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鼎革,士人们以批判的目光审视八股文,在废存之阃兴起了一场论争.持决绝态度者把国家之败亡归于八股,以其败坏人才、泯灭文章之道而主张废弃之.如魏禧作<制科策>三篇,主张"废八股而勒之以策论",在清初"经世"的文化语境中极具代表性.与此相反,有人则认为在国家丧乱之际,借八股以传圣贤之道,故必不可废.这场论争承载着清初士人对国家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沉重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教战守》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因这篇文章是作者向宋仁宗所进的二十五篇策论之一,故有的选本亦题作《教战守策》。苏轼这二十五篇策论规模宏大,思想深邃,见解透辟,论及范围极广,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作者自谓“大抵皆劝仁宗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它是者以锐敏的眼光,考察当代时政,针对当日官冗、兵弱、边弛、财乏以及赋役不均诸问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教战守策》,是他一组策论中的《安万民》这个大题之下的一个小题。教战守,乃是教民战守;教民战守,乃是安万民之策。所以,欲安万民,必须教民战守,当是苏轼写《教战守策》这篇论文所要阐发的政治见解和主张,亦当是全篇之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教战守策》,是他一组策论中的《安万民》之下的一个小题。“教战守”,乃是教民战守;教民战守,乃是“安万民”之策。欲安万民,必须教民战守,这是苏轼写《教战守策》一文“用意俱要”之所在,即文之“主脑”者也。然,众家皆说文之开篇句“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文之中心论点(见《中学语文教学》84.1、84.5;《语文教学通讯》84.4《语文教研》84.1;等等),我以为此见不当。还是依清代刘熙载之说:“文固要句  相似文献   

5.
文由心生     
西汉大文豪扬雄曾说过"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北宋文学家苏轼也曾说过"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即"文由心生"。"文由心生"是一种境界,正如《春渚纪闻》中苏轼所言:"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乃人生之"快意事"。的确是这样,我手写  相似文献   

6.
论苏轼对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古代早在韩愈之前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道观:一是重道轻文的儒家文道观,它所说的道只局限于儒家之道;另一是刘勰《文心雕龙》的文道观,它对道的理解不囿于儒家之见,指的是自然之道,并重视文的能动作用及其审美特点。到了宋代,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文心雕龙》的文道观,并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对文艺的规律和审美特点作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和探索,贡献巨大,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7.
《原毁》是韩愈的一篇政论文章,同《原道》、《原性》一起并称“三原”,但以《原毁》价值为最高。《教战守策》是苏轼在二十一岁到二十六岁期间(仁宗嘉佑元年至六年),应考时所进时务策的一部分。它是苏轼策论中难得的好文章,堪称政论文的典范之作。韩愈同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曾尊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①可见他是推崇韩愈、步武韩文的。从文学主张看,苏轼重视文章的内容,反对“未  相似文献   

8.
在苏门四学士中,秦观(1049—1100)是苏轼最喜欢的作家.苏轼知徐州时,秦观为作《黄楼赋》,苏轼叹为有屈宋之才.其后劝其考进士、荐其举制科,又致信王安石引荐之.晚年在海南,作书付子过,称秦观与张来才识学问为当世第一.及闻秦观死讯,至有不可复得之痛.苏轼之喜欢秦观,不乏才人之间惺惺相惜之意,故一有机会,便在同道间称赏不置.而秦观之好议论古今、文词间崭露出来的豪隽慷慨之气,盖与苏轼为最近,故林纾有言,秦观《策论》,与东坡同一轨辙;且谓:“学东坡之似者,无若少游.”这应也是苏轼赏识秦观的原因之一.至于秦氏在诗词方面与苏轼风格相差甚远,则是苏轼推  相似文献   

9.
"物化"是《庄子》中提出一个重要的视角,历来文人均对之进行了或多或少的继承.苏轼作为宋代的一代大文豪,更是将《庄子》的"物化"视角进行了深刻的继承和丰富的发展,并最终使其成为可以实践的审美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宁都三魏的研究主要涉及生平、文论、思想心态等方面,大多以魏禧为研究重点,对魏际瑞、魏礼的研究则比较薄弱。魏禧的文论具有长于策论、提倡经世致用、注重积理与练识、强调立本为要的特点。在对宁都三魏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大多以文学作品的文本为出发点去探析文学与世界的多角联系的论著,研究视角缺少开阔的文化品味和深刻的文化批评色彩。有关三魏思想心态的研究主要围绕遗民心态、伦理思想、社会启蒙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军事思想和爱国思想展开。  相似文献   

11.
苏轼词作风格多样,不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蕴藉深厚。苏轼词蕴藉美的形成除了与文本本身的凝练、留白,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读者的阅读接受创造,社会时代的影响有关,还得益于苏轼"本身原具有的一种双重之性格"。苏轼词运用比兴寄托和典故,借用古史、书、文、人,实现对一切人、事、物、情的关照。含蓄蕴藉使苏轼之情得以曲折变化地传达,摆脱世俗,实现雅化。  相似文献   

12.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的第三年.这一年的七月十六,他第一次泛舟赤壁.因这次夜游赤壁,便有了一篇震古烁今的名文<赤壁赋>.<赤壁赋>成了我们认识苏轼的一个窗口,而"客有吹洞箫者"之"客"也成了解读苏轼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考查清初著名古文家魏禧在江西的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魏禧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人格精神的形成,把握清初江西文坛的创作情况及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文人群的思想活动与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14.
美点赏析除了苏轼这样的智者,又有谁能够在一篇策论中从一个历史人物身上道尽治国安邦之玄机以及多难人生的真谛?张良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谋臣之一,雄韬伟略,超然物外,其参透世间万物的境界及本领,天下少有。他的急流勇退、大智若愚,  相似文献   

15.
古时宋金两代科举考试曾以策论取士。“策”是策问,即以经世治国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论”是议论文体。苏轼的《论战守策》就是一篇陈述国防政见的著名策论。以策论取士,应该说要比八股文取士更有利于选拔经世济民的人才,因而也更进步。由此想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选择有关当前国家大事、社  相似文献   

16.
苏轼之旷达,古今论者较多,但多及其一端,总不能全面把握苏轼旷达之特质。细考苏轼之诗词文作品,并对照其人生经历,可以发现苏轼之旷达,其核心在于他能做到旷不离世,旷而有为,旷而智慧。  相似文献   

17.
魏禧是清初三大古文家之一,其古文成就卓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魏禧杂记文的探讨、分析,把它们分成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记文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宋代武举考试分武艺和程文,程文考试是宋武举与唐武举的最大区别。宋武举程文分为《七书》大义和时务策论两种,策论要誊录、封弥;评定成绩时以策论为主,评选标准除参照文举的犯讳、错字外,更重视程文形式和是否“忠”。武举录取原则“策论定去留,弓马定高下”,体现了科举背后的中央集权思想力量在加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苏珊·布什的专著《中国文人论画:从苏轼到董其昌》在第二章"苏轼"一节在对苏轼画论的研究中引用、鉴赏了苏轼的题画诗、文共21种。作为一位儒家学者,苏轼关注的主要是艺术家的性格。在他看来,只有像文与可那样的高人才能将自己的本性与竹之本性相融,并能得到足够的启发去识别万物应有之道。苏珊指出,苏轼观点中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前后矛盾之处都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论画的诗和文都是为某些特定的画而作的,并且已经过去了一定的时期了。  相似文献   

20.
苏轼散文有一个鲜明的审美特色,这就是"以气御文"。其审美蕴涵极其丰富多元,不拘常式,形象生动。产生和形成苏轼这种审美方式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然主要是中国传统"气论"文化影响,特定时代文学风气转型,苏轼儒、释、道三者皆通独特知识结构,以及他旷放秉性、气质,等等。此外,苏轼"以气御文"审美还对今日人们仍有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