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孙云铸,字铁仙,1895年10月1日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仕宦家庭,在兄弟中年龄居长。1910年离家赴南京读中学,受“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立志学习理工科。1914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堂专科,1916年升入本科采矿系。191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恢复,他于1918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0年以优等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同时任职于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6年孙云铸赴德国留学,1927年获哈勒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大古生物学教授。1935年他趁休假之  相似文献   
2.
4年一度的国际地质大会将于今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地质界的一大盛事。国际地质大会历史悠久,第一次大会于1878年在巴黎举行,距今已百余年。除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大会基本上保持了4年一次的传统,这在国际学术界也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3.
彭志忠教授英年殒谢,忽已两纪。忆当年老友怀念,聚谈致敬,无不为其卓异成就、超凡意志、协作风范及乐观精神所折服。我曾誉其志追真理,情重实践,勤于动手,实为学人楷模,中青良师,而以原始之设备,获超级之成果,则更为当时国情之所需。由此使我忆及文革末期,野外相晤,他谈笑中述及当年极左者曾批其“倾情科研,祸心不死”,大有“冷对千夫”之概。真所谓无私无畏,智者乐观。他的高贵品质可以正人心,匡浮躁,亦正为当前国情所急需也。  相似文献   
4.
袁希渊老师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之后虽曾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特别是在西北科学考察团期间,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就袁老师的一生来看,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长期坚守地质教育岗位,长期主持清华大学地学系,从事教学工作,为中国几代地质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师道长存,功勋永在。  相似文献   
5.
黄汲清先生不独是一位基础地质学大师 ,还是一位对石油勘探作出重大贡献的应用地质学权威 ,还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对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就同黄先生的学术交往的回忆中 ,表达了对大师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6.
在谢家荣先生百年诞辰之际,谨忆往事数则,以表对大师的怀念和敬慕之情。  相似文献   
7.
池际尚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1年了。1996年,她的学生们为纪念她的80岁生辰,将她生前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学术报告(其中部分根据录音整理)汇编成集出版,文集前有池先生的生平事迹。池先生的一生为中国的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和无私奉献。文集的出版将在嘉惠学人,垂范后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同池先生早年相识,又同在一所学校工作多年。我对她的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非常敬佩,对她的严谨学风和奉献精神十分倾仰。但由于专业方向不同,对许多实际过程和意义并不真正了解。我粗看了一下文集内容,特别是读了卷首论池先生学术思想的文…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地球动力学一词近年使用颇广,从历史上说,人类开始研究地球的形状和性质,并予以动力学的解释,即可称为地球动力学。近代、现代地球动力学是在研究全球构造和地球深部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以及大地测量等学科,进行综合和交叉研究的重大课题。狭义的地球动力学强调地球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力源性质和动力作用模式的探讨,广义的地球动力学则包括对各类地球现象进行全球性的概括,并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求达到对行星地球的整体认识,探讨和推断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史,从而建立地球动力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必将兴盛,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条件。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这在本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相互交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