云县的云南驿机场就是其中的一个。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人缅作战失利.中英联军分途向印度、云南溃退时,日军乘隙进占缅甸,入侵滇西,陈兵怒江,切断了中国唯一的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滇缅公路被切断后,盟国大量援华物资滞留印度,滇缅公路已无法发挥抗战“输血管”的作用。为了解决中国抗战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7.
水目年華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有中国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特别是佛门圣物肉身"舍利子",更有"一见结禅缘、一拜保安康"的佛家禅缘.  相似文献   

8.
张云霞 《大理文化》2014,(7):96-110
正大理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西南地区的重镇,古老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在这里交汇延伸,是滇西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西汉武帝时设置益州郡叶榆县,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唐宋时期,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南诏、大理文化,直至今天,大理仍是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桥头堡"。代代相传的南来北往交流中,各种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理文化,成为中国西南民族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有"文献名邦"、"史冠南疆"之  相似文献   

9.
水目年华     
李雪 《大理文化》2013,(6):70-72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人生履历表中,有一个栏目,填写着一个学校,名叫:滇西机械工业学校.我是这所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 机校历史太短暂 我就读的滇西机校当时全校共有学生601人,1962年9月,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活跃在云南省的机械、校通运输、财贸战线.后来,有的成为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有的当了县长,有的当了厂长、总经理,更有官至解放军大校的解放军报社陈锡祥、大理军分区司令员杨诚,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民营企业家朱兆康.他们没有辜负苍山雪、洱海水的哺育之恩,他们没有辜负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没有虚度青春年华,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燃烧他们的生命,在他们晚年相聚下关的时候,他们笑盈盈地说:滇西机校,我们没有给您丢脸!  相似文献   

11.
《大理文化》2010,(9):117-118
大关邑村地处下关镇西北角,辖区东至洱海,南连大理市主城区,西接荷花村,北至阳南河。总面积9.8平方公里。大关邑村委会下辖大关邑、小关邑、大展屯三个自然村。共1970户6033人(其中农业人口3103人,非农业人口2930人),是一个以白、回、汉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近年来,村委会紧紧围绕省、州、市党委、政府把大理市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目标,牢固树立"全市一盘  相似文献   

12.
尹荣方 《寻根》2012,(6):36-39
慈乌与孝 有一种反哺的乌鸦,也就是慈乌,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地位很高,因为它和中国社会最看重的"孝"相关联.《说文》解释乌时指出,"乌,孝鸟也".古代传说乌鸟能衔食反哺其母,所以乌鸟被称为孝乌、仁乌、慈乌.在传统说法中,乌有两种,一种就是平时所说的乌鸦,又叫老雅.这种乌鸦因为兆凶的缘故,人们都不喜欢.脖项白(或说嘴白)的那种才是反哺的孝乌,晋代王嘉《拾遗记》:"仁鸟,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有"慈乌"条,他将"乌"分为四种:"乌有四种:小而纯黑,小嘴反哺者,慈乌也;似慈乌而大嘴,腹下白,不反哺者,雅乌也;似雅乌而大,白项者,燕乌也;似雅乌而小,赤嘴穴居者,小乌也."  相似文献   

13.
剑川"得勒母子汤" "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特有的一道美汤,鲜嫩香爽,在肴席上颇受青睐.然其汤名却不能望文生义,照字面去理解."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白族语,意为蚕豆母枝叶与蚕豆瓣儿(干、鲜均可)一起合煮的汤,的确不失为一味奇汤.虽说滇西普种蚕豆,然而"得勒母子汤"这一吃法,或许惟故乡剑川独有.  相似文献   

14.
儒商侨乡喜洲崛起的中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的《大理县志稿》说:“至于商务思想,唯喜洲一地人物为最优胜之资格。”此时,喜洲商帮还正孕育而尚未形成。在滇西,商界的霸主仍属由滇西帮繁衍的鹤庆帮和腾冲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用太和(今大理)人,刘文炳<锥马即景>诗中的颔联作为标题.旨在说明云龙历史上盐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县各业的进步,形成了底蕴深厚的盐井文化.刘文炳在这首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16.
《大理文化》2010,(5):117-117
大理州民族中学是1982年创建的一所招收大理州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高中2002年开始承办中央文明力、"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大理高中"宏志班"面向滇西七州市招收品学兼优的贫困农民子女和困难下岗职工子女,是云南省一级二等高级中学,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  相似文献   

17.
凌夫 《寻根》2010,(5):67-71
<正>陈之佛(1896~1962年)是一位艺术上有着多方面建树的大师级人物。陈之佛是图案家。陈之佛生于浙江余姚,16岁考入杭州浙江省工业学校,191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拓荒者,他创造了多个"第一"。留校的第二年,他就编出一本图案讲义,这是中国现代图案学的开山之作。1918年,他东渡日本,专习工艺美术,成为  相似文献   

18.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9.
杨懿 《大理文化》2009,(4):48-49
大理州作为滇西经济中心和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文化城市,拥有突出的区位辐射优势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在云南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旅游业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大理州的旅游业发展在全省旅游业发展格局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优化和完善大理州旅游业的总体布局和产品结构,对推动和深化滇西乃至整个云南省的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因此,根据大理州的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状况和行政区划惯例,按照"大理南诏古韵,苍洱风花雪月"的主题定位,大理州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定位为"一个中心、二座古城、三个开发区、四条旅游主干线、五大旅游区、六项旅游产品、七大旅游项目"的发展框架(简称"1~7"布局框架).……  相似文献   

20.
2021年9月17日,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召开二届二次理事会暨"滇西文艺评论"公众号和"大理艺苑"广播栏目研讨会.大理州文联副主席蒙志李、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部分文艺界代表人士参加会议. 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杨义龙主持了第一阶段会议.会上,与会人员主要就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新媒体发挥文艺评论效用、如何进一步办好"滇西文艺评论"公众号和"大理艺苑"广播栏目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