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梁启超(1873—1929)是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一位顶尖大师级的学者和教育家。在他超过千万字的论著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如《读书分月课程》《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作文教学法》等几篇(部)是专门论述读书和作文的,但却体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语文教育思想。我们很难说梁启超是位语文教育家,但学习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提高语文教师的修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包括语文教育传统在内),却非常有益。本文仅从练好读写之功、打牢国学根底方面,介绍一下他关于读书和作文的一些论述,也许可以给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碗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阳光透过树阴,照亮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石壁上潮湿的苦藓。石壁下有一眼很小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这眼从石缝里浸出来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  相似文献   

3.
其实,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你就是一位发现家了  相似文献   

4.
野紫苏     
寒月 《教书育人》2004,(2):50-50
晚饭后,我在后院散步,忽然发现石缝里长出来一株野紫苏,矮矮的,单单的,很小的叶子,很小的花,结着很小的籽,在秋风中孤零零地摇曳着。看着那瘦弱的茎黄黄的叶却还坚强努力地奉献着无数果实的样子,我禁不住鼻子发酸。是啊,它使我想起我的母亲,在那细小的果实里,承载着我童年时对母亲的许多记忆。  相似文献   

5.
陈柏 《教书育人》2004,(4):18-18
近日,笔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了一本名为《中学生不必读》的书,其书目中开列的42本书包括:《射雕英雄传》、《挪威的森林》、《手机》等。据说这本书目前的销售情况还不错,但它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极大争议。  相似文献   

6.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在写作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病。首先,《荔枝蜜》歌颂新生活的思想感情是虚假的。其次,《荔枝蜜》的意境有生硬拼凑之嫌。第三,《荔枝蜜》一文的中心与材料没有统一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荔枝蜜》。  相似文献   

7.
陈上应同志对《阅读》杂志的审读报告,原载于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报刊审读与管理》2006年第4期,本刊之所以转载是因为该文从不同的视角对《阅读》办刊特色给予了肯定。《阅读》杂志创刊一年多来好评多多。在该刊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有读者誉之为“一年芳草地.十里杏花红”(该文刊于本刊2006年第1期),并用“真实、广博、创新、贴近、有趣”10个字概述该刊的特色。建议大家将该文与《一年芳草地,十里各花红》一文联系起来阅读,这样,可较全面地了解《阅读》的办刊特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中,尝试进行比照赏读,获益匪浅。比如.可以拿鲁迅的《狂人日记》和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进行比照.还可以拿曹禺的《雷雨》和易卜生的《群鬼》进行比照.还可以把《氓》、《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祝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婉贞》等篇目放在,起进行比照赏析。  相似文献   

9.
兰丽缇     
R.March  希怡 《英语辅导》2004,(6):16-20
留学英国的时候身边就带了两本中文书,一本是《纳兰词笺注》,另一本就是《聊斋》。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喜爱上看鬼故事,可我觉得《聊斋》是中国文学史的一座高峰,微言大义的的一个典范。只是啃着牛油面包在异国他乡看《聊斋》确实很滑稽,有超越时空的感觉,午夜梦回自然也没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现在看这篇文章,当时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又涌上心头,好像兰丽缇一直躺在故纸堆里等着我的发现,这难道不是一种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莫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间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苟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相似文献   

11.
陈京奎 《中学文科》2007,(3):21-26,47
【热点概括】 主题词:流行 慢热 一、诗歌赏析竞风流 随着课改的深入,对现代诗歌的阅读考查不断加强。2006年亦亮点不断:一是浙江金华卷将现代诗《咏莲》与散《爱藕说》及说明《莲子》归在一起进行了主题阅读,二是贵州六盘水卷将《乡愁》与《天净沙·秋思》进行了比较赏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改编刨作的具有独特体制的祭歌。共11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湘君》、《湘夫人》、《出山》、《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国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为各篇所通用。每篇各主祀一神,从“东皇太一”到“山鬼”所祭的  相似文献   

13.
爸爸的头很小,跟他一米七五的宽大身板极不匹配。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风靡全国的时候,我赶了个流行的潮儿,偷偷给他取名“小头爸爸”。后来妈妈发现了我私底取的这个绰号,不但没有责骂,反而招呼爸爸过来:“你听听,  相似文献   

14.
在刘墉的《萤窗小语》中有一篇名为《崇高的卑微》的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岛,自渐形秽地向上帝诉苦说:“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生得这么的渺小和可怜呢?放眼世界,几乎任何一块土地都比我高,别人总是高高在上,甚至耸入云端,显得那么壮观伟大,而我却孤零零地立在海上,  相似文献   

15.
魏捷 《顽皮娃娃》2009,(15):26-26
我是一个6岁小孩的妈妈.如果时光真的能倒流.我愿和他一起翻开《花园宝宝》杂志。原因只有一个.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他非常非常喜欢《天线宝宝》!和他一起看《天线宝宝》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也因此.当《天线宝宝》的升级版《花园宝宝》来了……  相似文献   

16.
柏家栋 《湖北教育》2004,(19):38-39
读完了由湖北教育报刊社组织编写的《综合阅读》,这套教材脱离了一般阅读教材的模式,它集内容丰富和小学生阅读习惯及方法于一体,这是一套颇具创新思想的阅读教材。我认为,这套《综合阅读》教材的编撰,是在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一次有益的尝试,是推动新课程实验的一次大胆的探索,希望《综合阅读》教材在实践中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7.
试论阅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加拿大小说家和出版家曼戈尔(Alberto Manguel)在英国出版《阅读史》(《A History of Reading》),1998年又出版了该书的的法文版,并受到了媒体与读书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依据丰富的资料,每一章节,选取一个有关阅读史的专题,谈古论今。如“从学院式到自由式的阅读教育”“图片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书的预言作用”“读书人种种病态”等。在此之前,法国学者沙杰尔(R&;#183;Charier)曾著有《从图书到阅读》《图书的秩序》《读书文化史一文本&;#183;图书&;#183;解读》等,  相似文献   

18.
这个夏天你看了哪部电影?虽然据说北美票房已经跌到20年来的最低谷,但仍有许多好片值得一看,比如《世界大战》、《蝙蝠侠诞生》、《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尤其是一部有趣的动画片:《马达加斯加》。  相似文献   

19.
韩军 《现代教育》2005,(7):60-60,62
谈到教师读书,我其实没有多少经验,更多的是教训。东西融合。以“本”固“本”书分“本”、“末”。“君子固本”。堪称“本”的书,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根本,“本”即经典。我们几乎在每一本“末”的书中,都能够看到“本”的影子。如《论语》、《庄子》、《孟子》、《尚书》、《易》、《诗》、《离骚》、《史记》、“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构成了中华文化甚至东方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来,我们都被余映潮老师感动着,他的《教例品评100篇》《怎样学语文》,还有他的系列论文《教材处理的艺术》《课型创新的艺术》《别出心裁读课文》……都深深地影响着广大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朋友。我们被他的这种不懈探索不断创新的求实精神所感动。而这一种感动,在读了余映潮先生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标准新阅读专题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