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9月25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对我们的新闻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成为我国新闻界的当务之急,也就促使我们重新去审视和研究当前新闻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尤其是新闻写作问题.思维.是心灵之光.新闻运思,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我们不妨以新华社与美联社作为标本,来一番历史的追寻与文化的沉思,对中西新闻的写作思维特点进行一次剖析性的比较,以期充实和发展我国的新闻写作.一、历史的追寻——寻找思维差异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追寻 文化的沉思──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比较李楠在世界各大新闻文化圈中,中西新闻是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两大体系。我们试以新华社与美联社作为标本,来一番历史的追寻与文化的沉思,对中西新闻的写作特点进行一次剖析性的比较,以期充实和发展我国的新闻写...  相似文献   

3.
董秦 《新闻知识》2001,(10):9-10
从晚报社会新闻演变的历史角度看,晚报社会新闻可分为批评性、歌颂性和生成性三类。历史地看,第一类的社会新闻诞生最早。代表作有40年代重庆新民报晚刊揭露的洋狗事件。此类社会新闻诚如邵飘萍所言,“对于社会中发生之事件加以深刻之观察,而发现其隐秘,以攻破社会之黑暗。……故欲知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观其报纸所载社会新闻之意向,即可洞察其大概。”第二类歌颂性社会新闻大量诞生在建国后,名篇有新民晚报记者吴承惠采写的《他又走上了正路》等。建国后,我们给社会新闻所下的定义无不集中在这第二类。如丁世义:“社会新闻是以…  相似文献   

4.
幽默新闻,顾名思义是指幽默性的新闻,是幽默和新闻的联姻。幽默作为一种包含深层意味的笑旦与新闻结合,便使新闻脱去了正统呆板之气,产生着极强的活力和韵味,成为一种全息性、深层次的新闻报道手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给幽默新闻下个定义:富有一种乐观性、戏谑性和轻松恢谐的消息叫幽默新闻。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在就党报影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新闻失实仍然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新闻失实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什么现在仍得不到根除?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导致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和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过分重视新闻时新性,淡化了真实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科学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的辩证关系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主体与客体必须一致,否则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每一件事的反映都是准确的、可靠的,每一细节都经得起检验…  相似文献   

6.
论新闻发现     
彭菊华 《当代传播》2000,1(3):22-24
新闻发现指发现新闻之获得,是一种名物,兼具新闻资讯和化理性品格,限于新颖的新闻材、独特的新闻角度和权威的新闻主题,当属“新材料科学”。宏观新闻发现板块,它浸透着政治,多数为非原创性的,有时认可“一无所获”,是个人智慧和群体智慧的结晶。个案显示,出色的新闻发现达到当下性与史实性的统一,自选动作与规定动作的统一,多样化与术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闻史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展覆衍变规律的科学。以史为鉴,可以得到智慧和启迪.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和专业知识。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类型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的丰富经验,对我们新闻业的采编业务、经营管理都会大有裨益。新闻史,可以成为当今新闻事业的坐标.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定位,令人纵横捭阖、视野开阔。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反思历史、总结经验。历史上不乏著名报刊利用社会力量协办专刊专版的例子。邵飘萍办的《京报》有24个专刊和副刊.都是由社会力量协办的。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为此,从本期起中国新闻史学会与《新闻与写作》合作,创办“新闻春秋”专栏,到新闻事业史这个坐标中寻找焦点。本专栏将力求知识性、服务性、可读性并举,内容涉及新闻理念与业务、经营管理、著名案例和人物事件、新闻与法等等。愿大家在新闻事业的坐标体系里.找寻到一个个有价值的点。  相似文献   

8.
听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列讲座,笔者深刻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才之魂和从业之基。与一般的新闻观相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党性与人民性。作为一名晚报的编辑,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笔者的体会是一定要尽最大的可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同时把握好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9.
三、新闻伦理学研究的方法。每个学科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确定,都是依据它的主体预期目标和对象的规律、特点以及各种条件。我们已经明确了新闻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就比较容易确定它的研究方法。新闻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综合新闻学与伦理学的思维方式,将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是人类认识的历史经验总结。除此之外,研究新闻伦理学还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种主要方法。第一,要全面运用历…  相似文献   

10.
博览     
新闻的历史品格新闻是面对现实的,尽管今天的历史可能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可能是明天的历史。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却是要对历史负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有必要讲究一下新闻的历史品格。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人们考察历史学有三条标准:史实、史识、史德。我们考察新闻的历史品格,也不妨(似乎也应该)借用这三条标准。如果一条新闻是真实的,它就必然地成为史实。新闻应该有这样一项任务,务使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界的反映和认识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历史性。要达到史实的高度,除了新闻的检验尺度需要调整外,还需要对我们当前的新闻走向作些审视。一条新闻,要在天长日久之后仍然是站着,而不是躺着。除了它具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走向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去探讨新闻活动中传受双方心理活动的特点、互动规律及其生理、心理机制的科学。如今,在我国,新闻心理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正踩着改革开放的鼓点匆匆向我们走来。为了促进这门学科的确立和...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有句格言:"对于一个人来说,关键不在于知识,关键不在于经验,关键在于一种思维方式。"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而一切思想都是思维之子、思维之果。新闻记者在奔波忙碌于传播新闻事实时,需要一刻不停地开动思维的机器。当前,强军目标宣传是我们军队媒体新闻传播最重大的主题。在强军目标宣传中,确立科学思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听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列讲座,笔者深刻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才之魂和从业之基。与一般的新闻观相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党性与人民性。作为一名晚报的编辑,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笔者的体会是一定要尽最大的可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同时把握好正确的导向。记得一年多前,笔者编过这样一则新闻:"北大校长周其凤炮轰美国教育一团糟"。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 ,这是他对文学本质的深刻感悟.当我们对新闻学有了很深的感悟的时候,同样会由高尔基的文学观联想到新闻学的本质,新闻学的本质应该是实践基础上的人学,我们且称之为"实践性与人学性"并重的科学.这里所说的"实践性与人学性"是笔者提出的概括新闻学本质的一个新闻学语句,其内涵界定为:新闻学是新闻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把握的人学,即新闻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对人生、社会、政治以及传播环境等制约新闻传播因素的整体驾驭能力和水平.因此,新闻学的本质是,研究新闻传播主体如何驾驭传播环境的科学,它充分体现出实践性与人学性有机融合的形态,是在实践性与人学性基础上进行架构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李鸿建 《视听界》2006,(2):17-19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给新闻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新闻是变迁的记录。”记录变迁,也就是记录历史了,所以就有人形容新闻为历史的秒针,今天的一条条新闻,也就是明天的一页页历史。这也就是说以真实性、即时性为其生命的新闻,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了。既然记录的是变迁,记载的是历史,我们的新闻报道、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自然就得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我们就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到历史的流程中去考察新闻事件与社会现象,高屋建瓴地去挖掘其新闻价值。一、以历史的眼光,去透视新闻现象,观照新闻事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让今天的新闻在明天…  相似文献   

16.
析新闻定义     
新闻定义是新闻学由以建立的基础。许多年来。国际国内对新闻定义的讨论曾广泛地涉及人类新闻活动的目的、新闻的本源、新闻区别于情报、宣传、历史、文学的本质属性。新闻在阶级社会中传播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合乎历史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对新闻学理论研究具有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没有历史发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历史事实的"发现",历史活用为新闻就很难实现;在"历史"活用为新闻的过程中,历史发现者的"发现"是创设新闻由头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历史发现式新闻"比"历史新闻"的提法更能够体现出历史之与新闻的合法关系,因而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8.
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创造历史。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历史之中蕴含着博大的多样的美。探究历史之美,启发感染大众,是人类思想文化领域孜孜以求的探索。新闻作为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发掘、传播、丰富历史之美,是一项有益的实践,能达到新闻、历史与美学三者之间相得益彰。历史空间与新闻传播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人们通过历史获得不同的表情和心理期待,或仰天大笑、或黯然落泪,或敬重、或痛恨……种种情感,引起人们愉悦、自由、解放、光明的心灵共鸣,这就是历史之美。  相似文献   

19.
博览     
新闻活动须站在历史高度宋晓男在《新闻与历史比较的启示》一文中谈到,新闻活动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进行。这就首先要求新闻必须对历史负责。今日之新闻,必须是明日之良史、信史。新闻既要为今人提供新鲜的报道,也要为后人留下翔实的史料。新闻评论应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从历史的高度向新闻提出了真实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掌握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指导我们更好地从事新闻工作的科学方法。在十几年的新闻实践中,结合对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我始终在努力摸索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并不断有所体会和收获。 1994年6月中下旬,应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报业记者协会之邀,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美国访问15天,回来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