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北省建始县域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方音色彩.收集整理建始地区使用频率较大的一些词语,从形象化词语、反映生活习俗的词语、形象化的熟语、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四个方面对建始方言词语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建始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俗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通过对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透视,可以了解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农耕生活、风俗民情、语言交融等种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不同地域群体的各种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推进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俗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通过对方言俗语的地域文化透视,可以了解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农耕生活、风俗民情、语言交融等种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不同地域群体的各种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推进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陕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处于封闭状态,与外界交流很少,所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方言.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方言蕴含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在陕北方言中,有许多词语都与丧葬有关,这些词语反映出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陕北丧葬文化.庄严的丧葬礼仪程序表现出了陕北人浓厚的孝亲思想,也体现了陕北人死者永生与灵魂不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胡佳倩 《文教资料》2013,(27):19-20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对方言和文化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是关于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概略地对方言与地域文化、方言与文学、方言与普通话流行语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载体。呼伦贝尔方言不仅体现了呼伦贝尔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反映了呼伦贝尔的民族习俗与文化和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通过对各方言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的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从方言分区、方言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演变的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国内方言电视已经从最早的方言曲艺节目发展出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进而又集结为全部使用方言播音的方言频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征,地域文化承载着纯正的传统文化,方言电视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嬗递。方言电视播音提升了方言的社会地位,方言历史文化类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方言娱乐综艺节目的不断创新开创了别具一格的方言流行文化,推动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嬗递。  相似文献   

9.
方言反映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质,在旅游文化体验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旅游地历史、环境、民俗、文化心态等方面论述了方言的旅游价值,提出了方言小册子、导游口头传播、博物馆方言传播互动区等体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南通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过渡地带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它的方言中得到反映。在审视以往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南通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探索南通地区各方言小片的形成及分异规律,提出了普通话推广与方言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方言作为地域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反映着经过漫长历史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活动和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发展史的语言再现。地域方言所反映的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发展面貌和文化内涵,作为地域社会发展最直接、最真实的语言载体,地域方言在研究地域社会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方言是区域文化的栽体,也是地区文化的代言.辽东地区方言融汇了聚居地各民族语音、语词的风格,特别是深受山东半岛方言影响,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方言文化.辽东方言文化主要体现在日常饮食、称谓、丧葬习俗和地名等方面,记录了这个地区移民、开发和民族融合等历史文化内容,只要辽东方言传承下去,这些反映地区文化历史面貌的内容就不会遗失.  相似文献   

13.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语言载体。民俗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和方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方言是反映民俗的一面镜子。文章以山西民俗为例,考察了谐音现象在民俗事项中的反映,从侧面揭示了人们重和谐﹑盼富贵﹑祈平安﹑求吉祥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正音正字】我们经过调查分析,结合我们河北坝上的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总结出一些规律。韵母的差异:1.地方话没有单韵母“o”,普通话的“bo、po、mo、fo”,而方言读“be、pe、me、fe”,但读此类音节时读成圆唇音,发出的音比较厚重。当地方言没有韵母“-i”,普通话“zhi chi  相似文献   

15.
王华 《现代语文》2007,(7):72-72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相似文献   

16.
合阳方言中的“四字格”、“使感结构”、“人品词”等特殊词汇现象可以反映出该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同时还可以透视其地域文化特征,对研究当地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结构模式、语义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的角度对以上几类特殊词汇现象作了描写和考察。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作为读者中心论范式的文学理论,为方言电视节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方言作为方言电视节目的信息载体,反映着地域文化内涵。方言电视节目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顺应受众的期待视野,同时又不能一味迎合,要把握一种适度的审美距离,超越其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婚嫁丧葬礼俗极具地方特色,婚嫁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本文联系连云港当地历史文化背景,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婚嫁丧葬方言俗语进行研究,归纳两类词语反映的思想渊源和思想内涵,揭示连云港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杨静 《现代语文》2015,(2):35-37
歇后语是流行于人们日常交际中的群众语言,是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主要有喻意型和谐音型两种类型,在朔州方言里还有其他类型。朔州方言的歇后语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既能反映和记录朔州地区的物质文化,也能反映和传承朔州人民的精神文化。从朔州方言歇后语的类型着眼,可从中探究朔州方言歇后语所反映出的风土民情。  相似文献   

20.
方言作为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城方言是汉语赣方言的一个分区,属赣语宜浏片。丰城方言中关于死亡、疾病、性、孕育、污秽之事、不齿之事、数字等八个方面的避讳语,很有地方特色,亦有赣方言的通性,同时也能反映赣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