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课+导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影响重大。文章解析了"微课+导学"模式的基本内容,阐述了将微课与导学案进行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在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强化"微课"与"导学案"的深入结合、注重"微课+导学"体系的构建和全面提升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对高中化学实践应用"微课+导学"模式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课前学习"是最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而"微课"是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基于生活实际、学生认知和教学内容设计好"微课",让"微课"具有情境性、体验性与导学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微课在学科教学中已普遍得到应用,所以我校依据"泰微课"逐步探索出了"泰微课+导学单"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导学单观看微课,并自主完成教师设计的导学作业,教师再根据导学单中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通过实践,以"泰微课+导学单"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课前任务导学单”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先学的有效载体.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背景下,借助“课前任务导学单”能够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自主性与探究性.本文论述了“课前任务导学单”的概念及小学数学“课前任务导学单”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导学案”课堂模式是我校近几年来推行新课改而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步骤是:1.课前,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预设成若干具体问题或学生活动,编印成“导学案”,学生预习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2.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资源的兴起,课堂由"教学"向"导学"转变。微课是导学活动的有效载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导学,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信息化水平,整合和优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的实验课堂中需要赋予化学课程以探究性,而这也是新课标对于现今化学实验方面教学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微课导学应运而生,将其应用于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此从微课导学该种教学模式着手分析,然后对微课导学实际应用于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以制取气体二氧化碳为例进行实际分析,以期为后续关于微课导学方面及化学实验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质疑导学法”实验简介浙江嵊县实验小学钱新友,佘月轩一、实施“质疑导学法”课型的操作程序实施“质疑导学法”课型的操作程序是“预习─—质疑─—择疑─—解疑”。这里的“预习”与一般的预习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求学生适当倾斜于“质疑”。考虑“读这篇(段)课文...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我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基于导学案的初中物理"八环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导学;课中——自学解疑、展示质疑、合作探究、代表展示、点评总结、目标检测;课后——师生反思。  相似文献   

10.
微课导学和导学案导学在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实现导学案模式"微"型翻转的关键,是将微课引入教学,发挥微课在导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微"环境下的微课导学模式通过"导学六步骤"来建构,一是设计主题式自主学习任务单;二是创建微课;三是指导反馈自主学习信息;四是展示成果解决难题;五是问题导学协作探究;六是释疑反思进阶巩固。  相似文献   

11.
开展“程序导学”实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在课前、课中、课后适时有效地进行指导。 课前导目标,激兴趣 学生自学课文前,我依据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有意注意的指向,激发学习兴趣。方法有: (1)达标竞赛法。自学前进行达标竞赛(“标”即是导学目标中的具体内容),看谁最先掌握导学程序中的目标。这样,既能把学生的有意注意集中指向导学目标,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置悬念法。根据导学目标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2.
"微课"学习时间短,契合当今作为"数字化原住民"的学生的心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国内微课的研究方向偏向于微课的模式、设计及理论研究,对微课在课堂的应用研究甚少。"微课导学"是在物流专业实操型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教学环节中,利用"微课"视频和"研学案"(也称"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微课导学"来提高实操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下的微课导学案实践中,存在知识单一化、微型化、浅层化,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现象.基于深度学习认识及其与微课导学案的联系,通过微课导学案实践案例研究,进而去理性探讨深度学习下的微课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顾晓飞 《江西教育》2023,(11):60-61
微课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帮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导学,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新知识,借助微课对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更高效。应用微课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深度地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朱彩华 《考试周刊》2011,(36):225-226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发学生的学力。因此我校许多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一直以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的顽症,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引导相结合,达到“以人为本、教学合一”。  相似文献   

16.
余文森教授指出“有效教学必须遵循三条铁律:第一条铁律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如何让学生学有“拐杖”,教师教有“凭借”,我们开始了“导学与反馈”(类似于导学案)的编写实验。最初“导学与反馈”主要有以下程序:课前导学、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能够形象地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物理实验,增强物理实验课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微课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引导学生通过沟通交流完成实验,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将"教"和"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是有益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对国际文化与经济交流有重要作用。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利用微课助力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是亟待研究的教育问题。微课导学模式不仅能发挥微课的优势,而且能弥补微课“碎片化”“时限性”的不足,使微课兼备系统性与方向性等特征。微课导学模式对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行为实践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微课导学模式中的培养途径,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微课程的本土化、多元化发展需要适应国情。综合微课之“形”与翻转课堂之“神”,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棋盘式微课程教学法”。该教学法将“教”划分成5个环节:微课设计、过程导学、疑点探究、目标反馈和总结提升环节;将“学”也划分成5个环节:自主认知、自学微课、测学质疑、协作研讨和意义建构环节,使教师的“引导研讨课”和学生的“微课认知课”在时间和空间上交错呼应,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不少《导学稿》中,“学习目标”在学生预学前已定好,甚至“课堂研学内容和处理方式”也已在课前成文,“以学定教”已名存实亡.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走不出“按图索骥”的怪圈,被导学稿牵着鼻子走,学生也陷入枯燥而无奈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必须走出“导学”误区,开展有效的预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