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情感教育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只是它注重学生的态度、信念、情绪,并在教育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品质,提高他们自我调控的能力,促使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情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历史情感教育,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相似文献   

2.
所谓情感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高职教育要想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情感教育必不可少,而语文学科本身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所以是情感育人的最佳阵地。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情感教育是一种精神成人教育,也是一种行为养成教育。探究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既要从人类的禀性出发,也要从教育的宗旨出发,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质量,才能在情感教育中与学生一同实现生命的成长。只有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情感教育是一种精神成人教育,也是一种行为养成教育.探究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既要从人类的禀性出发,也要从教育的宗旨出发,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质量,才能在情感教育中与学生一同实现生命的成长.只有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进行情感教育首先,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当代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呈荒漠化的趋势。现今的青少年由于家庭关系,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备受宠爱,导致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  相似文献   

7.
情感沟通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情感沟通受阻,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与大学生情感沟通。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同,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方能有效情感沟通,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聂冬霞 《考试周刊》2009,(38):132-132
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就是培养"完善的人"——情智合一的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对于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胜才 《贵州教育》2010,(11):33-34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华 《西藏教育》2009,(7):15-16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性,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一、情感教育的歧化现象及其分析1.简单化一部分教师认为情感教育,无非是讲课要有表情,待学生要慈爱而已,把情感教育简单化。在课堂上对学生都是正面的表扬,认为批评和惩罚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乃至伤害他们的自尊。也有的教师认为情感教育就是课外多“关爱”学生,课外多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但课堂上仍然是认知教学、技能训练。学校、课堂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些必要素质包括文化、人品、情感等都要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在学校,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使他们情感满足的虚拟的环境,而在…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有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产生"听语动容"、"受言激情"、"纳言暖心"的神奇效应。  相似文献   

13.
杨敏 《考试周刊》2014,(48):102-102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因此一节好课中绝对不能缺少情感因素。只有学生被打动了、被吸引了,教师的话语才能"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培养直接影响他们的教师职业素质,并将影响到他们未来工作的成效和事业的成败。文章基于职业情感教育规律的认识和常熟理工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情感现状的初步调查,从爱心与良心、职业价值取向、心理背景因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使其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占有同 等重要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 堂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情感,创设多媒体、游戏、实物等 情境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 情操,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这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发展的 趋势。因此对探究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情感的教育是非常 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一、情感教育的歧化现象及其分析 1.简单化 一部分教师认为情感教育,无非是讲课要有表情,待学生要慈爱而已,把情感教育简单化。在课堂上对学生都是正面的表扬,认为批评和惩罚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乃至伤害他们的自尊。也有的教师认为情感教育就是课外多“关爱”学生,课外多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但课堂上仍然是认知教学、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9.
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孩子一出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按自身的规律独立地发展着,他们作为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与家庭和社会又是一个联合体,他们的情感发展受到家庭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只要充分调动联合体中有利因素对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情感教育,孩子的情感就会健常正常的发展。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呢?一、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婴幼儿时期是人的情绪情感萌生的时期,也正是情感教育的大好时机,家长必须抓住这一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孩子关心父母,孝敬老人、爱老师、爱小朋友、爱一些美好的事物、体验各种情感的感受,这是当今早期家庭教育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的信息化都显示了教育的世界趋势: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它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针对工作中的一些设想和实践效果,浅谈学生情感教育的具体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