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1月31日晚,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夜空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大戏———"血月+超级蓝月"。整个月食过程持续了5个多小时,其中月全食阶段的"血月"在20时51分至22时08分现身。罕见的天象作为2018年天象的开门大戏,这场月全食的看点不少。首先,这次月全食在我国全境可见,且大部分地区都能观测到全过程。虽然月全食几乎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而且每次在地球上可见的区域都非常广,但像这次具有这么好的观测条件的情况并不多。其次,对于我国来说,这次月全食的可见时间集中在前半夜,且最精彩的月全食阶段在晚上9点前后。  相似文献   

2.
正流言:今年1月31日所发生的月全食被公认为是一次精彩天象—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三合一"。有人称,这种"超级蓝月亮"的出现十分罕见,上一次还是在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真相:事实上,"超级蓝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革新》2014,(11):50-50
海上生"红"月,天涯共此"食"。10月8日晚,我国迎来一次观赏效果非常好的月全食,天气晴好地区的民众有幸观测到了一轮难得的"红月亮"。天文专家表示,未来4年内,我国公众还可欣赏到3次月全食。月全食的过程可经历2至3个小时,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阶段。此次月全食的初亏为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时14分,食既为晚上6时25分,食甚为晚上6时55分,生光时刻为晚上7时25分,复圆时刻为晚上8时35分。其中,最精彩的全食时间即从食既到生光长达近1小时。市民仅凭肉眼就可以看到像鸭最美一小时  相似文献   

4.
海上生“红”月,天涯共此“食”.10月8日晚,我国迎来一次观赏效果非常好的月全食,天气晴好地区的民众有幸观测到了一轮难得的“红月亮”.天文专家表示,未来4年内,我国公众还可欣赏到3次月全食. 最美一小时 月全食的过程可经历2至3个小时,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阶段.此次月全食的初亏为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时14分,食既为晚上6时25分,食甚为晚上6时55分,生光时刻为晚上7时25分,复圆时刻为晚上8时35分.其中,最精彩的全食时间即从食既到生光长达近1小时.  相似文献   

5.
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北京时间1月31日晚,天空中上演了一场万众瞩目的"超级蓝月月全食"天文盛宴。一个月出现两次满月在1月2日满月悬挂夜空后,1月31日我国公众又迎来了1月的第二个月圆之夜。天公作美,公众欣赏到了"蓝月亮"天文景观。所谓"蓝月亮"是指天文历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蓝月"由英语"blue moon"直译而来,意为"罕见的事情"。天文学中",蓝月亮"是一个月中  相似文献   

6.
韩婷苇 《百科知识》2023,(11):13-19
<正>2023年的天空将出现很多奇妙而壮观的天文现象,这其中就包括令众多天文爱好者十分期待的日食和月食。今年全球将发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两次日食分别是发生在4月20日的日全环食和发生在10月15日的日环食。其中,4月20日的日全环食是一次罕见的日食现象,它是日全食和日环食组成的混合日食,被称为“第四种日食”。混合日食看起来是像日环食还是像日全食,取决于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5年-2000年梅州市七个县市气候资料,对大风、冰雹、雷暴和暴雨4种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风天气年际变化明显,以4.6站次/10年的速率减少;主要发生在3月-9月,呈双峰变化,主峰在7月份,次峰在4月份。冰雹天气共发生21站次;季节性强,多发生在3、4月份,占冰雹总站次的81%。雷暴年际变化明显,以5.5日/10年的速率减少;多发生在4月-9月,呈单峰变化,最多在8月。暴雨日年平均4.4日,年际变化较大,多发生在3月-10月份,呈双峰型变化,8月最多;大暴雨发生在5月-10月,8月最多。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7月有两次月圆之夜,一次发生在7月1日,另一次发生在7月31日。在天文术语中,同一个月份如果能看到两次满月,第二次月亮称作蓝月亮。民间也有蓝月亮预示着灾难的说法。7月31日人们看到的满月是蓝月亮吗?它真的是不祥的征兆吗?月色朦胧,树影婆娑其实,天文术语中的蓝月亮并不指蓝色的月亮。蓝月亮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一段时间,大洋深处热闹非凡。4月20日至4月30日,备受瞩目的当前中国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潜水器——"潜龙三号"先后下潜4次,包括两次功能性验证下潜和两次实验性应用下潜。结果表明,"潜龙三号"不但创造了深海AUV(无人无缆自治潜水器)单潜次航程最远的深海航行纪录,并首次实现无人无缆潜水器与船载地质取样同时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科学大众》杂志文学顾问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也实现了华人在该奖上零的突破!曹文轩在获奖后表示:"我之所以获奖,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它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牵涉的主题是寓意全人类的,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它们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每2年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比计划提前50天启动冷态功能试验,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4月28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冷态功能试验一次成功。据悉,中核集团在建的海内外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  相似文献   

12.
罗显发 《青海科技》2009,16(6):65-67
本文对2006年4月11~12日和2008年4月21日柴达木盆地出现的两次春季寒潮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有所不同,前一次过程是偏纬向的,锋区强,持续时间较长,过程降温幅度较大,后一次过程是偏经向的,锋区相对较弱,持续时间短,过程降温幅度也相对小些;两次过程前后,地面24小时变压变化较为明显,24小时变压正负差值约为南疆临近青海的低海拔站点24小时变压正负差值的一半。  相似文献   

13.
金星凌日     
《金秋科苑》2012,(15):74-77
周期 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100多年。2004年之前的最后组金星凌日发生在1874年的12月和1882年12月。21世纪的首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8日,这一组的另一次将要发生在2012年的6月6日6:09开始。再下一次是2117年和2125年。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宝宝由三人共同孕育?这样一个由"三人共育"的男婴4月6日就在墨西哥出生了,不过直到国际科学期刊《生育与不孕》日前刊载研究文章,具体情况才被外界所知。这个男婴的母亲是一名约旦女性。此前,孩子的母亲经历过4次流产,并生过两个孩子,但其中一个不到1岁就夭折了,另外一个也因为亚急性坏死性脑病只活到了6岁。这些悲剧的发生,是因为这位女性的线粒体DNA中有变母亲基因有缺陷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0,(8):6-7
<正>据《南方日报》报道,今年6月29日下午16时45分,深圳东部华侨城大峡谷探险乐园的太空迷航项目设备突然发生重大安全事故,6人抢救无效身亡,10人受伤。目前该起事故还在调查中,事故原因还无从知晓。事故发生后,有多地质监部门对其所在地的游乐场所设施进行了紧急检查。近年来,伴随着游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大型游乐场所不断涌现,游乐场--这片成人和孩子的"乐土"也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地:2007年6月30日,安徽合肥逍遥津公园游乐场"世纪滑车"发生事故,导致2名中学生一死一伤;2006年4月16日,贵州河滨公园"穿梭时空"摩天轮游乐设施发生游客坠落事件,一名60多岁的女游客当场死亡……生命的代价再次唤醒了人们对游乐设施安全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想必你还没忘记今年初春的日全食,那是“三八”妇女节刚过;幸运的是今年中秋佳节时,我们又可见到一次壮观的月全食。月食是月球钻进地球的影锥中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正>3月5日~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从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产业引发热议,到对科普、科技成果转化等现状发出反思;从科技体制改革到生态环境治理;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科技在两会重磅发声,两会为科技指明风向。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对科技发展来说,创新与改革,是科技发展的两个车轮,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18.
北京科技会堂灯火辉煌 ,众多医学教授聚集一堂。今年 4月 1日上午 ,一位明眸大眼、脸庞白净、气质纯朴的女专家——江苏省宿迁市红十字会肝病院院长王素玲站在讲台上作完她的防治肝病医学成果汇报 ,紧接着又有两位肝癌患者含着热泪 ,一次次向王素玲深深鞠躬 ,一声声感激王素玲巧施良方 ,将他俩被各大医院宣布为无救而最后被王素玲奇迹般地挽救出来时 ,整个会场顿时沸腾了。一位颇有名望的教授走向讲台 ,对王素玲的发明成果予以这样高度的评价 :“王素玲创造的方法太妙了 ,她走出了一条独特新颖的中西医治疗肝病的道路”;“这种另辟蹊径的治…  相似文献   

19.
4年一度的国际地质大会将于今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地质界的一大盛事。国际地质大会历史悠久,第一次大会于1878年在巴黎举行,距今已百余年。除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大会基本上保持了4年一次的传统,这在国际学术界也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春天的沙尘暴,来得那是相当地猛烈。从2006年4月9日开始,我国北方遭受了今年第4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北京一夜之间,“沙尘如雪盖京华,满城尽带黄金甲”。温总理也说了,沙尘暴连续发生,对我们是一个警示。不过,发生在外太空以及其他星球上的“沙尘暴”,同样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