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搞好“五四学制”背景下的中小衔接工作,一直是燕山教委非常关心的问题。“十一五”期间,燕山教委将《九年一贯课程五四学制背景下中小衔接问题研究》申请为北京市规划办青年专项课题。我校也积极加入到了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九年一贯课程‘五四学制’背景下中小衔接问题研究”是基于燕山“五四学制”特点而开展的教学实践研究。本课题于2005年9月提出,2006年4月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这项研究有效地解决了“五四”学制特点与市教材“六三”体系不配套情况下中小衔接中的实际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小衔接”是燕山教委“打造精品、创建和谐”教育的六项工程之一,需要中小学联手合作完成。我校参加燕山地区“中小衔接”课题后,与学区内的向阳小学及前进一小合作,开展了以“中小衔接有效教学方式契合点的探讨”为核心的研究与实践活动。我们主要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三个层面上进行“中小衔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合肥市部分“五四学制”实验学校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_“五四学制”比“六三学制”更适合于素质教育。(2)在安徽省部分地区,是合肥市完全具备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六三学制”转换成“五四学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通过“五四学制”的转换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1994年秋季燕山区中小学“五四”学制改革区域性实验将进入中学阶段,同时初中在校生又处于高峰期,教学工作面临困难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工作规程》,使燕山中小学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提高;如何使学制改革过渡到中学阶段较为顺利地进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课题对燕山区中小学教学研究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通过对25个问题的35400多个数据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燕山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二调查对象,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本组教育改革经验共四篇,中心议题是九年一贯制,其中包括学校改革经验总结两篇,即海淀区育英学校和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各一篇,区域教育改革经验总结两篇,即燕山地区经验总结和昌平区农村地区实施九年一贯制的总结各一篇。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分类,一类是十年以上的九年一贯制或五四学制实验总结,即已经完成一轮以上的学制实验经验,其效果已经被社会认可的:学校的是育英学校,地区的是燕山地区;另一类是已启动实验,但未完成一个实验周期的:学校是帝景分校,地区是昌平区的农村地区。两种不同的分类观察角度,可以归纳出这些实验带给我们的不同收获。  相似文献   

7.
燕山地区“五·四”学制改革成果显著本刊记者卢锦华从1991年初,北京市教育局决定在燕山地区进行“五·四”学制区域性实验,到1994年暑假.燕山地区小学已全部改为五年制。9月1日,原小学三年级套级过渡的五年级学生,全部进人中学,开始了四年制初中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通常将教育体系内各种学制的相互连接称为沟通与衔接,这两者没有明确的区分界限。衔接一般指正规教育不同等级学制间的连接,学生学过各种衔接的学制可以提高学历等级。沟通的含义比衔接广泛得多,不仅包括正规学制的连接,也包括非正视学制的连接。沟通的学制很多并不能提高学历,往往是为了升学或就业的需要补学某一些内容。正规教育学制间的衔接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沟通、衔接的骨干。因此,本文首先研究正规教育学制间的衔接,然后涉及非正规教育学制。本文的重点是研究沟通、衔接的具体方法。-‘正现教育学制间衔接的特点与形式对于职业…  相似文献   

9.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以"3+2"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构建衔接机制;以五年学制为整体架构,实行"2.5+2.5"学制模式;设计一体化培养方案,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纵向衔接与螺旋式衔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来稿摘编     
来稿摘编青龙县的“五四”学制实验———河北青龙十年教改步入经教良性循环轨道青龙从1983年开始探讨“五四”学制,先后经历了试办纯农中、“三加一”职中、四年制初中三个阶段,现在,全县已全部推行“五四”学制。青龙实施“五四”学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中小衔接仍是被忽略的研究点,笔者在理性分析初中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的视角挖掘教育资源,以运动课程、心理课程、读写课程、家校课程为实践平台,依托大数据的信息反馈,就中小衔接的学校管理、工作方法、推进路径、实施策略,进行了有效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校自1986年起改学制为4年,进行首轮学制整体结构改革实验(1986年至1990年)。这项实验以学制改革为轴心,以中小学学段衔接为突破口,采取“以纵带横”的实验策略,带动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五四”学制的初中段,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学生学业负担合理,为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留下充分余地等方面,确实优于“六三”学制的初中段;还证明,改制后让十一二岁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学制是高等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学制貌似单轨型实为双(或多)轨型,各层次高等教育自然衔接,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双向自由沟通;俄罗斯高等教育学制貌似分支型实为接近单轨型,各层次高等教育自然衔接,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单向顺畅沟通;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貌为双轨型实为交汇型,各层次高等教育自然衔接,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层层交叉沟通.不管是否设有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它们皆有效地构建起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借鉴这些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学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且这一体系必须突破专科层次限制向上延伸.  相似文献   

14.
我市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课题的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作为江苏省中小学“五、四”学制整体改革试验的一个子课题,重点研究“五、四”学制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内容、方法和途径。1988年底,课题组又在我市“小学直升初中”的锁金村地区进行第二轮的实验。其目的是验证第一轮实验所取得的经  相似文献   

15.
《机械中专》1994年第4期所载拙作“在中专基础上办好高职是当务之急”一文,提出了为什么培养高级技术员的学制必须与中专培养技术员的学制相衔接,建立在中专的基础上,又提出:“实现学制间的衔接有一定难度,没有课程的衔接,就没有学制的衔接”,本文试在介绍英国和法国两种不同衔接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我国自己的衔接方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仍偏重于学制衔接。本文依据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内涵式衔接)加以论述,并指出内涵式衔接应成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中职与高职学制的有效衔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职学制与高职学制实行高效衔接,既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中高职学制衔接的关键在于课程标准的衔接,本文就其出口和入口问题,课程标准内涵、制定原则、弹性,教学组织及学习年限等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五年制高职学制与高中后二年制、三年制高职高专学制以及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五年制高职学制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的五年制高职学制在课程体系衔接、职业意识养成、职业能力培养、缩短学习年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专业适应面、同一环境下的学习年限等方面则存在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学制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选择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学制,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管理与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回顾了学制问题的由来的基础上,综合比较了“六三”学制与“五四”学制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基础教育学制决策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论职业教育学制间的职业能力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教育学制间的衔接,不论从小学到中学,或是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实行文化课之间的衔接。职业教育学制(包括职业培训学制)之间的衔接不只是文化课之间的衔接,主要是前后两个学制在学校中所学专业技术课程(也可能包括通过工作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之间的衔接,实质上是职业能力之间的衔接(从某一种职业能力提高或改变到另一种职业能力之间的衔接)。本文将着重对职业能力之间学制衔接的主要特点及由于不区分学制间两类衔接而出现的问题作一些讨论。一、职业教育学制间职业能力衔接的主要特点1.职业教育学制间的职业能力衔接包括在已经完成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