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其基础在于农村土地利用的经济关系。当下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农村经济研究的重点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方向应当由土地所有制转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实行"两田制"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两田制"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2.
档案保护和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相对于档案保管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档案利用有不均衡、非对称的的特点。以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定律"阐释如何合理配置档案保护资源,以达到档案利用效能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发展定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土地资源学"的课程属性和地位,本文探讨了北京市精品课程"土地资源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设要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提升"土地资源学"课程建设水平,以及带动土地资源管理相关课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PS教学呈现出显著的"测绘化"倾向,GPS在土地资源各业务领域应用的教学安排极为薄弱,阻碍了其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如何以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为导向安排GPS教学,是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本文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PS教育应强调实用性,具体包括:GPS与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GPS与地籍测量、GPS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GPS与土地整理等,并以此为依据重构了土地资源管理导向的GPS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在管理学领域,关于领导力(Leadership)的研究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领导者人格特质的领导特质理论开始的,如今"领导力"这个概念已经风靡全球。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全球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Paul Hersey,1930-)认为: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归纳了目前在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中广泛采用的一些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每种-模型的涵义.按照模型表达内容不同,将其分为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资源质量变化模型、土地资源空间变化模型三大类,总结了每类模型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以"问题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有效途径,"问题研究"反映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实践特性,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和理论生成活动。在以"问题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中,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研究人员和研究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再定位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农林背景下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当前农林院校面临的一个挑战。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及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要求,其次总结了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标进行了再定位。认为基于农林背景、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常态、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是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文中利用1996-2004年德州市土地利用的数据,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机制,揭示了导致该变化发生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提出了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自然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安顺市2001~2008年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数据资料,选取了土地资源承载、土地生态环境和土地经济社会贡献3方面37个因子,采取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顺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8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标准,距可持续利用阶段相差甚远。基于这一评价结果,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对土地利用目标能否实现构成关键性影响的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福州市城市化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指出福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存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建设用地效率偏低、城市土地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土地利用过度与闲置并存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管理等建议,以期提高福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因此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研究非常重要。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遥感技术由实验走向实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普及,这一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进入新世纪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本文在回顾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内容,并列举相关实例,以期为相关领域及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上,我国的土地分类主要按土地的用途和利益性质两个标准进行。按照用途,土地被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依土地利益的性质,土地被分为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2002年的《土地分类》(试行)中的土地分类以服务于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以生态功能为主的生态用地被作为"其他农用地"对待。2008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设12个一级土地利用类型,也未将生态用地作为独立的地类。为此,法律应明确公益性用地的层次,将生态用地作为独立的地类,且为层次较高的公益性用地。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分类是研究土地利用的最基础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本文在全面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阐明了当前土地利用分类的优劣,提出了符合多用途需要,利于用途管制的多层次统一标准的系统分类设想。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市为例,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角度分析了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徐州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出先增加后收敛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正不断向均衡状态发展,但其信息熵值同全国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相比依然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此研究可以为徐州市未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布河的DEM、土地利用图及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以ARCINFO、SPSS为主要信息提取及分析工具,对北江上游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采集的15个水样中含氮量在Ⅲ类水标准以下的水样占93.3%.磷污染较为轻微,含磷量在II类水标准以上的水样占水样总数的80%.氮素输出强度随无雨、雨前、雨后三个时段依次增大,而磷素输出强度随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其输出强度与降雨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源”地类对地表径流氮、磷输出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各集水区中农业用地、居民地所占的面积比重与三个采样时段TN/TP输出强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56,0.871,0.764/0.824,0.546,0.737,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源”、“汇”作用因空间而异,其扮演的“源”、“汇”角色取决于不同地类的空间布局.此外,地形因素对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影响,但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Land consolidation (LC), as a type of human disturbance, improves l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hanges landscape distribution through land parcel realloc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atively analyze the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ches before and after a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LCP) and the effects of land levelling,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work and road engineering o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FRAGSTAT3.3 and buffer zone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ose chang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eterogeneity of landscape depressed, and tended to simplification after LC. Dry land was the most highly variable land use pattern, and the change of forestland was least due to its locations at a gradient larger than 25°. LC resulted in a more rational use of land, and could be an important step in promoting rural development in depressed and fragmented agricultural areas through unused land exploitation, small-patch combination,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road construction. Land levelling leveled off the gradient field surface and decreased the slope. The fragmentized patches were much more incorporated with increasing slop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idge of a field became longer so that the length of field surface and area of patch were increased. Land levelling regulated, simplified and combined patches, .so that the complexity degree was reduced. It is found that the buffer distance of 35 m was a turning point of human disturbance by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and patches presented flaky distribution when the buffer distance was smaller than 35 m. Meanwhile, the distance range between 25 m to 50 m was an impressible area for road engineering, which was sensitive to human ac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all landscape metric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other buffer zones. In general, LC not only reallocated fragmented parcels, but also improved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