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性问题是佛教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对其内涵的不同理解,牛头禅与慧能禅在无情是否有佛性问题上存有重大的分歧。牛头宗秉持其虚空即道的理念,主张无情有佛性;而慧能禅则坚持以人为本,主张“无情无佛种”,否认无情有佛性。两者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哲学对佛性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各教派通过对印度佛教各种思想吸收、消化、剪裁,构建了各自的佛教教义思想,体现了藏传佛教思想的融通性。其中,觉囊派通过对"中观"、"空性"和"佛性"思想的独特理解,并以三者的融通为落脚点构建出了系统的教义思想体系,这是对印度佛教思想的一种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成佛问题     
讨论佛家的成佛难题,像众生以至无情众生是否皆有佛性,佛性本有抑或始有,是顿悟还是渐悟成佛,等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消除在该问题上的分歧,至少也可以澄清问题。  相似文献   

4.
《坛经》作为中国佛教中唯一称得上"经"的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所体现的禅宗思想如"空灵观"、"平常心即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立文字"等与中国艺术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某些观念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深刻性、重要性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李湘 《文学教育(上)》2013,(22):136-137
中西宗教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其各自典型流派佛教与基督教观之犹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与佛和神与人对比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所以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宗教伦理的道德关系层面看,以人为本的佛教文化,相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或者说众生即佛.人和佛的关系体现为:佛即是人,人即是佛;佛是觉悟的人,人是不悟的佛.由此看来,人与佛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经典中如此论述比比皆是:"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量相好庄严照明";"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众生与佛性这种"相即"的关系表明,一切众生都有了成佛的可能性,即众生不离佛,佛不离众生,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因为佛和众生都具有佛性.  相似文献   

6.
佛教所追求的无若解脱,禅宗也莫能外。作为典型中国化佛教,禅宗从心性维度来诠释解脱。首先,在区分心性的基础上,六祖强调收心归性。其次,六祖将清静的本性界定为佛性,由此见性即可成佛。最后,通过"无念"法门,本真的性蜕化为当下一念的清静,于当下一念的清静明觉中,获得究竟解脱。  相似文献   

7.
原始佛国是冷漠无情的世界。佛教主张出家不认家、断绝“七情六欲”、“四大皆空”,不讲忠孝,也不尊重人的肉体,而向往的是“彼岸的天堂”。佛性的神秘,佛像的威严,佛教信仰的约束、佛教律令的桎梏,天堂、地狱的诱惑与震慑,使佛国世界充满了“远离凡尘世俗、不食人间烟火”的一种理智、冷峻、无情,甚而恐怖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波罗蜜"是佛教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译为到彼岸。《坛经》对"波罗蜜"的理解是和到彼岸、离生灭联系在一起,这和其他佛教"波罗蜜"的含义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由于《坛经》中的"彼岸"在自性之上,所以此"彼岸"不脱离世间,觉悟到自身中本有的真如性,就到达了彼岸。《坛经》以"流水"比喻"波罗蜜",与佛教"五蕴"理论有关,同时代表了动静不二的清净佛性。  相似文献   

9.
无情对     
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对联中较为别致的一类。它在形式上具备对联的所有要求,但上下联的内容必须互不关联,出人意料。无情对是晚清士大夫阶层中盛行的一种文字游戏,相传为张之洞所创。进士及第、待职翰林院的张之洞在闲暇时常与三五好友在陶然亭作文赋诗,评论时事。一  相似文献   

10.
"有"与"无"是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佛教传入之初,即借用"有"与"无"来阐发其佛学思想,使佛教教义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佛道两家由于对"有无"的理解差异,在哲学上表现为本体论和存在论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华阳国志》中"参毗之礼"的理解颇有争议,或以为参拜毗罗佛的密法仪式,或以为佛教丧葬之礼,或以为"参毗"即辅佐,"礼"为"体"之误字。佛经及大型佛教辞书中并没有"参毗"一词,而"参""毗"二字连用以表示辅佐的用例在古籍中习见,"礼""体"二字混误在文献中亦不乏其例。在对"参毗之礼"的几种解释中,刘琳先生的说法当为确诂。  相似文献   

12.
隋唐是佛学在中国传播发展的鼎盛阶段,佛性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湛然“无情有性”的佛性说是这个阶段佛性说的典型代表。湛然,生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死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常州荆溪(今江苏宜兴)人。俗姓戚。他是天台宗九祖,被尊称为“九祖荆溪尊者”,“妙乐大师”和“荆溪大师”。他一生以“复兴”天台宗为已任,努力从事佛教活动,至老不息。著作洋洋万言,主要有《法华玄义释签》、《止观辅行传弘决》、《法华文句记》、《维摩经疏记》、《维  相似文献   

13.
叶亿培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4):54-56,71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来自警察和法庭的讯问,有拒绝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权利。在中国是否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其争议为"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结合国际环境与本土国情,我们认为采取"折衷说"可以促进侦查程序的公正和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当代的"批判佛教"思潮对佛教教义进行审查,提出了"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和"本觉思想不是佛教"两大议题.对这两大议题进行反审查的可能进路是:一是审查"批判佛教"将"缘起论"设为佛教的"基本教义",然后以此为"佛教标准"来判断"如来藏思想"和"本觉思想"不是佛教是否恰当?二是退一步,权且承认"批判佛教"将"缘起论"设为"佛教标准"是正确的,然后在这个大前提下来审查"如来藏思想"和"本觉思想"是否违背了"缘起论",是否是佛教?审查的结论是:无论在哪一条进路上,"批判佛教"的两大议题"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和"本觉思想不是佛教"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佛教平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四姓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既是针对印度现实社会中的出身、种姓、性别和宗教信仰的诸多不平等现象之反抗,又体现出了完善的人格,提高了人的觉悟,使人能真正成为不愧为万物之灵的人。该思想既是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又可以看成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理论基础。佛教的生命平等观和万物平等思想,是把其他生物放在和人类平等的甚至是至亲的位置上来诠释的,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佛教中的"缘起性空"的无我论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否定。任何生命没有可以驾驭其他生命的特权,这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现代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众生皆具佛性,去尘止妄,则自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之见性,即是体悟、觉知能够创造一切、明了一切的能或能力。不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其每一部佛经都是通向开悟见性的一个法门。中国禅宗的前五代祖师,是真正见性之禅师,而六祖及其以后的禅师,并没有完全证悟。尤其六祖后世一些弟子,还在执滞于空中。中国八宗之中,净土宗不能见性,天台宗尚未见性,禅宗、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均可见性。今人习禅,应以佛经教义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域、敦煌文献所见回鹘之佛经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域、敦煌文献所见回鹘之佛经翻译杨富学回鹘与佛教的接触,始自漠北时代。《旧唐书·回纥传》载:初,有时健俟斤,死,有子曰菩萨,部落以为贤而立之。这里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指"觉有情"的仁人。时在唐武德至贞观年间(618~646年),说明早在7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通过多种载体,表达了丰富的佛教内容.作品在运用回目、诗歌、偈语、情节、细节、对话或佛经原文等多种载体表达佛教内容的同时,连作品中人物的名字也没有放过.尤其是唐僧的三个主要徒弟的名字"悟空"、"悟能"、"悟净",都有着深刻的佛教寓意."空"、"能"、"净"三者结合起来,既有佛性之体,又有佛性之用,又有佛性之修,构成了<西游记>佛学思想体系的总框架.  相似文献   

19.
赖艺玲 《考试周刊》2012,(47):35-36
诗词鉴赏无非"情景"二字,能够把握住其间的关系,那诗词鉴赏就不会那么难了。但在实际做题中,学生往往遇到这样的问题,把"情景"简单地理解为一对一的关系,从而混淆了几个与"情景"有关的概念,即一而概之地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衬托哀情"等一并归为"借景抒情"。因此,弄清这些概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佛教与《文心雕龙》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产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由于刘勰本人和《文心雕龙》本身的复杂性,此问题始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检视近百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这些研究头绪众多,但实际上它们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佛学有没有可能影响刘勰及《文心雕龙》或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简称"可能性研究");一是以认定佛教对刘勰及《文心雕龙》产生影响为前提,重点探究影响的具体表现(简称"表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