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警察和赞美诗》,充分地体现了喜剧艺术的“寓庄于谐”的特点。“庄”,即庄重严肃,指的是喜剧艺术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即诙谐可笑,指的是喜剧艺术的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是有趣而引人发笑的。如果喜剧艺术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就失去了灵魂;如果没有可笑的表现形式,就不能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电影发展史看,卓别林无论从哪方面衡量都毫无愧色地会被列入世界喜剧大师的行列。他一生中创作的喜剧影片多达80余部,他的影片比较准确地发挥了喜剧的美学功能,并利用他卓越的天才表演技巧,使喜剧影片达到了出神火化的境界。他幽默、诙谐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象,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欢笑,而他的成功更重要的则是他借喜剧这种艺术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严肃的主题。喜剧是一种令人发笑的艺术,笑是喜剧的美学功能之一,但这仅仅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美学效果。如果一部喜剧作品仅仅只能引人发笑而过后则烟消云散,没有给观…  相似文献   

3.
《李逵负荆》是元代水浒戏的代表作。它具有喜剧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作者重视喜剧形象的创造,其中包括善于把握不谐调这个可笑性的关键来塑造具有审美特征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的自我否定,来塑造、赞美人物两个方面。其次,注意喜剧气氛的创造,即采用误会法来处理戏剧冲突,利用错落有致的节奏设计和赋予剧中人物大量的诙谐有趣、滑稽可笑的语言来创造喜剧气氛  相似文献   

4.
喜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以它的特有形式来否定丑恶的东西。它虽然没有悲剧艺术那样庄重和崇高,但它却带着自身的可笑性进入审美领域,反映社会生活,成为一种肯定人类社会实践的美学种类。也就是说,喜剧艺术是社会生活矛盾冲突的反映,它表现的形式是轻松愉快的,而悲剧则是严峻而深沉的。悲剧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矛盾冲突和描绘的悲剧人物命运,体现了人类争取自由和光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本体力量,而喜剧艺术则是对社会生活中丑恶的否定,也就是对客观世界中失去了存在价值的事物的否定。黑格尔认为:“喜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毁灭。”鲁迅也认为:“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否定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是喜剧写作的审美  相似文献   

5.
粤方言影视剧是指以粤方言作为全部或部分人物对白、且富有浓郁岭南文化底蕴的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短剧等.粤方言影视剧的喜剧精神最为突出.而喜剧精神作为喜剧之魂,包括幽默可笑、乐观自信、理性超脱和自由狂欢等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非痛感这样一个重要概念,是为了纠正喜剧性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单一正向度研究的弊端,建立起一个喜剧性研究的负向度研究方向,并在正、负向的综合思维下,重新对可笑性与喜剧性作界分,对滑稽、幽默、讽刺的本质特征作界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悲剧、喜剧重要的民族美学特征是 :悲喜两大艺术元素的交叉和交融。悲中含喜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个民族美学特征 ,它和西方悲剧强调悲剧的“纯度”、“单一性”不同。中西古典喜剧的一个差异可归纳为 :西方喜则大喜 ,充满可笑性 ,表现了“热度”,使人乐不可支 ;中国则是大喜加小悲 ,可笑性中带有严肃性 ,体现了“力度”,令人破涕为笑。造成悲喜交融特征的原因 ,一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影响 ;二是现实生活的影响 ;三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国古典悲剧、喜剧的民族美学特征 ,并没有给悲剧、喜剧的艺术风格带来混乱 ,反而使之更具有辩证的哲理和诗意的潜流  相似文献   

8.
左琴科的幽默艺术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对幽默讽刺的客观要求,揭示了幽默学的社会作用,指出了幽默学的创作源泉与动力,因而奠定了左琴科“开创苏联幽默散的先驱”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这就是幽默的内涵。幽默,其内在的喜剧因素能在艺术舞台上绽放小品之花,能在爱情交响曲中演奏出“华彩乐段”,能在人生之海中击起层层欢笑的浪花。幽默,是语课堂中一颗欢快、跳跃的音符。  相似文献   

10.
董玫 《甘肃教育》2003,(11):27-28
在艺术教育中,音乐、美术教育是最普及、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严肃的艺术格调高雅、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影响深远.是人类高度文明的成果.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专学校开展艺术欣赏教育,其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充满丰富的艺术辩证法.本文结合鲁迅先生的创作实践,对鲁迅小说的艺术辩证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以小见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与人物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讽刺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极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地东西撕破了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及情感悦愉.幽默和讽刺是一对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它们同属于美学中喜剧这一范畴.幽默不如讽刺严肃,不如讽刺辛辣,而是把内容和形式中美与丑的复杂因素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它表现得更为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幽默虽不及讽刺严肃、多锋芒,但它的含蓄与机趣却突出地反映了人们洞察事物本质们坚信历史发展趋势的乐观精神.幽默引发的笑声具有烧毁无价值的、虚伪而丑恶的社会现象的巨大威力.(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相似文献   

13.
背景链接《契诃夫小说选》作品创作于1889~1899年间。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6~1904),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文学的“短篇小说之王”。曾荣获俄国科学院普希金奖金,一生创作短篇小说七八百篇。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寓意深刻,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  相似文献   

14.
在黑格尔的文艺理论中,对于喜剧的研究很少。其喜剧思想中成功运用的辩证法思想,考察西方喜剧的方法,对于当今的喜剧研究都还有很大启迪作用。虽然他对喜剧并未做过多的系统论述,但他仍将喜剧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上,把喜剧看作是批判封建、宣扬人性的旨归。在《美学》中,喜剧是作为"打开通向人类艺术所包含的一切东西的解体之途。"作为"绝对理念"的"绝对精神"阶段的外化形式,喜剧是体现理念的具体形象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并且是"艺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处于告知艺术世界的解体和宗教世界的到来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新鲜得让人低泣的季节,在这龙年的初春,诞生了国内第一家喜剧美学专业性刊物——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喜剧美学研究会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喜剧世界》。这是喜的世界,笑的世界,也是美的世界、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喜剧大家族的各位兄弟:幽默、讽刺、滑稽、怪诞等将出台亮相,各展绝技。在这个世界里,艺术百花园的众多姐妹: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等亦将  相似文献   

16.
《西行漫记》是一部首次向世界真实报道三四十年代中国红军,中共名领导人及其生活方式,信念,目的的划时代报告学巨,作家在处理这部作品的主体,客体辩证统一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艺术真实,艺术独创,艺术空间的对立和统一,提出了读关注的社会问题,描绘了人的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及概括而不笼统,严肃而不枯燥的语言等艺术手段,使这成为风行世界的真实记录历史的经典性献和20世纪报告学的艺术丰碑。  相似文献   

17.
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界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简·奥斯丁以其作品中轻松诙谐的喜剧艺术、细致入微的讽刺风格而备受世人喜爱。《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丁讽刺艺术使用最完美、最富有幽默性语言的经典作品,以它为代表解读作者的作品风格。简·奥斯丁的作品作为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带给我们幽默的喜剧世界的同时,其中蕴涵的讽刺更值得我们现在乃至将来的人们深思,引人发醒、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8.
覃杰 《语文天地》2009,(7):13-14
讽刺(来源于希腊文satyros——萨蒂尔)是一种喜剧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常用讽刺这一手段。塑造各具神态、恢谐可笑的人物形象.来揭露人们身上的疤疾和危及社会的有害弊端.对讽刺对象进行无情嘲笑与愤怒谴责。制造讽刺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浅谈三种常用的讽刺手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莎士比亚与莫里哀的喜剧艺术作了比较,对批评界流行的“扬莎抑莫”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指出对莎、莫的比较应在喜剧范畴内,因悲、喜剧处置角色的要求是不相同的,莎的喜剧人物也是类型化的.文章分析了莎、莫喜剧产生的文化渊源,指出莎、莫的喜剧是欧洲两种喜剧传统的产物,比较了莎、莫喜剧的不同风格,以及他们在塑造人物、编织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在喜剧艺术的成就与经验上,莫里哀与莎士比亚是同样伟大的.  相似文献   

20.
李丹 《现代语文》2006,(10):77-79
19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在其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给人间留下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堪称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