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的高考语文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句的排序题考查中出现古诗排序题。诗句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诗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语言衔接和感悟传统诗歌语言的能力,由于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掌握不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本文拟就格律诗中的绝句和律诗排序题作简要说明,以期帮助同学们提高解答这类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是中考语文设置的一个能力测试点。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都出现了语句衔接题,这种题型考查的范围很广,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方法、事理逻辑等诸多方面,是综合检测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遇到这种题往往无从下手,或抓不到关键。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高考语文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句的排序题中考查学生给古诗排序时有出现。通过诗句留白或排序的形式。既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考查学生运用诗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感悟传统诗歌语言魅力的能力.但是由于现在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掌握不够,往往不知从何人手,本文拟就格律诗中的绝句和律诗排序题作简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的高考语文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句的排序题考查中出现古诗排序题。诗句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诗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语言衔接和感悟传统诗歌语言的能力,由于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掌握不够,往往不知从何  相似文献   

5.
周李平 《现代语文》2013,(7):159-160
语言表达运用题形式多样,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万变不离其宗,命题者都应遵循新课标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近几年,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6.
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题考查的总体要求。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尽量少用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的效果。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信息传递要准确、扼要、清晰。连贯就是对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没有阻碍。得体就是根据上下3C和语言交流的情境条件选择适当的语句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7.
王芳 《江苏教育》2008,(14):12-12
一、重视基础,要着眼语言的运用 长期以来,我们关于“双基”方面的语文考查习惯于单项的语言训练,削弱了语言的整体功能,不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测试应着力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语言运用的能力。经过探讨,我们确定,语文考试命题仍然应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高考的语言表达题偏重于考查考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尽可能地关注生活,注意生活中的实际语言运用的情况,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下面是语言表达题在表达方面需要注意的四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的高考语文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句的排序题中考查学生给古诗排序时有出现。通过诗句留白或排序的形式,既能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能考查学生运用诗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感悟传统诗歌语言魅力的能力,但是由于现在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掌握不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本文拟就格律诗中的绝句和律诗排序题作简要说明,以期帮助同学们提高解答这类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奥运会即将到来,中国人盼望已久的盛会,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相信会直接或间接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有所体现。这类题的命题相信会沿袭高考语言表达题的一贯命题精神,即在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语文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阅读、理解、写作、评价、拓展、修辞、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有机联系和交融整合,体现了大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力求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徐亚 《快乐阅读》2012,(31):11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讲明白一点,学习语文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都加大了对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考查的力度,而且花样翻新,各种新题型不断涌现。总体来说,绝大部分语言综合运用题的命题,关注生活,关注人文,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实用性,注意对语言运用环境的设置,着重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命题的着眼点落在综合实践活动上,能够从多方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高考山东新课程语文试卷设有23题,整体设计切合《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符合考生实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突出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的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语文情境题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语境、意境寻找答案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是用来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下面结合近几年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对情境题作一初步分类归纳.  相似文献   

15.
邱文华 《新高考》2004,(11):12-13
2004年高考对联题的出现,意味着高考在考查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对联题是检验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就对联题的设置而言,它还可涉及到目前高号的许多知识点,如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以及对偶、比喻、夸张、对比等许多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运用,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历来备考关注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纸上谈兵”的层面上,取代传统考查方式的是种种类似“情境写作”的新题型,即命题人精心创设一个与实际生活吻合的语言环境,着重考查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写解说词、开场白、结束语、串台词、广告词、新闻点评、宣传标语等。这种考查方式极有可能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方法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能力总的要求,其题型设置一般有两种:客观的选择题,主观的表达题。多数人也会认同这一观点:语言运用题特别是主观的表达题,基本是高考命题的一块试验田,常考常新的题目总在这个板块出现,且层出不穷。正是这样,一方面,命题者在遵循考纲和课标精神的前提下,不懈地探索能真正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好题";另一方  相似文献   

18.
专题组合型     
题型特点这类试题一般都有一个"总主题"作为统领,从不同侧面设置若干个"专题",并以不同的形式来考查考生相关知识和能力,实现考查的综合性。考查考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很好地将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自然渗透,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了"联系生活,取材课外"这一中考综合实践题命题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生活语文"这样一个大语文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主张一篇文章定终身的。理由一,只考一篇作文,是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的体现。相对于外语教学浅易的交际目的,母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则是用语言交流思想。所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表现在思想的深度和准确地表达思想的能力上。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作文能力的考查才能实现。考查语文基础知识根本无法考查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况且语文基础知识也是完全可以从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如果我们要强调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对作文中的错别字、成语的使用、名言的使用、病句的情况给个具体的分值予以体现。语文能力绝不是…  相似文献   

20.
〔考点说明〕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是近年来语文高考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所谓“简明” ,有两点要求 :一是简要明白 ,不罗嗦 ;二是表达意思清楚 ,不含混难懂 ,用语合乎语法和语言习惯 ,合乎逻辑。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来进行的。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它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 ,或一个语段的各句子之间互相衔接 ,有条有理 ,前呼后应 ,做到文气流畅 ,和谐上口。高考对语言连贯性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填写关联词、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