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级卫视竞争应该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媒体竞争,只有中国有如此多的省级电视上星播出,这些卫星电视既承载宣传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又是本省电视走出地域,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主体。鉴于其重要地位,各省均不敢小视上星频道的作用和影响力,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原来只把上星频道作为一个展示窗,近年也纷纷加入省级卫视覆盖大战、收视大战、广告大战之中。经过十年以上(大部分省级卫视是1997年前后上星播出的)的持续角逐,进入一个新的十年之际,省级卫视间竞争呈现怎样的态势?今后的发展走向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三网融合的新时代,电视覆盖行业也随之产生。电视覆盖行业的产生让原来省级上星电视媒体免费播出变为有偿播放,并且让各大省级电视台每年都承担较大的运营成本。电视覆盖也让我国大多数二三线卫视的电视节目覆盖率缩小、影响力缩小,实际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卫视。本文以电视覆盖行业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对省级上星电视媒体的利弊,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促进我国电视覆盖行业对省级上星电视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洪杰 《视听界》2012,(1):90-91
目前,中国电视阵容庞大,央视1个、省级卫视34个、地市州级电视台333个、县级电视台2860个,共有3200多家电视台、3600多个频道,其中通过上星对全国播出的频道超过50个。央视、省级卫视的市场份额占了全国广播电视媒体80%以上的江山,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省级卫视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传播市场上最活跃、也最具有创新精神和成长性的媒体类型。河北电视台尤其是河北卫视作为身处京津冀地区的主流强势媒体,是2012年省级卫视中较晚召开广告推介会的上星频道,大家对河北卫视期待已久。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上星频道已经超过了50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省级卫视频频改版,急于从自身找特点、寻优势,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并最终达到高收视率来吸引客户。尤其是近两年来,省级卫视之间为拼抢市场份额的竞争日益惨烈,围绕着影视剧、大型选秀类活动和新闻纪实类节目,频道混战,收视起伏。在这种竞争形势下,随着中国电视逐渐向频道专业化、电视产业化方向发展,省级卫视在竞争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意愿越来越迫切。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2005: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原有电视单极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本文试图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探讨2005年在多元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中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的博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供电视媒体工作者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永连 《视听界》2007,(6):25-30
近年来,电视传媒间的竞争目趋激烈,特别是一批背靠集团雄厚实力和区位经济优势的省级电视媒体,纷纷把上星频道作为跨地域发展、实现全国扩张的突破口和集团对外的“名片”,进行大力度的机制体制改革,整合集团资源,全国卫视版图在不断被重新改写。在这一背景下,各家卫视纷纷通过节目改版来提升频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陈潇 《青年记者》2012,(17):85-86
背景概述 1999年,中国内地的省级电视台连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完成了“上星”的历史转变,中国电视业的“中央电视台一省级卫视一省级地面频道一地市台频道”的结构框架基本确定.经过其后几年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省级卫视频道和副省级卫视频道上星,使得省级卫视逐渐成了中国电视的主力军.但在其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省级卫视也开始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的困境.如何抢占市场、提高收视率,进而增强对广告商的吸引力,成了每个卫视都需要思考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总结过几年前的电视媒体发展状况。在2000年以前主要是央视一家独大,覆盖人口全国最广,央视春晚、焦点访谈、电视剧造成万人空巷;2000年卫视上星,则是省级卫视的黄金时段,其节目创新不断,几乎所有的热门剧集都是省级卫视的创造。但是,现在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和网络自制剧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它的用户从原来的几千万到现在的  相似文献   

10.
省级卫视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打开电视,十套左右的中央台节目,十套左右的地方有线台,剩下的便是一个个扎堆上星的省级卫视。如今的省级卫视上有中央级媒体的高端压力,下有地方有线全方位的竞争,省级卫视普遍采用应对竞争的方法是将自己的频道特色化、专业化。专门攻其一点,以得到特定受众的注意,形成稳定的收视群体。就这样国内电视市场兴起了一股专业化频道跑马圈地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贾蓓 《声屏世界》2007,(7):27-27
省级卫视作为上星电视台,面对的是全国的电视观众。新闻类节目由于其真实的特性,成为全国人民从电视上了解各个省情的唯一窗口。根据央视索福瑞对省级卫视频道收视率的调查,省级卫视四个收视峰值分别是:上午10:00左右,下午1:00左右,傍晚6:30左右,晚上9:30左右。大部分电视台午问新闻的播出时间集中在午问黄金时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视台娱乐节目比重增长过快、题材同质化、内容低俗化和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广电总局去年10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并要求各大卫视须办道德建设栏目。自《意见》实施以来,我国省级卫视的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电视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由初级阶段进入到了今天的“上天、落地、入户、入心”和数字化、跨国界、多频道竞争的新传播时代。在全国省级卫视频道全部上星之后,全国电视市场骤然变得热闹非  相似文献   

14.
沈健 《视听纵横》2008,(5):63-65
浙江卫视是全国第一批上星的省级卫视,在落地覆盖率,品牌信任度等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全国的可接收人口为7.66亿,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同时浙江卫视的覆盖人口购买力非常强,浙江经济发达,人文锦绣,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浙江卫视进军全国一流电视媒体阵营的有利条件,所以如何以积极主动的品牌营销战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课题就摆在了浙江卫视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邢雪 《新闻窗》2012,(5):33-34
2011年10月底,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下发到各卫视,2012年1月1日起,限娱令正式生效。限娱令的出台迫使娱乐成风的荧屏回归电视的本源,促使各卫视寻找新的出路。各省级卫视有着相同的生存困境,综合实力与央视相比,难以望其项背;同在央视的强势覆盖之下同时,卫视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6.
纵观2015年的电视市场,在"互联网+"政策指引下,在媒体融合深化发展进程中,在"电视+"的融合实践中,传统电视依然是受众消费的第一媒体,实际观众收看电视时长251分钟,超过网民的225分钟,彰显了电视的力量。在"一剧两星"等电视新政实践中,上星频道份额明显下降,地面频道获得了显著提升,省级地面提升幅度接近5%;在节目内容竞争中,综艺节目成为省级卫视破局的重要突破口,季播真人秀集中爆发,一年多季、一季多播、明星素人混搭等新形式不断涌现,同时网台联动、打造"互联网+"的超级综艺节目成为创新典范。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电视技术正在经历着上天入地和数字化发展的深刻变革,与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的融合也指日可待。除中央电视台8套节目以外,全国已有近三十个省级电视台实现了上星播出,占到全国省级台总数的80%左右。随着各省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各上星省级台的落地问题也将通过对等落地的方式很快解决,荧屏竞争将在全国范围内更加激烈地展开。这对于经济实力差从而节目制作力量也小的电视台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也是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电视节目上星  相似文献   

18.
浙江卫视作为第一批上星的省级电视频道。在落地覆盖率、品牌信任度等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全国的覆盖人口为7.66亿,是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电视媒体之。①其2008年全面改版之后迅速崛起,引发了媒体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背景分析篇】省级卫视的发展步入历史关头 从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至今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电视媒体在市场的诱惑与鞭策中一直勇往直前;从1988年3月,第一批省级电视台开始上星播出,至今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省级卫视在竞争的激励与洗礼中始终在浴血奋战。这其中不变的是,时代依然在前行,  相似文献   

20.
张晓建 《声屏世界》2001,(11):14-16
中国电视媒体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还只是中央和省(市)两级办台的格局。至上个世纪来,全国省、地(设区市)、县诞生了大大小小的电视台3500多家,其中有线电视台1000多家,而这3500多家电视台来分占中国内陆约10亿的电视收视观众资源,去分切约160多亿的电视广告市场大饼,再加上目前全国31家省级电视台的34个卫视频道已全部上星,各卫视台纷纷抢滩落地全国,家庭电视用户的频道遥控器仿佛已爆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