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长卿是唐代大历诗人的代表作家,传世作品较为丰富,然而现代学者对其诗歌却鲜有重视,对其象征性意象更无专文论述。本文试从刘长卿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青山”入手,对其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并简要探讨刘诗中惯用象征性意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历来对刘长卿诗歌少有重视,对其象征性意象更无专文论述。本文试从刘长卿诗歌中运用最多的象征性意象——“白云”入手,对其象征义进行解读,并简要探讨刘诗中惯用象征性意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刘长卿以擅长写“秋风夕阳”类意象而著称,并用这类意象创造了清冷萧疏的意境。时代的没落与坎坷的经历影响刘长卿创作的意象性选择,并由此造成了刘长卿创作意象的某种程式化。清冷的意境与时代精神互现,是刘长卿诗歌独特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许佳 《海外英语》2012,(15):193-194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意义的灵魂。我们根据诗歌意象的具象内容,把意象分为比喻意象,写实意象及象征意象。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就大量地采用了意象这一手法。该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作品揭示出其中的象征性意象的内涵,从而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意义的灵魂.我们根据诗歌意象的具象内容,把意象分为比喻意象,写实意象及象征意象.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就大量地采用了意象这一手法.该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作品揭示出其中的象征性意象的内涵,从而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早已形成其独特的风格:神会于物,情融于景。解读古典诗歌必须解读其意象。古典诗歌意象按其表达方式可分为四类:描述性景象、比喻性意象、拟人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把握意象表达方式的特点,易于把会于物的神和融于景的情发掘出来,再现古典诗歌的意、志、趣、艺。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来,刘长卿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从生平事迹考订,到作品整理校注、诗歌风格特征和思想艺术成就探讨等方面,已取得多方面甚至总结性的成果,并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如诗歌与宗教、诗风与意象和意境、诗风与诗人心态等等,反映了学术界对大历这个渐变时期的重视,以及刘长卿在大历诗坛的重要地位。对其“五言长城”加以审视与肯定的同时,突出其五律在唐诗律化进程中的承前启后的诗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山水诗是刘长卿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类型,与盛唐山水诗不同,他的山水诗歌描绘出一个失去家园的孤独者,体现了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这种独特的情感内涵渗透在刘长卿山水诗歌的各个方面。虽然他的山水诗有严重的意象程式化,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混乱时代对个体知识分子的影响,具有大历前期诗歌独特的风味,对于中唐及其以后的诗歌有很大影响,在中国诗歌特别是山水诗歌史上也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狄金森氏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但在内容上却含有丰富的哲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特色:悼论性,即狄金森善于从寻常的事物发现不同寻常的意义,从矛盾中揭示真理;哲理性,即她的诗歌蕴含深邃的哲理。折射出普遍真理的光辉;复义性,即她的诗歌内涵丰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释;比喻性,即她诗歌中的比喻往往使其诗歌语言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可读性强;象征性,指狄金森擅长在诗歌中运用意象,这些意象往往被称为象征性意象。  相似文献   

10.
大历诗风的代表诗人刘长卿的诗,其意象的营构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他的诗歌中,共有30多处写到了"闭门"这一意象,因此,他可以堪称是一位"闭门"诗人。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形成原因及其所构成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1.
夕阳意象是清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本文从六个方面--故国之思、兴亡之感、人生之叹、羁旅之愁、家国之悲、温馨之美,分析归纳了清词中夕阳意象的象征意蕴,以揭示清词中夕阳意象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写过不少讽刺诗,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受过刘禹锡讽刺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圈阅、批注刘禹锡的讽刺诗;(二)引用刘禹锡的诗歌;(三)"桃花涛"的影响.毛泽东的忧国情怀和斗争精神与刘禹锡有相契合之处,凶而,容易与刘禹锡的作品产牛共鸣.这表明,刘禹锡讽刺诗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因诗歌语言的经典性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其讽刺精神对后世具有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唐诗人刘禹锡坎坷的一生中,长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诗人心中一个不变的情结。长安因此也成为了诗人诗歌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刘禹锡的诗歌中,表现有关长安的诗篇占其全部诗作的43%,而且这样的作品贯穿诗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本文以刘禹锡与长安有关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诗歌中的“长安”描写,进而探究这些因素对诗人诗歌作品内容、情感和诗人心态的影响,从而论证长安这一特殊地域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柳永具有典型的两面性,他既是才华横溢的风流词客,又是苦游于宦海的颠簸士子。他的词创作和从政之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乐章集》中部分词就是其从政之路的写照。本文从柳永词作与其从政之路联系的角度上,论述了柳永在“狂荡”背后那不为人所熟悉的一面:积极于事功。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狄金森诗歌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主要包括比喻意象、象征意象、具体意象、抽象意象、动觉意象、视觉意象等。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和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意象使狄金森的诗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作为明末清初的民间说书艺人,柳敬亭以其酣畅淋漓、出神入化的表演技艺,取得了卓越成就,在中国俗文学史上享有突出地位。他亲历时代变迁,见证重大事件,富于情义品节,通过个人命运的起落跌宕,痛感身世之戚、家国之悲。诸多文士题赠诗文,又形成了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从他者的视阈,将柳敬亭视为文学表现对象,视为抒写广大文士复杂意绪的符号化人物。他们或赏其艺,或抒悲慨,或从道德层面加以鄙夷,或从权力意图予以利用,折射出清初遗民、学者、仕宦等不同角色人等的政治诉求、道德观念,更加彰显出柳敬亭的丰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小芳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19-21,36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柳宗元柳州诗歌意象的认知结构,认为柳宗元柳州诗歌主要采用了路径图式和容器图式两种意象图式类型,这与柳宗元自身的贬谪经历和滞留柳州的生活有关。赴柳诗以路径图式为主,居柳诗则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交相而出;两种图式的结合方式,承载着柳宗元贬谪柳州时痛苦、绝望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萧山任氏虽然在刘基的诗文中被提及过,但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据《萧山任氏家乘》记载,刘基于元末任江浙儒学副提举时即与任氏交往,到洪武七年去世前不久还有联系。刘基与任氏的交往不仅时间长,且涉及刘基的多种经历。系统地梳理刘基与任氏的交往对进一步研究刘基的生平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表现功能角度着眼,屈大均诗歌意象可分为三种类型:比喻型意象、象征型意象和描叙型意象。比喻型意象使用较广,分单喻意象、双喻意象、连喻意象、骈喻意象、较喻意象、否喻意象、博喻意象、共喻意象和典故意象等九类。象征型意象往往借助具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感情或思想概念,固定型、定向型与不确定型象征意象是其诗歌运用的三种主要方式。描叙型意象是指直接描写叙述人物、事件与环境等物象形态的意象类型。约分情隐式意象和情显式意象两种,其中又以情显式意象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