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严梅 《考试周刊》2011,(17):216-216
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学困生,对学困生我们应该付出更多,文章认为,一要安抚新生的波动情绪;二要摆正心态,乐观地对待学困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表扬;三要用心关爱学生;四要尊重学困生,给予改正的机会。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同时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静洁 《考试周刊》2014,(19):62-63
学困生问题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要面临的问题,因而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积极鼓励表扬,常与家长联系,以求每位学生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平常教育中,教师都应该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多用心、用情,认同、接纳、尊重、信任、爱护学困生,他们就会在学业和人生的成长路上迈出自信、从容、有尊严的脚步,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谈起他们,教师总是挨声叹气。确实,有的教师为"学困生"付出了许多,你看,课间放弃休息为他们补课,放学后还经常专门为他们开小灶,甚至利用所谓的"小科"课来强化训练——这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解决学困生问题是教师的责任,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真心去面对他们。当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6.
<正>"学困生"通常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不爱学习,上课捣乱,不做作业,结果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更差。学困生是教师教学生涯中无可回避的问题,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深远,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转化他们呢?  相似文献   

7.
张娟 《甘肃教育》2020,(6):55-55
学生由于能力水平、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如果教学中教师不尊重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一样的内容,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使得这部分学生沦为学困生。学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知识缓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尤其关爱学困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这是落实全体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键在于教师要公平对待、关爱每一位学生。应针对性的引导并转化每一位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困生慢慢引导,不仅要用激情感染、带动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应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其实是班级上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呵护,最需要教师尊重和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正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主要从找准原因,对症下药;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和机会;持之以恒,抓好成果巩固几个方面阐述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方法,相信一定可以使"朽木"变得可"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核心理念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学困生转化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新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培养学生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喜悦。教师用一颗爱心关爱他们,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面对他们,教师往往付出很多,但结果却很无奈。是继续付出还是选择放弃,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课题。在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转化数学学困生便成为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发展。如何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的。下面就我校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其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的学生。如果不注意加强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和转化,这部分学生中有人有可能因此而沉沦,成为社会的负担或不稳定因素。而这些学生同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不仅不应嫌弃他们,反而应该更加关爱他们,积极有效地帮助他们转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到高年级后,学困生就更普遍了,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教师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多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使学困生能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所以要"消灭"学困生的出现,就应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握好教学对策,并进行课堂行为、作业错误、致困知识点的分析与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寻找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以减少低年级学困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我们教师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重视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让数学"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因材施教,转化学困生要有针对性对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使他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情况的帮助.一般来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他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弱;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为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介绍适合他们  相似文献   

15.
<正>有位教育家说:"教育不应该创造失败者,哪怕学生只有百分之一的成人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育人爱心,当教师的只有教好每个学生的义务,而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权利。"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我班学困生情况复杂,他们有因父母外出务工而放任自流;有因家庭缺少健康情感而失落学习信心的;有因"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完成作业的,等等。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新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我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是更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付出更多的"情"和"爱",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辅之以认真的工作和恰当的教育方法,学困生就一定能得到转化。一、更新观念目前,对学困生的定义大多是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差。青少年是受教育的对象,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将来能不能成为人才,取决于教师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要多鼓励学困生,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倾注爱心,使学困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使人头疼的,莫过于学困生的学习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那些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的弱势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学困生并非先天就差,也并非无进取之心,更不是甘心落后.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创新教育的理念认识学困生,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促进学困学生持续、健全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对学困生应该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信任、多一些重视,才能彻底"俘获"学困生的心,赢得他们对老师的喜欢和对学习的热情.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每个老师都不避免地会面对学困生。学困生的问题又往往是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认清学困生的本质,清楚他们的特点,明确学困生转化的原则和方法,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将针对小学中年级学困生探讨在非智力因素范畴"脱困"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班级管理和教学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极易忽略他们,殊不知,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本文从三方面就如何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关爱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转化"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