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对"转喻"的界定都是指语言概念的转换,主要发挥着修辞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转喻"的理解弥补了传统语言学中对"转喻"了解的局限,而是从语言识别的角度对转喻进行研究,从中可以明确,转喻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作为认知机制存在的。本论文针对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转喻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论文通过合成空间理论,分析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映射和整合,比较隐喻和转喻在突显性上的不同,从而阐释隐喻和转喻的不同认知方式,帮助提高对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运用。  相似文献   

3.
论文主要在言语行为转喻的基础上,以《雷雨》为例,分析指令类言语行为的三种指令形式,并划分前段转喻、核心及结果段转喻和后段转喻的指令类言语行为的类型,阐述了三种指令形对言语行为转喻的影响,对指令类言语行为转喻进行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来分析现代汉语词汇中处所类双音词的转喻现象。这类词的词义实际所指的目标概念是用与之具有相关关系的源概念来表示的,我们称之为转喻现象。论文应用转喻理论对处所类转喻双音词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这类词的转喻条件和文化内涵,进而探究处所类双音词转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模式[1]。  相似文献   

5.
转喻的修辞功能研究逐渐淡化,认知属性的探究日益深入。转喻本质上是概念性的,是基于邻近性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下,转喻的研究经历了转喻视角化,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转喻的矩阵域观,内涵外延传承说,以及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的阐释。这一研究趋势也促进了隐、转喻的关系探索的深化,从最初的包含关系、两极观,到连续统,继而发展到转喻基础观,即隐喻的生成、建构或理解依赖转喻。  相似文献   

6.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本文首先考察了国内转喻研究的现状,从转喻概念、转喻分类、转喻与修辞格、转喻同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喻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转喻研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再提出了作者观点,指出了国内转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于今后转喻研究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转喻在语言学中的应用非常普遍,认知转喻也是当下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语义迁移视角对认知转喻中的经济原则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认知转喻借助语义迁移中的具体指代抽象、部分指代整体、范畴指代特征等路径进行一次或两次转喻来传递想要传递的信息,同时遵循了认知转喻中的经济原则。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认知转喻的研究范畴,语义迁移路径能够帮助受众更全面地理解转喻信息。  相似文献   

8.
转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当代对转喻的研究受到了语言学的深远影响。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英语专业普遍使用的《高级英语》教材,对转喻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探讨了英语转喻的汉译策略。旨在加强对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转喻修辞进行科学性的应用和研究,以期达到明晰转喻本质及其应用、在教与学过程中避免语用失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与隐喻的翻译研究相比,转喻翻译的研究少之又少。传统的转喻翻译研究将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其局限性,而从认知语言学理想化认知模式的角度看转喻翻译为我们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理想化认知模式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在现代翻译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理想化认知模式下转喻的分析来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从而为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转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全文首先论述了转喻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对转喻的认知本质作了系统的分析,最后用关联理论中的语用推理对转喻的心理加工过程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转喻使用与隐喻一样,都是为了选择不直接解释说话人思想话语的结果,从关联理论的视域看来,转喻是为了寻求最佳关联而采取的一种方式。转喻的认知意义可以通过语用推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批评转喻分析是修辞批评与转喻相结合而成的一种语篇研究范式,旨在通过对转喻的批评语篇分析揭示转喻选择背后潜藏的话语涵义以及预设的修辞情境。在转喻描写过程中,修辞语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批评转喻密不可分。研究基于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语篇中的批评转喻进行分析,结合批评修辞情境和预设语境,识别、解释与评价语篇中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为转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近年来转喻的界定、分类、转喻与隐喻的相互关系以及转喻与语言结构的关系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其简要的梳理对我们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少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转喻一种深层次的认知思维方式。大量研究证明,转喻理论会触发人们的联想,是一种比隐喻更明显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对转喻应用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理解概念转喻理论的属性,增加阅读兴趣,更好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隐喻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转喻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转喻的研究只局限于对转喻的分类,转喻的要素剖析以及对诗篇中转喻运用的分析。“由于对构成转喻创造性方面失去兴趣以及与文艺创作新的经验脱节,转喻理论到20世纪中叶,……从纯语言的观点来看,已成为诗学和修辞学最停滞、最公式化的部分。似乎转喻理论的价值不过是列出一个项目清单,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修辞学研究中,转喻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辞格。转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不仅使我们对转喻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为传统的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隐喻一样,转喻从传统的词格提升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又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实现语篇连贯的众多机制中,转喻是一种重要的深层或隐性衔接手段,它在语篇层面上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  相似文献   

16.
隐喻转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转喻和隐喻是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的表达上。名词动用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创新。用认知语言学关于言语行为转喻的观点研究名词动用现象,可以得出名词动用实质是言语行为转喻。  相似文献   

17.
曾芝兰 《文教资料》2012,(24):33-34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转喻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转喻的本质、生成机制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剖析语言中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18.
小说是一种典型的叙事形式,传统的叙事学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语言层面,忽视了对于叙事过程中叙事者和读者的认知心理的研究。概念转喻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可以表征小说文本世界。本文运用概念转喻理论分析小说《围城》中的转喻现象,具体体现该小说在指称、背景和人物描写及呈现事件过程中对于细节方面的选择上。把概念转喻与具体小说结合起来,为小说叙事研究提供一种认知的分析方法,促进了我们对于这两个领域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Al-Sharafi 从符号学角度研究转喻、语篇的本质,提出了转喻、语篇的本质模式,并总结了人类认知中的知识结构:框架、图式、脚本、场景。在此基础上,形成转喻语篇理论:语篇是语言形式、语篇认知和语篇环境在转喻操作下动态作用的产物,语篇连贯就是在三者互相作用的转喻操作中形成的。奥巴马获胜演讲就体现了这一创新性理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以认知理据分析为基础的转喻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转喻被视为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种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段。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转喻与其它许多语言现象一样具有认知上的理据,即其产生及其意义的构建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对转喻所做的理据分析为转喻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转喻构建的认知特点,该文提出了以转喻构建的认知机制为依据、以意义为参照的转喻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