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挺大的,很多父母想给孩子疏解压力,但在放松的时候,又怕孩子学得少了,父母也是很矛盾的,学多了怕孩子累,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的父母,孩子玩多了又怕影响学习。  相似文献   

2.
孩子怕吃药、怕打针、怕理发、怕洗澡往往令父母们伤透脑筋,这里介绍几种可行的方法,供爱子心切又缺少经验的父母参考。一、查明孩子“怕”的原因,对症下药。孩子怕这些事情,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人的方法不当,比如给孩子洗澡时呛了孩子,搓揉动作过度,孩子产生了疼痛感;理发时,大人的剃刀触破了孩子的头等。孩子有了不舒适的感觉体验,自然不愿再受“折磨”。因此,  相似文献   

3.
又一个暑假快到了,对双双打拼在职场的父母来说,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的确是一件感到头疼的事。父亲、母亲各自有工作压力,虽然想尽量和孩子在一起,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太小,放在家里不放心,怕长时间看电视弄坏了眼睛;放在外婆(祖父母)家,怕老人管不住;和小伙伴一起玩又担心安全无法保证,真烦人!今年暑假父母究竟该怎么为孩子安排过个愉快、丰富的暑假,又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呢?让我们听听杭州安吉路早教研发中心三塘幼儿园部分家长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作业让家长签字,在农村小学,真的很困难。有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而爷爷奶奶大多又不识字。这个字怎么签?有的孩子父母虽在家,但农忙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有的孩子调皮贪玩,又怕大人看到作业完成不好挨批.  相似文献   

5.
现在做父母的,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对孩子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能成为出类拔萃的庸中佼佼。为了实现这种愿望,父母几乎投入了全部注意力、精力和时间,不惜进行巨额投资,付出任何的代价。在父母们看来文化知识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事业有成的资本,必须作充分的准备。然而,不少家长却忽视了孩子立足社会、事业有成的另外一种资本,那就是吃苦。他们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有太阳怕晒着,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就像温室里养花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意图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生病后最头疼的是让孩子吃药打针了,他们嫌药苦、怕针痛,好说歹说都无济无事。若依孩子又解决不了问题,逼孩子吧又让孩子苦上加苦,真是愁煞了父母。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意图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生病后最头疼的是让孩子吃药打针了,他们嫌药苦、怕针痛,好说歹说都无济无事.若依孩子又解决不了问题,逼孩子吧又让孩子苦上加苦,真是愁煞了父母.  相似文献   

8.
实话实说     
过分的关爱对孩子也是一种压力 我曾听到过一些孩子抱怨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好得过度,平时自己节衣缩食,却不断给孩子买各种并不需要的补品;只要孩子在家,大人就蹑手蹑脚,谁也不敢发出声响,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这些孩子认为父母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给他们施加一种软压力,反而使他们如坐针毡,生怕一旦考不好会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当然,大多数做父母的绝对无心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相反他们多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学习辛苦,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才好,结果却落了个适得其反。 只有在既不存在歧视又不存在过度关爱的正常环境下,一个人才能够…  相似文献   

9.
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不少就是差生,许多孩子父母都是双职工,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应有的时间,有的还缺少正确的方法;有的孩子的父母外出挣钱,他们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孩子的学习好坏并不重要,只有一张文凭就行了;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溺爱,放松教育,使孩子更加任性,怕艰苦、怕困难,造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4,(9):32-32
现在许多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是个电脑神童,但又怕孩子过早接触电脑会损害健康。以下这些原则值得家长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尔珊 《江西教育》2005,(13):22-24
12岁的轩轩爱暑假又怕暑假.整个暑假她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太无聊了.轩轩的妈妈说,孩子正是不知天高地厚贪玩的年龄,放她出去怕不安全.轩轩还是大点的孩子,小些的孩子,即便放在家里父母也不放心,一般是送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可以请保姆或是把孩子送去学画画或是练钢琴之类的培训班.不论是哪种方式,总会弄得父母提心吊胆,担忧孩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尔珊 《江西教育》2005,(7):22-24
12岁的轩轩爱暑假又怕暑假。整个暑假地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太无聊了。轩轩的妈妈说,孩子正是不知天高地厚贪玩的年龄,放她出去怕不安全。轩轩还是大点的孩子,小些的孩子,即便放在家里父母也不放心,一般是送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可以请保姆或是把孩子送去学画画或是练钢琴之类的培训班。不论是哪种方式,总会弄得父母提心吊胆,担忧孩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孩子都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真是口含怕化了,头顶怕摔了,要月亮就不敢摘星星。按理说父母付出的是爱,收获的应当是孩子的幸福和爱。但真实的情况是,承认自己幸  相似文献   

14.
暑假一过,许多孩子就要背起书包入学读书了。上小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父母除了要恭喜孩子,还要针对他可能遭遇到的问题,适时提供帮助,使孩子的学习之路走得更轻松更愉快。入学年龄偏小的小芸比起可以正常入学的年龄,小芸只差了两个多月,爸爸妈妈不知道把她往哪儿送好:送到小学,怕小芸因为年龄偏小,适应不了学校生活;送到学前班,又怕她上小学以后学习内容重复,失去学习兴趣;送大班,小芸自己又不太愿意……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年龄有差距,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也会有相应的差距,因此,义务教育是有年龄和年限规定的。杭州市…  相似文献   

15.
李阳 《辽宁教育》2004,(3):34-35
二、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多数家长经常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现在的中国,在城市中小学读书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日常又多半与父母单独生活在一起,在这种被称为“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要么能够充分得到父母的关怀,要么由于父母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而遭遇冷落和疏忽。但家长给予孩子的无论是关怀还是冷遇,都能在孩子的学习上突出地表现出来。每个做父母的,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是不一样的,那么,他对各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及辅导力度也不可能一样。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家长们对孩子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6.
【观点再现】:父母不该做“孩奴”,许多父母放弃自己的兴趣以及事业,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有很大压力的。学习是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孩子自觉意识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有可能学有所成。父母不该做“孩农”,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肖梅 《家庭教育》2007,(5X):16-17
主持:这的确让父母左右为难,淡化竞争意识吧,孩子将来是否会处于劣势?一味强调竞争,又怕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还担心孩子变得功利和不讨人喜欢,那么,父母该怎样看待孩子间的竞争呢?[编按]  相似文献   

18.
也许很多小朋友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在爸爸妈妈心里真是“捧在手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恨不得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干,天天无微不至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有没有想过要守护父母呢?我就是一个“身兼数职”的女儿。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10,(4):15-15
山东潍坊一读者来信问:孩子今年六年级,下半年就要读初一了。随着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一次,我发现孩子竟然做完作业在房间偷偷地哭。我怕初中的学习压力会更大,孩子会不会受不了?该怎样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呢?  相似文献   

20.
有对“望子成龙”的夫妻,从小为孩子设计了一套成才教育计划。为了使少不更事的孩子按照他们确定的路线发展,两人的观点一致———严加管理,“让他怕”。在他们看来,有了怕才有循规蹈矩,有了循规蹈矩才有既定目标的实现。既然让他怕,打、骂、斥、逼便成了孩子天天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稚嫩脆弱的心理,本应在自由轻松的天地里受到“雨露”的哺育,却整天承受着惶恐不安的压力。到初中最后一年,这个孩子经常失眠,心烦意乱的情绪难以控制,学习精力集中不起来,成绩直线下滑,经医院诊断得了轻度抑郁症,学业不得不暂时终止。其父母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