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闻某地一高中女生因高考落榜而自杀。如此灿烂的花季,如此美好的生命,竟这样自残而夭折。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惋惜和悲伤,更给人深刻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罗文斌 《成才之路》2012,(18):99-I0016
究竟做哪一种人比较好呢?哪一种人生比较成功呢?真是很难回答。而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清清楚楚地回答这个最基本的人生问题——在生命中你到底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属于你的真正的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说明道家哲学人生观主要特征是现实社会人的异化、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和自然超越的人生理想,在这个哲学基础上指出了道家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崇尚“道法自然”的审美理想,追求的是一种与不脱离现实而超越现实功利世界的精神的自由、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钟芳 《老年教育》2013,(11):1-1
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不如意呢?一位作家说过:“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何不开开心心地生活呢?”道理虽然很浅显,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生活中,谁都会有磕磕绊绊,谁都会有苦恼忧愁。只不过有人走得平稳,有人走得坎坷,有人走得壮美辉煌,有人走得暗淡无光……无论怎样,生命的精彩不会因平凡而短暂,生命的意义也不会因伟大而延长。人的一生就是一次生命的旅行,怎样对待这次旅行,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让生命的旅程变得美好。  相似文献   

5.
读书是铂金     
有人说,活着便是一种美好。世纪老人巴金说:人不能单单靠吃米活着。世界是同样的世界,生命是同样的生命,万千人生却有千万种不同的活法。毕竟,人在天地间不仅仅为了活着。的确,在如此丰富、如此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精神的家园需要固守,读书便是这个家园中一个知心的伴侣。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而一次生命不能把你心海中的动因全都激发起来,读书则可以给你更多的生命观照。与书相处的时候,我们可以跳出尘世的烦恼,与古人游,与智者游,可以在想像中自由翱翔。它让你借助自己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6.
屈原自杀的文化心理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屈原自杀的原因,传统的看法主要有以身殉国和以身殉道两种。本文认为,仅仅指出这两点,不能揭示屈原走向自杀的具体心理轨迹,无法指出屈原自杀的必然性。从屈原的人生背景和他本人的人生追求来看,屈原的人生选择和生命意识中潜存着一个自杀情结。构成这一自杀情结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两美必合的人生定位;(二)时光飞逝的人生恐惧;(三)超越现世的人生归属。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渊源有一个动人的“还泪”之说,我们从中得知她的本真状态为一株仙草,这是作者赋予这个女性形象的一种文化象征意义。其实质是对自然生命的追求,亦是对“道”的追求。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两个相关的主题:一是对人生现实价值的否定,一是对生命应有价值的追求。这一命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将具有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足迹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那么在这一生中必定有许多美好的时刻,他的一生都将丰富多彩。在追求中度过,每天都在追求生命,追求生命中每一个快乐的角落。生命,就像一杯淡淡的清茶,春去秋来,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尝……冬日里,严厉的寒冬带着雪来到了人间。雪,洁白、朴素是它的衣,温柔、沉默是它的心。它是冬日里的精灵,是人们心目中纯洁的天使。雪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黑夜里,树上的残叶再也经受不住寒风和雪的重压了,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枝头。我不明白,生命的最后一刻会是这样的吗?因不堪生之重压而走向深渊的人,难道对生命…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源于她出众的才华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更在于她内心有着超越时代的人生追求和难以圆梦的现实陷落。通过对李清照诗词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她人生轨迹的探寻,我们可以发现在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她一直在追求着爱情的纯真美好、人格的高洁独立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的这种追求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寻常女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越了她同时代的男性。李清照的人生追求却又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她的现实遭遇,虽然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但她的理想追求则成为了人们生命追求的永恒。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的诗词才能够穿越千年时空,不断叩击着后人那因现实遭遇而落寞和困顿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人往低处走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低调,不是无作为,是小显摆。靠谱的都低调,忽悠的才高调。靠了谱,又何必忽悠?  相似文献   

11.
风雨安然 《家长》2009,(2):70-71
“风筝”象征着皎皎易污的纯洁和需要努力追寻的美好,美好在我们这个一切都商品化了的时代还能有她的地位吗?那远方的美好还是不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论老子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以道论为理论基础,从世界观的高度探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老子》人生哲学中的自然无为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自然,是生命的初始状态,是心灵的纯朴本性,是心性因性而行的运行方式;无为,是没有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的心态;自然无为,是纯真、自由、平淡的心灵写照,它在人生哲学养心之道中要求回归生命本真,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标,因而有利于净化和美化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品质及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或人的悲哀》表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女性选择人生之路的彷徨心态和追求人生意义终不得其解的精神苦闷。女主人公亚侠,一生没有什么特殊经历,但精神上的变化却十分激烈,她是个情智十分发达的人,由于对现实种种不满和对理想的种种幻灭,便苦苦探求人生究竟问题,想依此选择一条有意义的生活道路。然而殚精竭虑苦事搜求得不到答案,并且染上了越来越重的失眠症、心脏病,最后终于忍受不了这种精神痛苦,以自杀求得了解脱。亚侠这个在五四浪潮中觉醒的女性,竟然具有那么强烈的价值观念,那  相似文献   

14.
人往低处走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  相似文献   

15.
人往低处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 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 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 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  相似文献   

16.
“金茵小学”,一个有着美好象征意义的名字:一片在金色阳光照耀下的如茵草地。在这片草地上,有适宜的土壤、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小草尽情舒展她的绿意,花儿尽情绽放她的色彩,鸟儿尽情放开她的歌喉。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创建人文化校园,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能和谐发展,潜能都能充分开发,让每一位老师的生命价值都能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升华,让学校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家园。人文化的校园,首先要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走进我们学校,目之所及,都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以“梅、兰、竹、菊、荷”为主题建设的“暗香…  相似文献   

17.
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人生作为一种真、善、美的人生,是人理当追求的幸福人生。人的本质是德性的动物,德性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发展,德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以形成人为目标的教育,必须重视培育人的德性,促进学生走向德性人生。  相似文献   

18.
悠然下山去     
如果说挑战是对生命的发扬,那么明智该是另一种美好的境界,是对生命的爱戴和尊敬。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命运会给予他惩罚。因为生命有“度”,超过这个“度”就有可能危及生命本身;因此,我们就应充分而正确地估价自己,量力而行、适“度”而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人生的最大成功,从而赢得他人的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人往低处走     
往低处走,有时候比往高处走更难。人往高处走,是人生的追求。人往低处走,是在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一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通过与文本的交融碰撞,激励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导有目标、激有真情、悟有生活、化有归宿、学有标尺,才能让思想的关芒照亮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一种思想力量的感召下,以一种昂扬健康的人格姿态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