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古生物地史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地质学对"古生物地史学"课程的要求,设计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划,为建设"古生物地史学"精品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将不断深入,地质类课程教学体系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其中之一即是教学体系变革、教学内容精简和压缩教学时数,这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古生物学和地史学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仍然作为两门课程设置,我校《古生物地史学》的教改虽已实行两年,但对两门课程的合并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就此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野外地质填图教学实习是地质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 ,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较全面地应用和掌握古生物地史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基础课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利用多门课程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地质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和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 ,并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地质填图实习是学生自身参与教学工作较多、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这主要表现为 :地质填图是多门基础课程知识和方…  相似文献   

4.
“化石探秘”公选课课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石探秘"是一门新开设的校级公选课。本文首先阐述了课程设置的意义,即丰富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古生物地史学学科发展。然后探讨了教学内容及方法,内容以知名度高、意义重大和争议度大的化石和地史事件为主,重在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普及地学基础知识方法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巩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思政全面展开的大环境下,以专业课程《古生物地史学》为载体,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开展的无限可能,对课程思政在专业层面开展的可能性,在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思政考核的长期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希望对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与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一起共同构成地质类各专业的三大专业基础课。《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地质教学质量。为此,我们教学小组的全体教师历年来在该课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法研究,在理论教学、实验实习乃至考试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以求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如何面向21世纪构建地质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目前已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但如何针对目前的教学和实验方法进行改革,还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通过国内外地质教育的对比研究,作者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和实验方法的改革同课程体系改革一样,在学生综合性素质培养方面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下面结合我们在《古生物地史学》综合性实验课的改革尝试,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山东科技大学《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发现介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等,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史学是地质系一门必修地质基础课,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地壳发展历史,由于其它学科的推进,在国外七十年代地史学有很大发展,与此相应,地史教材内容也有很大变化。为能使我们教学跟上学科的发展,西北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搜集了当时国外新教材,选择了既能反映现代科学成果而且系统性较强的资料编译了一本《地质、历史与板块构造》(地质出版社 1984)。  相似文献   

10.
远古的贵州,是—个极其生动的世界。从现在已知的科学发现来看,尤其是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在全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生物化石,是指在漫长的自然界的作用下,埋藏在地层中的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形成一般要1.2万年左右。贵州各地质时期地层中,埋藏着许多门类的古生物化石———植物、动物和古人类,它们是地球演变、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的见证。贵州已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是动物和植物化石,约三四千种之多。所以,贵州向来被誉为“古生物化石的宝库”。贵州的植物化石,主要有蕨类、裸子、被子三个门类约100多个属种。它们有…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是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本文结合在中国石油大学的多年教学实践,介绍了"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球化学专业环境地质学课程的双语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环境地质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参与度,找出不足,不断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工程地质”目前的教学现状,必须彻底改变从“注入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向“启发式”“任务驱动式”“小组讨论式”多种方法并用形式转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程地质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基础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背景和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此专业特色的形成、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现状问题的解决。本文系统分析了此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创新的必要性,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课程考试形式4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探讨,以提高本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开始了旨在以大众教育为目标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作为高师院校地理专业的最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地质学”,也同样面对着教学体系的改革。地质学教学体系涵盖了地质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与教育评估等方面。文章在对213名地理系本科学生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讨论了高师地理专业设立专业基础课程“地质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以及“地质学”教学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而对“地质学”教学体系特别是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对研究性教学的特征和模式的分析入手,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课程开展的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在"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了三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即课堂讲授中的研究性教学、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环节。这种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章根据中国旅游地理课的课程性质,阐述了中国旅游地理课的教学改革内容,主要有:动感的教学设计,动态的教学手段,师生的教学互动,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介绍了在讲授《地质学》课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煤矿工程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涵盖了煤矿矿井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授课、研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重点突出煤炭开发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挖掘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灾害、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地质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学》是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国地质学》实验课教学活动中,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地球科学各基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分析地质图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