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土地法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科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对"土地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并统筹设计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文章还提出在"土地法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究山东建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研究方法:借助文献资料和因果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建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结论:应该从确立培养目标特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构建应用性教育课程模式、建设特色师资队伍几个方面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明确课程性质的前提下,以"土地"、"资源"、"学"为线索,明确了"土地"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基础理论地位,"资源"的专业构架作用以及"学(科)"的拓展延伸意义;并针对不同部分提出了对应的学习方法,为同类专业中该课程的讲授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针对传统专业及其课程体系的陈旧僵化,临沂师范学院按"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按要素建设单门课程,建立课程研发机制,提高课程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互动,改革评课程价机制,实行动课程态管理,明确了以课程作为各类教学资源配置的基本载体,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较好地解决了招生与就业"两张皮"问题,探索出一条地方院校提升内涵建设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继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之后,经过进一步建设,2013年该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论文系统阐明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经验,如课程特色的凝练,授课目标的界定,授课内容的逻辑,授课模式的改革以及网络共享课建设要点等。有关经验将对稳步提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学"课程建设质量,示范带动本校乃至国内相关课程建设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为使学生系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特性与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素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来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彭燕 《考试周刊》2011,(40):21-21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对这一适应新课改而诞生的实验教材的整合运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体系内容与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本领域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历史演变与规划技术发展分析,认为该课程是以土地利用为理论基础,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规划设计为课程主要内容,以相关学科知识与新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科学。同时,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内容,提出课程教学要求、理论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方式,并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重力学"课程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骨干课。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该课程2007年被我校列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本课程经过两年的建设与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评价中连续多年被学生评为"优秀"。本文从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件资源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本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土地生态学"课程是面向土地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生态学思维与土地生态实践技能为教学目标。本文结合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与学生特点,利用案例的典型性与图像的可衍生特性,构建了以案例与图像衍生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围绕主要知识点与关键应用技能,利用相关前沿成果选择案例与图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引导与互动,教学设计与实施反馈相结合,并针对"土地生态学"课程安排提出了案例教学法与图像衍生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内容,课程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科学课程实施的关键。为了实现本轮课改中间小学科学课程肩负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科学教学中必需加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据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文章在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科学课程资源意识,拓宽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借鉴教学系统理论,建立新的、对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课程教学系统论。科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由科学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课程教师、学生、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七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教育要求的思考,文章阐述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并根据目前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理想建构,并对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筛选和建设诸方面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其它省市实验区科学课程面对综合还是分科选择的难题之时,浙江省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坚持着“综合”的导向,因而审视与反思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成为必要。本文基于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七个维度三个层次设计的访谈、对典型地区学校的课堂观察,提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表现为“综合科学”与“组合科学”两种科学课程形态的并存;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与目标认识不到位;对课程资源理解不一,科学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有效科学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使用亟待专业引领。进而立足于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难点,提出有效推进科学课程实施的根本在于以培养与培训相结合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教材比较研究促进科学教材的完善;改革中考,促进科学教师对科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模式、小学科学教师资源的培育、小学科学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实验室资源的建设、小学科学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小学科学校园文化的营造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建立起符合新课标、适应新教材、切合学生特点和时代特点的小学科学课程支持系统,以促进小学科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李翠霞  李杰 《高教论坛》2013,(11):41-42,48
文中就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程资源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重点阐述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容,为同类课程的课程资源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已经闲置了相当长的时间。为减轻课程超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开发。这并不是要以饮食活动取代其他课程,而是要使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的艺术、社会、语言、科学等课程彰显并被充分利用。此外,系统开发要使这些课程与饮食生活成为一个自然、完整、和谐的整体,而不是将艺术、社会、语言、科学课程与幼儿饮食生活进行简单拼接。  相似文献   

18.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按照课程的类别,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类。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三类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资源和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等德育因素,使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巨大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资源学导论是地理类、城市规划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资源科学学科的核心领域。文章介绍了南京大学26年来资源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发展过程,总结了南京大学资源学导论课程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特色,并结合资源学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就如何进一步开展该课程建设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是教师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观察和访谈法,剖析了幼儿教师科学课程知识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教师在确定主题目标与内容上存在较大困难.处于同义重复阶段;教师的教材与其他教育资源知识存在个体差异;教师整合资源的意识比较薄弱,但较重视现代信息设备,并逐渐重视和挖掘“儿童”这一宝贵教育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