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瑾 《职业圈》2008,(15):16-17
“亮剑精神”就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把亮剑精神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一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九阳豆浆机把自身品牌、营销、技术的资源等充分集中在豆浆机细分行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它避开了强大对手的直接竞争,从而抵挡住竞争对手的进攻,产品的销量随即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也开始重视人性化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如何正确对待"人性化"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管理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让人性化管理思想成为企业管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无为而治"对企业文化管理活动的启发,是藉由"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 "反者道之动"的核心理念,从企业精神、价值观的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环境的维护等层面,掌握管理的本质,由内而外,再造企业文化,促成"以人为本"管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尹才忠 《职业圈》2007,(9):100-102
班主任工作是门艺术,尤其是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要坚持"严、细、实、恒"的原则,既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更要有踏实认真,持之以恒的精神."精细化"是班级管理之魂.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是我国企业中普遍重视的管理概念,它注重在团队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多年来,我们的不少企业,包括民营、私有企业,也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它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作为一种企业精神来贯彻.  相似文献   

8.
杨跃康 《职业圈》2014,(2):84-84
亮剑精神是困难企业脱困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说的“亮剑”精神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它是企业在对待和处理一切事物中的习惯、作风、认识和态度。亮剑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责任感是企业摆脱困境不可缺少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双因素理论作为诸多激励理论中的一种,对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在"满足"二字上下工夫,一方面应用保健因素,满足组织成员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应用激励因素,激发企业员工内在的工作动机,满足成员自我发展等精神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大动力,为企业"永立市场潮头"提供可靠政治保证,文章从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着手,进行了一些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1.
纵然对经济发展背景下成长的"80一代"有诸多异议,但他们已经或即将成为职场中流砥柱的事实却不容质疑.对此,文章从制度化管理层面的"制度育人"、"制度适人"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管理入主职场的"80一代"职场新人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试论国有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西方先进企业成功的重要管理经验,也是我们发展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应由"三大系统"、"九个要素"组成,为此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下产生的人本管理将愈发散发出其优势.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一切管理活动应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文章从三个部分探讨中学教师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必然及其运用的具体方面.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模式是新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所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施行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大大提高了我们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研究酒店管理专业与工学结合,在目前的专业形势发展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重"物"而不重"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文化内涵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需要理清思路,深入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自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很多企业都声称要"以人为本",但他们大多都把"以人为本"挂在嘴上,却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其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理解其内涵.文章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从而有效增加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施行起,越来越多的人员青睐公务员职位,公务员报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现象.文章以当前出现的"公务员热"这一现象为出发点,试图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对"公务员热?这一现象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邢秀玲 《职业圈》2007,(22):111-112
管理理念对管理学生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学生管理理念,就会在学生中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管理态度和管理方法,学校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必须具备正确的学生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今天,当人们站在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上,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过去,用今天的标准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明天的经验,必将再次选择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为更好地开拓人的内在潜力,培育人类"最香的花朵",塑造一代"最美的心灵",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善于摄取和利用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知识信息,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师爱"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形态,在人际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利用"师爱"增强中专班主任管理能力就是文章研究的课题.文章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怎样充分发挥"师爱"心理功能效应,从而提高中专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