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串反并同”是指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的条件下,电路中与可变电阻直接或间接串联的负载(电阻、电表、电容器等),其电流、电压、功率的变化均与电阻变化规律相反;而与可变电阻直接或间接并联的负载,其电流、电压、功率的变化均与电阻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2.
一、对“并同串反”规律的解释1.“并同串反”规律的含义“并同”: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增大;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减小.“串反”: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减小;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串联...  相似文献   

3.
串反并同法是指在电源内阻不等于零的电路中,当某一电路元件的电阻单调增大(或减小)时,与其串联的元件上的电流、电压将减小(或增大),即反向变化;而与其并联的元件上的电流、电压将增大(或减小),即同向变化.分析动态直流电路时,在某一电阻单调变化的情况下,常规解法是根据全电路及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电路结构的特点,分析各部分电路中的电流I、电压U的变化情况,过程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若使用串反并同法,问题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例1在图1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V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的读数减小B.电压表V和电…  相似文献   

4.
本刊1988年12期刊载了分析电路故障的“串反并同”法,读后受益匪浅。今对此法作进一步的补充。一、电阻变化“串反并同”法简介变化电阻、电源以及其他用电器串联构成的闭合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总是跟电阻的变化相反;跟变化电阻并联支路中电流的变化总是与电阻的变化相同。  相似文献   

5.
电路的局部变化引起全电路变化的问题 ,在高考中时有涉及 ,学生对这类题型往往分析不清。如果将电路变化的最终分析结果与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 ,便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当电路中某电阻发生变化时 ,与该电阻串联的待测电路 ,它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与该电阻的变化情况恰好相反 ;而与该电阻并联的待测电路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情况 ,与该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同。我们将这种现象简称为“并同串反”。这是一个有用的结论。下面就来举例说明“并同串反”结论的实际应用情况。1 快速诊断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情况例 1  (2 0 0 2年理…  相似文献   

6.
一、电流随电阻变化的“串反并同”规律如图 1所示电路 ,当变阻器 RW的滑动触头P向左滑动时 ,各电阻上的电流怎样变化 ?图 1        图 2分析 当变阻器 RW 的滑动触头 P向左滑动时 ,RW的阻值减小 ,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根据 I=E/( R r)可知 ,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 ;进而根据 U端 =E- Ir可知 ,电路端电压减小 ;根据 U3=U端 可知 ,R3两端的电压 U3减小 ;根据 I3=U3/R可知 ,I3减小 ;根据 I2 =I- I3可知 ,I2 增大 ;根据 U2 =I2 R2 可知 ,U2 增大 ;根据 U1=U端 - U2 可知 ,U1减小 ;根据 I1=U1/R1可知 ,I1减小 ;根据 IW=I2 - I1可知 ,IW增大 .分析过程如图 2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当 RW减小时 ,通过跟 RW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增大 ,跟 RW 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减小 .同理 ,当 RW 增大时 ,通过跟 RW 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减小 ,跟 RW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增大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变化电阻、电源...  相似文献   

7.
所谓“并同串反”是指在电学混联电路里,与变化部分的电阻并联的各待测电路上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的变化,跟变化部分电阻上的变化都相同,与变化部分电阻串联的待测电路上各量的变化跟变化部化电阻上的变化均相反。  相似文献   

8.
一、"并同串反"原理所谓"并同":就是电路中某一电阻发生变化时,跟这一电阻直接或者间接并联的各用电元件上,通过的电流、两端的电压、消耗的功率的变化均跟该电阻的变化相同。  相似文献   

9.
所谓“并同串反”是指在电学混联电路里,与变化部分的电阻并联的各用电器上的电流强度、电压、电功率等的变化,跟变化部分电阻上的变化都相同,与变化部分电阻串联的用电器上各量的变化跟变化部分电阻上的变化均相反。对该法在电学判断问题中的应用,《中学物理》刊登的...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高考综合试卷第 2 0题是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外电路电阻变化时有关的电压、电流及功率变化的问题 ,这道题如果用一般的讨论方法较麻烦 ,且一不小心还易出错 ,如果用“串反并同”法解这道题既快又准。所谓“串反并同”是指闭合电路中某一电阻增大时 ,与之有串联关系的电流表、电压表读数都减小 ,与之有串联关系的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电压及流过的电流都减小 ,与之有并联关系的电流表、电压表读数都增大 ,与之有并联关系的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电压及流过的电流都增大 ,当闭合电路某一电阻减小时与之有串联关系的对应物理量都增大 ,与…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来分析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的变化而引起的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学量(如I、U、R总、P等)的变化情况,常见方法如下:一、一般程序法基本思路是"局部→整体→局部".即从阻值的变化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知R总的变化情况,再由欧姆定律判知I总和U外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等规律判断各部分的变化情况,其一般思路为:1.确定电路的外电阻R外总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徐军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4):12-13
所谓"并同串反"是指在电学混联电路里,与变化部分的电阻并联的各待测电路上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的变化,跟变化部分电阻上的变化都相同,与变化部分电阻串联的待测电路上各量的变化跟变化部化电阻上的变化均相反.  相似文献   

13.
李昭明 《中学理科》2002,(10):25-25
“串反并同”是指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的条件下 ,电路中与变化电阻串联的用电器 ,其电流、电压、功率 (或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灯泡发光的亮度等 )的变化均与电阻变化规律相反 ;而与变化电阻并联的用电器 ,其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变化均与电阻变化规律相同 .运用此法进行电路动态分析简捷、方便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 1 如图所示 ,变阻器滑片P向B移动时 ,V1读数将变 ;V2 读数将变;V3 读数将变 ;A1读数将变 ;A2 读数将变.常解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向B滑时 ,R变大 ,电源外电阻变大 ,由I =εR外 r推知电路中总电流变小 ,…  相似文献   

14.
单柏荣 《新高考》2006,(5):14-16
根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来分析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的变化而引起的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学量(如I、U、R总、P等)的变化情况,常见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I=RU表示.使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的是指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的I、U、R三者的关系.其变形式为U=IR及R=UI.再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I1=I2=I、U1+U2=U、R串=R1+R2;并联电路:I1+I2=I、U1=U2=U、R1并=R11+R12),可以去求解电学中的计算类问题.由于同学们在解题时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对题设条件的认识不透彻,导致错解.现结合具体例题解析,以供同学们解题时借鉴.例1如图1所示,有R1、R2两个阻值分别为2Ω、4Ω的电阻串联…  相似文献   

16.
在直流电路中,分析和判断各参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有很多方法,其中用口诀法解题快捷准确,特别是在分析复杂电路动态变化时,优越性尤为突出.此口诀的内容只有四个字,即串反并同.串反指的是与变化电阻构成串联关系的电阻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变化情况与电阻的变化情况相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92年11期刊载了《对“串反并同”法一文的补充》(简称《补充》),是对1988年12期分析电路故障的“串反并同”法的补充(非同一作者)。《补充》对应用“串反并同”法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判断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判断各用电器上的功率变化情况和电路故障分析,各举一例。从所举的例题来看,“串反并同”法可用。  相似文献   

18.
计算一个电路的电阻,通常从电路的欧姆定律出发,对电阻串联构成的电路,电流为I,则IR=IR1+IR2+…;对电阻并联构成的电路,两端电压为U,则U/R=U/R1+U/R2+…,于是得到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各个串联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各个并联电阻的调和平均.实际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是千变万化的,这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技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电学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把初中电学中的各个物理量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相结合可推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解题中利甩这些特点,可大大简化解题的过程,化繁为简. 一、“串正”所谓“串正”即为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消耗的电功、电功率,产生的电热都与电阻  相似文献   

20.
在全电路动态分析问题中,我们往往要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或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电功、电功率等知识综合分析电路中某些用电器(含电表)的电流、电压、电功率如何随着某一电阻阻值的变化而变化。这类问题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而且稍不注意学生就会出错。下面就“串反并同”规律作一介绍,它能帮助我们快捷、准确地解决有关电路动态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